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上的2024|专访开心麻花《回魂耶》导演杨晓明:观众不会冤枉好作品
更新时间:2024-11-27 17:58 浏览量:6
临近岁末,京城的戏剧舞台并没有因为天气的转凉而冷了下来。座无虚席的剧场、此起彼伏的掌声,让演出人在2024年的尾声又一次收获了坚持下去的信心。作为开心麻花签约的导演,杨晓明在今年交出了一部不一样的作品《回魂耶》。这是一部关注自闭症群体的戏剧,通过“无限循环”的叙事,讲述了普通人的平凡和伟大。观众在笑过之后,收获的不仅仅是一次解压的体验,还有对人生的珍视。虽然在杨晓明看来,这是一次冒险的尝试,但演出的效果让他更加坚信:“观众不会冤枉好作品!”
观众希望看到真实鲜活的人和事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全国营业性演出(不含娱乐场所演出)场次25.17万场,同比增长30.19%;票房收入190.16亿元,同比增长13.24%;观众人数7910.13万人次,同比增长27.10%。
演出市场在变化,观众的消费需求也在改变。“观众更希望看到真实鲜活的人和故事,对于刻意煽情的东西有些排斥。开心麻花每年都会有很多新的产品出现,而《回魂耶》是一次新的突破。”杨晓明如是说。
谈及创作的初衷,杨晓明向北京商报记者解释道,“如今在国内有1000多万自闭症患者,这背后是1000多万个家庭,这些患者如何实现社会化托管是一个巨大的问题。对于舞台剧,不是通过简单的笑声实现自己,而要通过传播的作品,关注社会话题,引起观众的思考”。
然而,纵观开心麻花以往的作品,让观众通过笑声在工作、生活之余得到放松,是一以贯之的主题。但《回魂耶》本身题材的厚重听上去不那么轻松,如何解决这种“相悖”,是主创团队首要解决的问题。
在杨晓明看来,把握好喜剧的节奏和沉重的感情是剧本创作和排练时的重点,通过舞台剧这种更轻快、更贴近观众的方式,能够让大家了解一些自闭症,或者引发大众关注,进而主动搜索和科普相关知识,了解到社会上的这样一种群体。
据悉,演员们训练时观看了大量讲述自闭症群体生活的纪录片,并且导演会根据孩子原型指导演员们的表演,尽可能地还原自闭症群体的真实生活。在《回魂耶》演出期间,剧中孩子的原型和妈妈有到现场观看,对舞台剧内容和演员的表演给予了很高的认可。
好内容是反复打磨出来的
《回魂耶》从剧本创作到正式演出经历了两年的时间。如何将自闭症人群、自闭症家长的情感、无限循环、爆笑喜剧这几个题材糅合在一起,是杨晓明面对的最大挑战。
期间,杨晓明改了十二次剧本。
在他看来,打磨内容很重要,要把重点放在内容的创作上。剧场缺的是真正好的内容、好的剧本,“整个市场对于编剧不够重视,导致了快速的创作、拍摄,但剧本内容才是最重要的。无限循环的题材和线性讲故事不同,可以单独调整某一部分的情节,因此在改动《回魂耶》剧本时牵一发而动全身,每次修改几乎等于重写”。
在整个创排过程中,创作团队首先要保证的还是观众观看的欢乐度。所以在写剧本的时候,会精心设计情感的递进和包袱的抛出。主创团队一边创作、一边实验,不断根据多年的经验,以及预设的观众心理去修改台词、细节。
杨晓明感叹道:“无论是什么题材,只要用心做内容,创作出好东西,观众一定会帮作品说话,观众不会冤枉好作品!”
一味迎合不如主动创新
回顾杨晓明的过往,他的导演之路是儿童音乐剧开始的。从《三只小猪》《三只小羊》《舒克和贝塔之克里斯王国》,到《疯狂双子星》《变身怪杰》,再到如今的《回魂耶》,让他收获最大的成长体验,就是“一味地迎合不如主动创新”。
对于创作者和消费者的供求关系,杨晓明这样认为,“做内容的人不应该按照消费者的口味盲目地供给,而是要用好作品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引领观众,带着观众走”。
在演出效果上,杨晓明和制作团队更是表示,“感谢能被这么多观众看到,超乎预期地收获了观众给的惊喜”。
《回魂耶》自2024年9月30日首演,好评口碑不断发酵,首轮演出的15场演出票房不断走高,大麦评分一度跃升至9.9分,拿下了多日的大麦单日畅销榜和高分榜双榜首的成绩。目前也已继续回归朝阳剧场,开始了11月-跨年档的演出计划。
“无论是因为循环题材,还是母子情来到剧场看剧的观众,都给予了真诚的、正向的反馈,这对于我和团队来说是极大的鼓舞。作为一个导演,我的创新勇气被观众看到并且认可了,我觉得这两年的创作过程值了。《回魂耶》是我2024年最值得纪念的舞台时刻。”杨晓明如是说。
谈及2025年演出市场发展时,杨晓明表示,未来演出市场将会更加多样化,需要更创新、更真实的作品。
“当前演出市场需要更多反映真实生活的内容,同时创作人要静下心来认真打磨剧本,才能做出真正的好作品。对于个人,在保持日常创作的同时,我也会考虑将循环题材做成一个系列。这种故事内容值得去深入探讨,所以未来会针对循环题材发掘不同的内容象限,将更多、更真实的社会现象以舞台剧的形式展现出来。”
北京商报记者 卢扬 实习记者 刘曼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