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赏非遗|匠心工坊传手艺 非遗焕发新活力
更新时间:2024-12-27 10:57 浏览量:2
编者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传承和保护非常重要。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代表性项目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体育、技艺、民俗等,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央广网内蒙古频道推出《云赏非遗》系列报道,聚焦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融媒体传播优势,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传承。
央广网通辽12月27日消息 冬至过后,年味儿渐浓。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麦新镇鑫圣月斋民族传统手工食品加工厂内,一层层笼屉高高码在大铁锅上,蒸锅“吐”着白气,空气中弥漫着丝丝甜香。
豆包熟啦(央广网发 毕乐陶 摄)
手工和面、火炕发面、铁锅烀豆、白糖拌馅……粘豆包“诞生”的全部流程,均为传统工艺。加工厂负责人、传统豆包制作技艺市级非遗传承人李连平说,她的粘制食品全都是传统手工技艺制作而成,这些繁杂的步骤都只为了一个目的,那就是留住乡愁、让食者吃到儿时的味道。
麦新镇苏家堡村马立新是食品加工厂“元老”级职工,已经和李连平一起打拼了四五年,对于这份在家门口就能赚钱的活计,马立新觉得充实又幸福。
“我在这里工作了5年,一年工作6个多月,一天6个小时的活儿,不耽误农活,也不耽误照顾老人和孩子,一年能挣一万六七千块钱,这不挺好嘛。”马立新知足地说道。
马立新(左一)准备把包好的豆包上屉(央广网发 郭大蕾 摄)
李连平介绍,创建工厂的初衷,除了让更多的人可以品尝到地道的“家乡味”,还有就是想要带动更多的周边妇女在家门口就业增收。麦新镇鑫圣月斋民族传统手工食品加工厂今年还被评为市级非遗就业工坊。“工厂成立五年多,带动周边留守妇女在我这就业的就有几十人。我们生产的粘制品大家都很认可,通过线上线下已经发往全国各地。这些都是我要把非遗技艺传承下去的动力。”李连平坚定地说。
李连平在“质检”(央广网发 胡建华 摄)
那边豆包制作忙不停,这边花馍学艺乐趣多。在“您馒意面食坊”,泰国友人李晓菲正聚精会神地跟非遗“花馍”制作技艺项目传承人杨国慧学习花馍“福袋”的制作方法。揉、捏、揪、压、搓、按,一会儿的工夫,一个个普通的面团就变身为圆滚滚的福袋。
杨国慧(左)认真教泰国友人李晓菲做花馍(央广网发 邵云哲 摄)
李晓菲说:“学习制作‘花馍’很有趣,我会把她学到的中国‘花馍’的传统文化带回泰国,分享给身边更多的人。”
今年53岁的杨国慧,是“花馍”非遗守护者,她与“花馍”相伴走过了十几年的历程。最近,她的“您馒意面食坊”被评为市级非遗就业工坊,她感到肩上的责任更大了,在杨国慧看来,“花馍”已不仅仅是一项技艺,更是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她会继续不遗余力地把“花馍”非遗传扬下去。
泰国友人李晓菲开心地展示她的学习成果(央广网发 邵云哲 摄)
杨国慧举办过好几期“花馍”技艺少儿培训班,有近200名小朋友来工坊学习,春节前她打算举办成人培训班。“我会尽最大的努力,让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技艺、非遗发扬光大。想了解‘花馍’、想学习‘花馍’的,就来我店里,我毫无保留地义务教大家。”杨国慧说。
小规模、大群体、共致富,非遗工坊集纳特色鲜明、带动性强、市场销售好的传统工艺项目,以培育地方特色产业、带动就业增收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目前,开鲁县共建设非遗工坊4家,直接吸纳600余名群众实现就业,人均年收入超过3.2万元。
监制:朱日岭
策划:田凤元
记者:魏全民
摄像:塔娜 杨贵强 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