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非遗贺新春 文化年味浓
更新时间:2025-02-04 15:48 浏览量:2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在昆明金殿新春庙会上展示技艺。记者 杨峥 摄
市民利用假期在昆明东方书店选书购书。 记者 黄兴能 摄
春节假期,云南省图书馆举办非遗年画展,吸引市民前来参观。 记者 杨峥 摄
在古城邂逅民谣
丽江古城新春民谣广场活动现场。
夜幕降临,丽江古城灯光四起。伴随着美妙的吉他音乐声,新春民谣广场活动激情开唱,让丽江古城的这个春节变得更加诗情画意。
“去年夏天丽江举办了民谣音乐节,当时没时间过来,很遗憾。这次春节来丽江刚好赶上了新春民谣广场活动,听到了好听的音乐,假期过得很开心。”重庆游客张晓敏说。
为丰富本地市民和游客的春节假期生活,丽江古城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大家过一个别样的文化大年。2月2日至4日晚,丽江古城新春民谣广场活动精彩上演,来自丽江古城酒吧的乐队与青年歌手倾情献唱,共同唱响新春之乐。听民谣过大年,成为在丽江过年的新方式。
“很高兴在丽江古城聆听民谣,迎接充满希望的新一年,祝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来自上海的游客刘一涛说。
云报全媒体记者 李铁成
“神猴”拜年送祝福
大年初一一大早,师宗县雄壁镇堵杂村“绑神猴”活动热闹开场。
一群彝族小伙和男童沿着羊肠小道,来到一处不见人烟的密林扮演“神猴”。几十名年纪稍长的村民将事先准备好的“过山龙”藤草绑扎在“神猴”身上,将他们从头到脚裹得严严实实,最后给他们戴上木制面具。“捆绑”完毕后,“神猴”们手舞足蹈、欢呼雀跃着下山,向村里进发。此时,身着节日盛装的男女老少早已在村口敲锣打鼓、放鞭炮,迎接“神猴”的到来。
“神猴”进村后,在村民们的簇拥下来到村里的文化广场,与村民和游客一同耍闹嬉笑、人“猴”共娱。“神猴”们登上舞台,把寓意着生活甜甜蜜蜜的糖果撒向观众。猴子活泼机灵、顽皮可爱的特征被淋漓尽致地呈现在游客眼前,引来掌声、喝彩声不断。
舞台表演结束后,“神猴”们三个一组,分别到村中各家各户登门拜访,送去富贵吉祥、平安幸福的祝福。
“感觉特别有意思,这是不一样的年味。我们还收到了美好的祝福,非常开心,希望有更多人来体验非遗的魅力。”来自浙江的游客李志带着家人来云南过年,此次专程来体验“绑神猴”活动。
“绑神猴”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之一,也是师宗县颇具特色的春节活动,每年都会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看,感受独特的民俗风情。在师宗县大哨、小板桥河、新河等村寨,“绑神猴”活动也热闹开展,为春节增添了浓厚的喜庆氛围。
“‘绑神猴’是彝族群众春节期间重要的活动,这项习俗代代相传,至今已有上百年历史。希望通过‘绑神猴’活动,把美好的祝福送给大家,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幸福安康。”“神猴”扮演者孙东成说。
云报全媒体记者 张雯 通讯员 袁燕坤 窦盛根
家门口乐享戏曲
大年初一至初三,鹤庆县“戏曲进乡村”文化惠民演出火热开展,年味浓郁。
活动现场,戏曲演员们身着华服粉墨登场,经典剧目选段接连上演。演员们精湛的唱功、细腻的表演、灵动的身段,将剧中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赢得了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和喝彩声。不少人跟着哼唱,沉浸在戏曲艺术的独特魅力之中。
此次演出分别在县城文庙公园、森林公园、日月广场,草海镇新华村情人桥、银器小镇等地开展,让广大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高品质的戏曲演出。
云报全媒体记者 秦蒙琳 通讯员 寸春蕾
皮影进村唱大戏
皮影队在台上表演。
“混沌初分盘古先,太极两仪四象悬,大小英灵尊位次,商周演义古今传……”正在舞台上舞动皮影的年轻人叫李朝珠,是腾冲市滇滩镇李家班皮影队的一名皮影表演艺人。
大年初二到初四,李家班皮影队受邻村云峰村的邀请,专门到云峰后甸片区为群众进行皮影表演。
“每年春节,我们皮影队都会受邀为村民进行表演。没有人邀请时,我们就在村里为游客表演一些传统的皮影戏剧目。”李朝珠说。
腾冲皮影在当地多个乡镇流传,被当地人称为“灯影子”“皮人戏”等。每到春节,各个皮影戏班都会敲梆开锣,多个皮影戏剧目轮番上演。
李朝珠介绍,皮影戏剧目非常多,都是老一辈子口口相传的小说话本,如《封神演义》《八仙过海》《水浒传》《杨家将》《岳飞传》等。这些剧目没有现成的剧本,剧情、台词全都装在皮影戏艺人的脑子里。“每次演出也没有彩排环节,演出前一晚,大家拿话本熟悉一下,第二天就登台演出了。”李朝珠说。
“小时候就看过皮影戏,那时候听不懂他们唱什么。”云峰村村民李渊说,“现在再听他们的唱腔,觉得高亢、悠扬、热烈,而且对白中还糅进了一些地方俗语、俚语,听来妙趣横生。”
腾冲市固东镇刘家寨皮影戏班在当地广受群众喜爱。这些年,戏班里的年轻人不断推陈出新,注重突出唱腔的地方特色,大量吸收当地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歌调,表演的剧目题材丰富多彩,故事情节曲折动人,人物形象个性鲜明,表演操作灵活自如,唱腔圆润优美,对白生动风趣,给人以很美妙的艺术享受。
“提起皮影戏,我就想起一句话叫‘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舞动百万兵’。”专程赶到刘家寨观看皮影表演的村民黄龙祥说,“在各种声光电特效的配合下,人的思绪仿佛穿越千年,内心的家国情怀和自豪感一下子就被带动起来了。”
目前,腾冲皮影戏已被列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皮影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受到很多人的追捧。”刘家寨皮影戏班工作人员刘安逵说,“我们希望通过不断推陈出新,让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让更多人了解和喜欢皮影戏。”
云报全媒体记者 李建国 通讯员 杨焱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