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音乐剧票务网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童心向美 以美润心

更新时间:2024-11-08 07:10  浏览量:10

深圳市南山小学面塑工坊师生展演

深圳市海韵学校校园艺术节班级才艺秀

深圳市高级中学(集团)南校区艺术节现场绘画活动

深圳市海韵学校校本课程——形体公开课 图片均由学校提供

美育如一束阳光,温暖了孩子们的童年。刘子诚是深圳市宝安区海韵学校的一名学生,曾有些腼腆。自一年级在音乐课上接触竖笛后,他对这个小巧的乐器产生了浓厚兴趣,常在课间或放学回家后拿出竖笛吹奏。

得益于海韵学校全员普及的竖笛等美育课程,刘子诚不仅提升了乐器演奏技巧,还更加自信了。如今,他在学校艺术节、宝安区班级器乐展演等活动中站在舞台中央展示才艺,成了一个“小明星”。

为让“人人会乐器,个个会唱歌,人人会表演”的美好愿景照进现实,深圳着力完善“面向人人”的学校美育育人机制,多所学校开设多元的美育课程,大力推广惠及全体学生的合唱、合奏、集体舞、课本剧等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努力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深圳还鼓励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展览活动,努力为孩子们提供广泛的艺术体验机会。

近年来,深圳以开放共享和协同育人的理念,构建课程、活动等多元立体的美育体系,将美育融入日常,实施美育浸润行动,致力于打造“美育之城”。在深圳,美育不是由特长生独享,而是成为每个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多元活动:

沉浸式体验艺术之美

“整个活动丰富多彩,既能欣赏高层次的展览,又能接受高水平的指导,还能与专家互动。这都激发了我对艺术的热爱。”在深圳市教育局指导、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百幅名画进校园”活动中,深圳高级中学(集团)北校区学生刘子涵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艺术探索之旅。

与传统走马观花的观展方式不同,活动主办方更希望参观者能与艺术进行深度对话,因此这次活动注重深度参与、沉浸式观展和密切互动。在活动现场,主办方安排了多名美术骨干教师。在他们的指导下,刘子涵等观展学生深入了解画作的色彩运用、线条流转和构图技巧等艺术要素,从中感受画家创作时的情感与心境。

深圳高级中学(集团)还发放观察记录表,让学生细致地分析、评点作品,尝试临摹心仪的作品局部。在欣赏齐白石关于虾的画作时,刘子涵感觉纸上的虾仿佛在水中自由游动,“活灵活现,令人流连忘返”。

更令刘子涵等观展学生兴奋的是,深圳还特邀深圳市公共文化艺术创作中心副主任郝强等专家,现场进行讲座。这场讲座不仅拓宽了刘子涵的艺术视野,还让她对艺术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美育不应局限于教室之内,更不应是老师单向知识传输的‘独角戏’。我市努力通过多样化的美育形式、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体验中,主动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深圳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郑秀玉表示,深圳着重将经典作品等搬进校园,创设多样化、沉浸式的美育场域。学生们通过多元化的体验和实践形式,深入认知和感悟美。

自2015年起,深圳推出了“百幅名画”“百首名曲”“百部名著”和“百部电影”等“四个一百进校园”系列活动。在“四个一百进校园”系列活动中,深圳将展览、课程、活动和讲座有机结合,不仅将其作为一场场静态的艺术展示,更努力将其打造成一个个全方位、多视角的美育体验场域。

在“四个一百进校园”系列活动期间,深圳还邀请艺术名家走进校园。这些名家通过讲座、导赏、展演、对话、创编等方式,帮助师生深入理解经典作品。展览期间,部分学校紧贴主题组织艺术活动,如绘画比赛、手工制作等。学生们在“听—触—感—创—悟”等互动中,提升了艺术素养。

馆校携手:

播下爱与责任的种子

水墨浸润的国画、别出心裁的服装设计、立体多维的装置艺术……2023年5月,在罗湖美术馆,一场艺术盛宴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这场展览展示了深圳市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5800多名学生的艺术作品,其中《鲸落》这一作品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该作品以未来海洋为背景,利用毛绒、石塑黏土等材料,构建出栩栩如生的海底世界,呼吁社会关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许多观展市民深受触动,更有出版社将这件作品纳入作品集,引导青少年保护生态环境。

