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音赏乐:喜庆的日子一定有广东音乐名家吕文成的《步步高》
更新时间:2025-02-04 09:43 浏览量:1
《步步高》是广东音乐名家吕文成(1898-1981)的代表作,更是一首颇有特色的广东民乐。作为广东中山人的他,在20世纪20年代前后生活在上海时便已蜚声乐坛,后旅居香港。乐谱出自1938年沈允升著的《琴弦乐谱》,在当时已很流行。
《步步高》曲如其名,旋律轻快激昂,层层递增,节奏明快,音浪叠起叠落,一张一弛,音乐富有动力,给人以奋发上进的积极意义。
此曲创作中大胆采用新的表现手法,依情谱声,开门见山地迸发出一种奋发向上的情调。乐曲中常采用乐汇的重复以积聚力量、向新的层次运动,或是渐层高涨,或呈渐次下落,旋律线的升降有序,音浪叠起叠落,一张一弛,音乐富有动力。乐曲中也创新地采用了外来模进手法,但这样的采用非但没有失去作品的中国特点,反而别开生面,妙趣横生。
从乐谱上可以看到,虽然乐曲的节拍属于传统板式的一板一眼(四二拍子),但在乐句和旋律的发展上却不拘于节拍强弱,有大量的跨小节乐句,伸缩自如,一气呵成。
乐曲一反广东音乐因声调规律而常用徵调式的习惯,使用具有西洋大调色彩的宫调式,色彩明亮,充满活泼、乐观向上的寓意。
全曲多用迭奏、模进和乐汇反复,富有动力又张弛有度,旋律的总体方向是上升的,但当中又有下降积蓄动力,取得平衡。结尾旋律利落地结束在主音上,铿锵有力。
演奏形式主要是由高胡、杨琴、笛子、琵琶、喉管、中阮、大提琴、击乐等乐器合奏,属于典型广东音乐。
每当我们听到这首曲子的时候,整个人都会忍不住跟着哼唱。曲子名为《步步高》也意寓了一个“步步高升”的好兆头,广东民乐的风格也符合了大众想要高升的心理,代表了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和期盼。
吕文成一生创作发表的广东音乐作品已有一百多首,其中《平湖秋月》、《步步高》、《醒狮》、《蝶恋花》、《青梅竹马》、《蕉石鸣琴》等广为流传。其作品不仅具有浓郁的传统的广东音乐风格,又吸收了西洋音乐的优点,曲调优美流畅,节奏生动活泼,闻之令人耳目一新。
吕文成还是一位技艺高超的演奏家,善于借鉴吸收各种民族音乐的技巧,将它们融入广东音乐中,他的不少作品都是自己演奏并灌制唱片。尤其擅长演奏的乐器有高胡、扬琴,尤其在30年代首创钢丝二胡(就是现在的高胡),并采用两腿夹琴筒的演奏方法,大大地丰富了高胡的表现力,使高胡成为广东音乐中独特的主奏乐器。
史料记载,吕文成还是一位出色的演唱家(子喉[青衣]),他唱的粤剧行腔自如,吐字清晰,圆润悠扬,饮誉艺坛,多次出国演出,深受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