赵本山与闫学晶之间的恩怨,为什么冯巩总是护着她,还继续捧她?
更新时间:2025-02-24 18:17 浏览量:1
提起阎学晶,可能很多人对这个名字并不熟悉,尤其是南方的朋友,但是提及到赵本山,相信各位是家喻户晓,她曾经是赵本山一手捧红的“闺女”,从农村女孩到电视银屏,她的成长充满了戏剧性,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乡村走出来的女孩子在成名以后却与自己的伯乐赵本山闹起了矛盾,而此时冯巩却站出来力挺阎学晶,那么到底是阎学晶的问题还是赵本山的问题,抑或是她于冯巩之间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关系呢?阎学晶与赵本山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
1972年2月7日,闫学晶出生在东北吉林的一个小县城当中,她从小就展现出了一点艺术天赋,那时候东北流行二人转,几乎大街小巷都有人在放二人转表演,于是幼小的闫学晶也会时不时的跟着节凑哼两句。
对此家人也并没有放心上,毕竟在东北这片土地上,二人转就是当地的一种流行了近三百多年历史的地方文化特色,和广东地区的粤剧、上海的越剧一样,属于地方戏,当地的小孩从小耳濡目染,因此会哼两句并不算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父母发现,这孩子似乎不仅仅只是鹦鹉学语,闫学晶似乎慢慢俄学会了东北二人转的精髓,在一次亲戚来家里做客的时候,她也被父母拉过来进行显摆唱了一小段二人转,亲戚在听完这孩子的二人转以后,当即对着闫父闫母说,既然孩子在这么小的年纪就已经展现出了这方面的天赋,那不妨考虑一下将其送到更专业的剧团当中进行学习。
亲戚的话是一言惊醒梦中人,看到自己的女儿对传统文化如此感兴趣,不妨试着让其走上这条道路。于是闫学晶在十三岁那年,她就进入到了当地的一个剧团进行学习。
在剧团里,闫学晶把自己的天赋发挥了出来,当时团里常演的剧目有数十个之多,莫说是一个十三岁的孩子,就算是一些在剧团中的老前辈也未必可以完全学的下来,但是闫学晶却是一个例外,她用了短短的一年时间就全部都学了一遍并记住,这也使得老师们看到了这个孩子的天赋,于是边和父母建议,闫学晶以后的道路应该是演艺方面。
既然确定了以后要走的路,那么大学也必须是一间合适的学府才行,所幸的是闫学晶也很是争气,在十七岁那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吉林省戏曲学院,从此也正式宣告其一只脚踏入了演艺圈。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时候,大学毕业生国家是分配工作的,因此闫学晶在毕业以后也是被安排到了部队的文工团,在文工团里,她依然刻苦的磨砺着自己的演技,这种精神也为她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文工团的这段时间里,她遇上了自己的人生导师,那就是高秀敏,当时的高秀敏已经是著名的二人转小品演员,对于闫学晶这样刻苦的孩子她是看在眼里,当得知她对二人转颇有造诣的时候,高秀敏觉得自己是收徒弟的时候了。
在往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每当有合适的机会,高秀敏都毫不犹豫的把闫学晶推上前台,可以说高秀敏就是闫学晶的伯乐。
高秀敏除了是闫学晶的伯乐以外,还是她的贵人,正因为高秀敏向各大卫视的节目进行推荐,才使得后来她可以遇上赵本山,并与之进行合作。
在两人刚认识的时候,赵本山认为闫学晶肯吃苦也很有潜力,如果经过一番包装以后,假以时日必将会成大气候。于是赵本山也是不断的对她进行提携,除了出演了不少二人转以外,真正令闫学晶为人说熟知的是在电视剧《刘老根》中出演山杏这个角色,山杏这个角色在剧中时时不忘维护她父亲的利益,在刘老根的几个儿女中,她最疼爱爸爸,只是方式不对,方方面面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刘老根》这不电视剧可能对于生活在南方的观众并没有觉得有多么的火,但是在北方尤其是在东北地区,其受欢迎程度是相当火热的,以致于在演完山杏这个角色以后,闫学晶走在街上被人认出来都只称呼她为山杏,其本名可能没多少人记得,甚至还有人直接问她是不是赵本山的女儿,这也使得闫学晶第一次感受到什么叫红。
