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音乐剧票务网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到广东过大年”如何由流量变存量?

更新时间:2025-02-07 14:42  浏览量:2

据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初步测算,春节假期8天(1月28日至2月4日,除夕至初七),全省接待游客8011.8万人次,同比增长5.3%;实现旅游收入745.3亿元,同比增长7.5%。游客为何爱到广东过大年?业内专家认为,广东文旅“传统与现代交织”的多元形象、“丰俭由人”的市场特性、引客入粤的新潮方式、“粤式服务”的强劲基础,是吸引文旅流量变存量的关键。

“粤式年味”引爆春节市场

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教授李军认为,近年来,广东以非遗为魂、文化为核、政策为翼、创新为脉,构建起文旅高质量发展的立体生态。“‘请到广东过大年’的成功,不仅在于短期的流量爆发,更在于通过文化认同、产业升级与国际化视野,将‘过年经济’转化为可持续的文旅竞争力,为全国乃至全球提供了‘文旅融合’的广东样本。”

无论是登上春晚、远赴德法演出的英歌舞,还是每日吸引近3万人次的粤港澳大湾区灯会,不难看出,广东正在通过“非遗+”模式,将传统年俗转化为文旅消费的强劲引擎。李军表示,综观全省各地,以非遗为内核的文旅创新背后,离不开广东“传统与现代交织”的多元形象,这成为吸引国际流量的关键。

李军特别指出,广东文旅通过“请到广东过大年”品牌战略的系统性布局,用宠粉活动、全域联动释放消费潜力、兼具科技感与仪式感的“粤式年味”,彰显了文旅高质量发展的“广东范式”。全省21地市差异化推出“微度假”产品,如清远长隆森林探险、广州塔广场多元业态,形成“一城一IP”的文旅矩阵,正好满足了游客的多元化需求,都是值得总结的广东文旅引爆春节市场的成功经验。

文旅产品科技感时代感满满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武文霞观察到,广东各地文旅产品不断推陈出新,依托文化场馆、景区景点、历史街区等场景,融入年俗、非遗元素,培育文旅融合发展新业态,因地制宜地打造了一批多元业态深度融合的新场景,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持续迸发,文旅产品丰富多元。如春节烟花汇演融入无人机、灯光秀、动感音乐和视频投影等表演形式进一步激发文旅消费潜力,拉长文旅产业链和价值链。

在她看来,广东在科技产业发展上有着明显优势,广东文旅业界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了文化和旅游产业链上,创新文化表达方式,打造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增强文旅产品的科技感和时代感。“提高文旅产品的信息触达、供求匹配效率,优化文旅产品和服务供给,这是广东文旅发展的一大优势。”

“丰俭由人”共塑岭南新春

广东省乡村旅游协会专职副会长晏曾节表示,南国暖冬为广东春节文旅市场注入天然优势,而广东文旅“丰俭由人”的市场特性构建起了多梯度消费体系——从星级酒店到特色民宿,从米其林餐厅到街头大排档,不同消费群体都能找到心仪选择,精准契合当下多元化消费需求。这也是广东新春文旅宣传片中所强调的“温度”的一种体现。

他认为,广东春节文旅市场好成绩,不仅是短期市场策略的成功,更是系统化产业思维的胜利。而以“请到广东过大年”为主题的宣传推介活动提前启动,体现出广东文旅部门巧妙借势气候红利。

他介绍,县域文旅成为广东新春消费新引擎。在“百千万工程”推动下,清远连樟村、梅州客天下等示范项目将农耕体验与非遗深度融合,开发出乡村慢生活度假产品。而广东非遗年俗活动更是呈现破圈之势:潮州青龙庙会引入AR导览技术,佛山醒狮开发盲盒文创,英歌舞登陆央视春晚实现现象级传播……文旅部门搭建“非遗年货节”电商平台,让埔寨火龙、佛山彩灯等传统技艺走进现代生活,非遗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215%。

接得住游客的“即时决策”

某温泉度假酒店总经理李星凯认为,广东始终以开放包容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深深融入文旅产业发展肌理,亦是“广东文旅温度”的一环。“专业热情的从业群体构筑起了粤式服务基石,从星级酒店到街巷食肆,从业者以广东待客之道,为中外游客打造宾至如归的体验。”春节期间,他所在酒店接待持护照入境游客同比增长近3倍。

他介绍,受益于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及“免签朋友圈”扩容,白云机场等国际航空枢纽的流量优势正在显现。广东入境游订单猛增,文旅业界配套服务也在加强多语种导览系统、跨境支付便利化、文化差异服务培训等软实力建设,通过定制化接待方案提升外宾体验。

他指出,今年春节游客呈现出“即时决策”的新特征,超六成酒店订单产生于入住前24小时,较往年7天预订周期大幅缩短,这让广东众多能提供更完善服务的景点和地区增加了优势。通过动态定价平衡供需、借助大数据预判流量峰值,正是广东应对文旅市场变化的积极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