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音乐剧票务网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弘扬民族音乐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更新时间:2024-12-26 19:20  浏览量:2

学校是培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阵地和育人场所,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音乐学院主动承担传承和弘扬中国民族音乐的重任,充分发挥文化艺术职业教育对区域民族文化建设的涵养、挖掘、传承作用。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音乐学院通过以“共筑中华梦”为主题的剧目排演,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同向同行,发挥艺术课程培根铸魂的育人功能,以“项目任务分解”打造音乐作品,形成从创作“剧”,到传承“课”,再到传播“展”的音乐教学创新实践。

挖掘民族文化精髓,打造巴渝原创音乐作品

深入挖掘并着重保护发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精髓。音乐学院依托专业特色,组织院系科研团队全面开展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艺术资源研究和梳理,以非遗研习基地和原创版权基地建设为抓手,重点分类整理巴渝民族民间音乐、巴渝非遗音乐等方向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提供数据支撑的同时,也在创新性发展中打造原创音乐作品。

原创民族音乐作品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表达形式。音乐学院注重民族音乐的融入,鼓励教师结合民族、地域文化特色,开发、创作、演绎具有特色的民族音乐作品。具有代表性的《雾都cypher》,通过说唱多变的节奏以及丰富的歌词体现巴渝文化的精神;情景剧《巴渝情》凸显了重庆女子对爱情的忠贞,吟唱出女子不忍与丈夫道别的复杂心情,真切生动地表现了巴女真挚淳朴的思想感情;《早发白帝城》《云篆风情》《忆蜀情》《夜游涂山寺》等七首原创歌曲将巴渝古诗词创作歌曲融入高职声乐教学舞台实践,既保护传承了巴渝地区传统文化艺术,又整合了优质教学资源,是促进巴渝音乐艺术发展的有益尝试。

借鉴优秀文化成果,抓牢课程教学文化传承

立足中国民族音乐,丰富课程教学、实践与艺术展演。音乐学院在课程设置和教育教学上,突出民族文化的融入与牵引,声乐教师团队在《表演素质》课程教学实践中,采用项目制教研方式对巴渝古诗词进行歌曲创作或歌曲的修改完善,通过歌曲传唱的方式传承巴渝古诗词文化之精髓,弘扬民族文化之美。同时,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和理解民族音乐,音乐学院还积极组织各类民族音乐实践与演出活动,举办民族音乐会、音乐节等,邀请校内外的民族音乐艺术家来校进行演出和交流。鼓励学生组建民族乐团、合唱团等,参与各类音乐比赛和展演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技能、提升素养,目前已形成“古典音乐节”“流行音乐节”“原创音乐节”三大音乐盛典品牌活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聚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抓好“课程思政”育人主渠道。以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等文件为指导,音乐学院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以教研室为单位落实艺术类课程的“课程思政”育人目标;每年举行“音为有你”“思政第一课”“师说”品牌活动,开展宣传教育;每学期聚焦“青春梦想·强国有我”育人工程,表彰师生先进典型;定期组织召开“爱我中华”为主题的德育班会课,坚定学生文化自信。通过“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日常思政活动”协同育人,增强了师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加强校企双元培养,拓展艺术展演实践舞台

创新具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人才培养模式。音乐学院实施学校与文化企业的“双主体”育人,通过音乐精英人才分层教学改革、共建音乐表演产业学院、校企混合教学与艺术实践、音乐创作创新团队等,推进传统文化、德育、美育与技术技能、专业与创新教育融合;实施职业教育产教同行与专业艺术团体“双协同”育人,以项目制教学为手段,以“共筑中华梦”为专题,实施“学·练·演·赛·研·创”一体化教育教学,培养坚定文化自信、担当复兴使命的时代新人。

打造具有“弘扬民族民间音乐”为底色的育人新路径。以学生就业岗位需求为驱动,联合市政府、市交响乐团及相关行业,共建集“人才培养、艺术实践、技术服务、文化传承、文化融合”为一体的音乐表演产业研究发展中心,强化民族音乐文化创作和传播的平台支撑。同时,依托该平台发展主体资源优势,聚焦音乐传承创新(非遗音乐)、音乐剧目创编、小型室内乐等开展传统音乐研究与实践。以演艺产业岗位需求为导向,项目任务驱动学生、教师的艺术技术能力的大幅度提升,并将实践案例转化为教学资源,及时融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大幅度地提升了师生的音乐创新、舞台表演实践和社会服务能力,探索出一条以“弘扬民族民间音乐”为底色的育人新路径,更为川渝地区特别是西南民族地区音乐文化发展提供了人才和技术支撑。

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以及民族文化融合音乐教学创新实践过程中,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音乐学院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抓实抓牢意识形态教育。通过开设民族音乐文化特色教育课程,结合专业课程融入民族文化元素,师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得到明显增强,对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伟大成就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二是营造浓厚文化育人氛围。学院积极举办艺术文化节、民族音乐会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营造浓厚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通过开展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也促进了我校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三是扎实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音乐学院与联动、联建的乡镇、村(社区)、企业等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团学品牌“律风党员服务站”中,有17名少数民族学生担任志愿者,在“进社区、进军营、进学校”等文艺实践活动中,学生们深入了解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接下来,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还将积极与地方政府、其他艺术类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发音乐教育资源,形成育人合力。在社会实践活动、民族文化体验活动等多样化的教育活动中,让学生亲身体验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以更加扎实有效的措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更多具有爱国情怀和民族团结精神的高素质文化艺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