《鲸落》艺术作品的成功,得益于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引入罗湖美术馆、广州美术学院等专业机构资源,为美育课程提供专业支持。如罗湖美术馆副馆长冯小瑞为《鲸落》作品精心设计灯光方案,并指导学生利用蓝色射灯,营造流动而神秘的海洋氛围。这提升了作品的视觉魅力,让观众仿佛置身海洋之中感受海洋的深邃。

“我们应以开放共享、协同创新的气度,协同多方资源拓宽美育的边界,让学生在广阔的社会中、多元的文化里,寻觅更大的美育天地,并从中得到滋养。”郑秀玉表示,深圳通过更深入紧密的馆校合作,将美育的边界拓展至博物馆、音乐厅、剧院等文化空间。

深圳市教育局与深圳交响乐团、深圳歌剧舞剧院等艺术机构紧密合作,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每年定期为学生们带来高雅艺术的近距离体验。同时,馆校合作让学生们有机会走出校园,参与艺术观摩与实践。

在深圳市教育局积极倡导下,全市多区纷纷响应,大力推进馆校合作项目。其中,宝安区已连续12年举办艺术教育百校展,巡回展览让学生们的作品走上了专业场馆的舞台。

这种馆校合作的体验式学习,让更多社会场馆成为孩子们艺术梦想的展示窗口,更助力部分学校在“班班齐参与,人人来创作”美育行动中,激发了学生的艺术兴趣,培养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在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准备展览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但逐渐学会运用艺术语言来表达对社会的关注,还自觉地承担起社会责任。在《鲸落》等美育作品启示下,一些小而美的变化正在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悄然发生——学生们开始自发捡起海边的垃圾,用自己的行动还海洋一份清澈。

“当艺术作品触动心灵,它便播下了一颗颗种子,孕育出无数关于爱与责任的故事。这是学校美育工作影响现实的写照,也是社会进步的注脚。”郑秀玉欣慰地说,这也正是深圳大力开展美育工作的初心之一——不仅能创造美,还要能够用美的力量推动社会进步。

家校合力:

用美育滋养艺术童年

周末,深圳市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学生刘乐然时常在妈妈梁微陪同下,参加学校组织的“速写城市”活动。他们带着画具,探索这座城市的艺术脉动。他们或是穿梭于深圳音乐厅和博物馆,感受艺术的气息,或是在黄贝岭村的角落静坐,共同用画笔捕捉生活的美好,亲子关系在艺术的陪伴下愈加深厚。

“美育的种子,在学校的沃土中播种,在家庭的阳光里滋养。”在郑秀玉看来,家庭与学校的牵手,是美育之旅中最温馨的陪伴。在深圳,美育正以家校合力的形式,为很多孩子打开艺术之门。部分家长不再只是孩子学业进步的殷切期盼者,也正在成长为孩子热爱艺术的开明守望者。他们与学校携手,努力帮助孩子们绘制自由烂漫的艺术童年。

如何让更多家长成为孩子美育道路上的同行者、启蒙者?深圳通过家长会、培训和工作坊等渠道,向家长反复传输美育对孩子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并努力提升家长的艺术教育能力。同时,在很多学校鼓励支持下,家长们通过协助展览筹备、参与艺术工作坊创建活动等形式,参与到孩子的美育活动中。很多家长从中感受到孩子对美育的热爱和付出,也看到了孩子的美育成果,这增强了他们对美育的理解和支持。

在教育局和学校倡导下,一股清新的美育之风正吹拂着很多深圳家庭,影响着很多家长的教育观。梁微便是积极响应者,她加入了学校的家长助力团。梁微发挥艺术设计专长,在协助学校筹备艺术展览的过程中,她见证了很多孩子在艺术创作中的成长和变化,这使她更加坚定地认可并支持学校美育工作。

在家校共育的温馨篇章中,美育为孩子的心灵成长注入了活力。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学生家长王未深有感触地回忆说:“有次我问起孩子,未来学业忙碌,要不要继续上美术课?孩子毫不犹豫地回答:‘要的,美术课也可以是一种休息。’”那一刻,她对美育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因为孩子这句简单的回复背后,透露出美育不仅是一种技能培养,更是一种能滋养孩子身心的内在力量。

“妈妈,生活是很美好的,只是有人没有用心去发现。”在一次上学路上,当谈论起生活中的点滴时,孩子一句不经意的话,让王未欣喜地发现,在美育的持续熏陶下,孩子学会了更加用心观察世界,用艺术的眼光发现日常生活中的丰富与美好,也因此拥有了更加乐观的生活态度。

《中国教育报》2024年11月08日 第04版

作者:通讯员 连燕纯 本报记者 刘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