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广东一女子吃二甲双胍降血糖,2年后患尿毒症,她忽略了2点
更新时间:2024-11-06 14:40 浏览量:9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故事情节纯属虚构,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求医。
清晨的阳光温柔地洒进医院的病房,躺在病床上的张玉梅望着窗外发呆。每周三次的透析让这位曾经活力四射的舞蹈老师变得憔悴。五年前,她还在舞蹈室里优雅地翩翩起舞,教导学生们标准的身姿。现在,她只能靠着透析机续命。
回想起2016年查出血糖偏高那天,她内心充满懊悔。当时医生建议她服用二甲双胍控制血糖,她便开始了长达两年的用药历程。张玉梅记得很清楚,那时她46岁,体重65公斤,血糖值为7.8mmol/L。经过一段时间服药,血糖确实有所下降,这让她松了一口气。
可惜好景不长,随后她开始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起初她以为只是普通的胃病,自行买了些胃药调理。
谁知症状越来越严重,后来又出现了浮肿、心慌、呼吸困难等问题。等到2018年就医检查,医生告诉她已经发展成尿毒症晚期。
中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肾内科主任刘教授指出,张玉梅的案例并非个例。根据《中华肾脏病杂志》2020年发表的研究数据显示,服用二甲双胍类降糖药物患者中,约有3%存在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风险。
"很多糖尿病患者对药物的认识存在误区。"刘教授在查看张玉梅的病历时说道。他指着检验单解释,二甲双胍通过肾脏代谢排出体外,若患者肾功能本身就存在问题,用药后会加重肾脏负担。
亲爱的读者,作者收入微薄,不得不在文中加入了短短5 秒广告,观看即可免费阅读全文。我知道这可能会稍有打扰,但它确实能帮我增加些收入,让我能够继续坚持写作。您的理解是我最大的动力,我会努力带来更多优质内容!
张玉梅在服药期间忽视了两个重要信号:一是没有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明确规定,服用二甲双胍的患者需每3-6个月检查一次肾功能。
二是没有注意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当出现持续性胃部不适时,应立即就医,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的张医生在其专业领域内明确指出,二甲双胍毋庸置疑是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一线降糖药物。从众多的临床实践案例以及相关研究数据来看,其降糖效果显著,减少血糖波动带来的不良影响且价格亲民。不过,用药安全需要患者、医生共同重视。
根据《中国药物警戒》杂志统计,2015-2020年间,全国二甲双胍相关不良反应报告中,肾功能损害占比达到15.8%。
在采访中,一位从事中医诊疗20年的李大夫分享了他的观点:"降糖药物选择需要个体化。像张玉梅这样的病例,建议在服药前进行全面体检,明确身体各项机能状况。同时,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可以考虑中西医结合治疗。"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营养科王主任强调,除了药物治疗,糖尿病患者更要重视生活方式干预。适量运动、合理饮食、规律作息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她建议患者每天坚持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保证优质蛋白质供给。
值得注意的是,张玉梅在服药期间没有调整自己的饮食习惯。作为舞蹈老师,她经常不规律进餐,喜欢甜食。"以前觉得吃了降糖药就万事大吉,现在想想真是太天真了。"她无奈地说。
《中华医学杂志》2021年刊登的一项研究表明,良好的血糖管理需要多方面配合。药物治疗仅是其中一环,患者自我管理意识、定期监测、生活方式改善缺一不可。
在深圳一家三甲医院工作的内分泌专家吴医生提醒:"服用降糖药物期间,患者要特别关注以下症状:持续性消化道不适、乏力、心慌气短等。一旦出现这些情况,应立即就医检查。"
现在的张玉梅每天都在接受着现实的考验。透析室里,她遇到了同样因糖尿病并发症而来治疗的患者。
一位叫陈阿姨的银行职员告诉她:"我也是服用降糖药物后出现肾功能损害,幸好发现得早,及时调整了用药方案。"
上海医学院药理学教授钱老师解释说,二甲双胍在体内主要通过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分泌排出。当肾功能受损时,药物在体内潜伏积累,可能诱发乳酸酸中毒,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近期发表的综述指出,降糖药物的安全使用需要建立在充分了解患者身体状况的基础上。医生开具处方前应详细询问病史,评估肝肾功能,选择适合的药物种类剂量。
张玉梅的经历引发医疗界的深思。广东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郑教授建议医疗机构加强用药指导,定期对病人进行随访,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同时,患者也要提高警惕,养成定期体检的习惯。
这个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治疗疾病不能走捷径,科学用药、定期检查缺一不可。张玉梅现在通过自己的经历提醒身边的朋友:对待慢性病要有耐心,切莫存在侥幸心理。
生命的代价往往让人警醒。张玉梅希望通过分享自己的经历,让更多人认识到科学用药的重要性。她说:"健康是最宝贵的财富,我们要学会珍惜。"
专家建议,糖尿病患者在服用降糖药物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密切观察身体反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遵医嘱规范用药;出现异常及时就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疾病的有效控制。
面对慢性病,我们需要的不仅是药物治疗,更需要科学的态度与持续的关注。张玉梅的故事警示我们:对待健康,马虎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