对于闫学晶来说,赵本山对自己是有知遇之恩的,加上他在演艺圈的地位,闫学晶也是对这位前辈尊重有加,一开始两人的合作也是非常的默契,但是在一起合作时间长了以后,自然会有矛盾的时候。
尤其是对于赵本山和闫学晶这样的名人,哪怕是一点吵嘴都可能会被记者无限放大,在拍《刘老根》的时候,闫学晶就曾经没有向赵本山请假的情况下,跑到朋友的剧组帮忙,事后也是被赵本山狠狠的批评了一顿,这件事后来被媒体报曝光出来被人们认为是两人第一次出现隔阂。
对于这件事,闫学晶的做法确实是有失偏颇,在职场上,有事要请假,这是最基本的操作,但是闫学晶对这样的细节显然是大大咧咧,并没有觉得是一件多严重的事,但是对于赵本山这样的老派演员来说,纪律是很重要的。
也正是因为两人在某些观念上面的不一致,导致后来他们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大,也可以说在闫学晶红了以后,她自己也开始有点飘了,具体表现是她开始因为自己的戏份少而要求导演给自己换节目,还是在春晚这样的大型演出上面。
但是对于赵本山来说,闫学晶的问题远不止是成名后飘了,他认为闫学晶的性格和人品都存在着问题,后来在媒体面前赵本山也直言不讳的说她虚伪,是一个诡计多端的女人。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两人在合作的后期已经出现了不少裂痕,至于闫学晶是否是赵本山口中说的这种人,坊间认为可能性不小,不过可以确定的是,闫学晶在《刘老根3》以后,确实在荧幕上露面变少了,事业也出现了明显的下滑。
另外,闫学晶与赵本山不和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赵本山对金钱非常执着,众所周知,赵本山确实是培养过不少著名的喜剧演员,比人小沈阳、魏凡等,但是无独有偶,在成名以后,他们都选择了单飞离开本山传媒。
究其原因就是钱的问题,就如《刘老根》这部电视剧,演出的费用据说是有四十余万,但是赵本山分给魏凡仅仅只有七千元,当然这是坊间的说法,如果这个事情是真的,那么赵本山也实在是太抠了,从侧面也能看出赵本山确实是对金钱有着很大的执着。
因此闫学晶也很可能是在演出分成上面与赵本山有过争吵,最后导致两人关系出现重大裂痕,最后才离开赵本山的,不过在离开赵本山这个资源以后,闫学晶确实是过的不好,自己的事业也陷入了一个低潮期当中,显然她自身的影响力在演艺圈中显然是不够的。
在事业沉寂一段时间以后,闫学晶遇到了自己生命中第三个贵人,那就是冯巩,像一开始的赵本山一样,冯巩对于闫学晶也是非常的欣赏其在小品上的表演天赋,在冯巩的支持下,闫学晶的演艺事业也逐渐开始了第二春。
2008年的春晚,闫学晶就在冯巩的小品《公交车协奏曲》上面亮相,这个节目也受到了观众们的好评,就此两人的合作开始变得频繁起来,虽然冯巩和赵本山同岁,但是冯巩为人并没有赵本山那么严苛,因此对于大大咧咧的闫学晶来说,与冯巩的合作也更加的舒服一点。
冯巩也不遗余力的帮她争取角色,而闫学晶也找到了自己的准确定位,那就是自己适合出演乡村题材的电视剧,自从与冯巩进行合作以后,她和赵本山合作显然也变少了。
有人说难道冯巩就不怕闫学晶也是在利用自己的资源,最终也展现出虚伪的一面,事实上冯巩与闫学晶的合作本身就是一种互惠互利的关系,他当然知道闫学晶只事业最低谷的时候需要靠自己的名气展开事业的第二春,同时冯巩也需要找到一位年轻有潜质的演员来稳住自己在喜剧小品界的地位,毕竟输人不输阵,单靠冯巩自己是不能在演艺圈长时间稳固自己的地位的,两人可以说是双赢的存在。
最重要俄一点是,冯巩在演艺圈里面也有着自己的江湖地位,他并不怕赵本山在背后说自己抢了她的学徒这样的传言,因此他可以大胆的支持闫学晶的事业。
虽说近几年,闫学晶已经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家人身上,出现在银屏上面的次数也大大减少了,但是闫学晶每次出现在公众面前的时候明显笑容也变得更多了,或许是到了知天命的年纪,她也放下了演艺圈的恩怨是非,过的愈加潇洒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