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音乐剧票务网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感性之翼,理性之舵——陈泽峣室内乐作品音乐会评析

更新时间:2025-01-08 11:18  浏览量:3

12月22日,北京朗新伦音乐厅举办了一场特殊的录音音乐会,由亚洲爱乐乐团团长黄立杰担任指挥,携优秀演奏家共同呈现。可所演作品并非名家之作,而是出自一名加冠少年郎——陈泽峣。这些作品是他跟随作曲家宝玉学习作曲后,在16至18岁间、进入大学之前的创作积累。作为浙江音乐学院作曲系的大一新生,在刚入学第一学期之际便能举办个人作品专场音乐会,实属不易。在音乐历史长河中,众多作曲家在青年时期已有优秀作品并不鲜见。可见,最重要的标尺唯有音乐。

音乐会现场

整场音乐会以其3首器乐作品为轴,串联了5首艺术歌曲。在第一首与第二首器乐作品之间,是《寂寞》《梦回江南》两首男高音艺术歌曲。第二首与第三首器乐作品间,则串联了《偶然》《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两首男中音艺术歌曲,以及一首女高音艺术歌曲《喝火令·记梦》。艺术歌曲是一种独特的音乐形式,通过音乐和诗歌的结合,凝练着文化的精神传承和情感的诗意表达,在音乐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陈泽峣的艺术歌曲所选用的歌词均是名家诗作,音乐上则具有强烈的起承转合张力。

《梦回江南》从开篇悠然小调到中后段高亢抒情,特别是男高音歌唱家许洋的演绎,更增添了极强的戏剧性。下半场则以低沉深厚的男中音作品为主,青年歌唱家陈昱竹则更加深谙艺术歌曲体裁的诗意特性,《偶然》一曲娓娓道来。而后花腔女高音歌唱家秦侃如演唱一首佚名词作《喝火令·记梦》,其音色绮丽清亮。整体来看,陈泽峣的旋律创作可圈可点,具有很好的流畅性与戏剧性。这与他自小养成爱歌唱的习惯有关系,在高中时期还曾研究混音录音,自编自创两首流行歌曲。而其器乐方面的创作特点在另外3首作品中更加凸显。

音乐会现场

音乐会以《第一钢琴奏鸣曲》(Op.1)开场,以《C小调钢琴三重奏》(Op.9)为中心,最后以《第一弦乐四重奏》(Op.5)压轴。这3部作品虽然各自属于不同的音乐体裁,但它们都离不开一个核心元素——奏鸣曲式。奏鸣曲式是古典音乐中一种具有严谨结构的三部再现形式,也是陈泽峣这三部器乐作品的基石。但在传统曲式的框架下,可以看出他对结构的突破尝试。

《第一钢琴奏鸣曲》的主题并非单一的主调织体,而是带有支声性的复调化织体,同时加入了变奏的发展思维。在刘妍慧的演绎中可以听出,素材的凝练与统一是陈泽峣尝试把握的核心要务。正如其师宝玉所言:“每个音都应该有合理的解释,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而《C小调钢琴三重奏》以插部替换了展开部,意味着在素材统一的基础上加入更鲜明的对比。首先,陈泽峣的创作风格植根于后浪漫主义时期,特别是泛调性特征。在插部段落中,当钢琴高音区的明朗旋律出现,与呈示部形成风格对峙,是一种回望姿态的“冒险”。最后《第一弦乐四重奏》则在欣德米特式的音乐语言中,融入了陕北传统曲调。这种将传统与现代、西方与东方相结合的方式,是中国现当代音乐创作中最重要的路径之一。但对于陈泽峣而言,这意味着他开始在严肃的作曲学习道路中,开始寻找家乡的声、自己的声音。虽然路漫漫其修远兮,但已在其作品中窥见求索之心。

这8首作品虽然体裁风格不同,但均显露出控制思维,同时具有戏剧张力。可见,感性为其增添灵感的羽翼,理性令其不至迷失方向。虽然灵动性与趣味性稍显不足,但在旋律写作方面,陈泽峣具有超乎同龄人的爆发力。希君生羽翼,一化北冥鱼。

(作者系乐评人、中央音乐学院博士后)

责编:武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