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水“艺术+康复”模式!“舞蹈疗愈教学实践基地”落地金羽翼
发布时间:2025-05-09 11:55:16 浏览量:4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王晓慧 北京报道
在第12届世界冬季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2025都灵冬特奥会)上,15岁的体育舞蹈小将刘沐琪以一曲融合了中国古典舞与戏曲元素的《俏花旦》惊艳四座,最终成功摘得体育舞蹈项目的金牌。
这位年龄最小、首次亮相赛场的小姑娘,是位唐氏综合征患者,她的逆袭像一颗投入湖心的石子,激起了社会对舞蹈疗愈与残疾儿童成长的深度思考。
5月8日,由北京金羽翼公益基金会、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刘岩文艺专项基金、北京舞蹈学院人文学院与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医学院针对孤独症儿童群体联合开发的“一起舞蹈”(AllPlay Dance)“舞蹈疗愈教学实践基地”授牌及“舞蹈艺术疗愈课”启动仪式在汇爱大厦金羽翼残障儿童艺术康复服务中心启幕。
北京金羽翼公益基金会理事长、金羽翼康复中心创办人张军茹、北京舞蹈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李馨、北京舞蹈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王欣、北京市残疾人社会服务中心副主任程耀武、北京市残疾人服务示范中心副主任李磊、“一起舞蹈”(AllPlay Dance)项目负责人及北京舞蹈学院教授刘岩、Allplay项目发起人及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医学院教授Nicole Rinehart等爱心人士及孤独症患儿家庭共同进行了见证。
感知舞蹈疗愈的力量
近年来,在现代医学与艺术治疗的碰撞中,形成了系统化的舞蹈疗愈体系,其意义远超肢体运动,成为连接身体感知、情感表达与存在觉醒的独特通道。
而舞蹈疗愈的终极价值,在于引导残疾儿童突破“身体囚笼”的认知。
据记者了解,获得体育舞蹈项目金牌的刘沐琪,小名儿“对对”,在其六岁时,妈妈经人介绍得知了金羽翼,抱着试试的态度试听了两节后发现,孩子非常喜欢金羽翼的课程,性格也越来越开朗,此后,她对舞蹈的热爱一发不可收拾,在哈佛大学小广场、莫斯科红场都曾出现过她跳舞的身影。
刘沐琪在舞蹈疗愈示范授课上玩得不亦乐乎
提及此事,张军茹在活动现场显得尤为自豪,她回顾了金羽翼十五年来的艺术康复历程,总服务量高达17.7万学时,服务人次达6.6万,先后资助、培养了1,425名有艺术潜质的孤独症、唐氏综合征等残疾青少年,其中523人次获得了国内及国际大奖。从绘画、音乐到舞蹈,金羽翼始终致力于为孤独症等残疾青少年搭建“平等·融合·共享”的平台,见证了孤独症儿童从封闭走向开放,从懦弱走向自信,艺术康复也从“边缘”走向“主流”。
其中,在艺术展示与交流方面,金羽翼的成绩尤其突出。2017年至2019年,组织获奖学员到美国、俄罗斯及德国进行艺术之旅全球行;2019年和2023年,又组织学员到内蒙古、四川、广西进行艺术之旅祖国行。金羽翼流动美术馆的足迹更是遍及国内七个城市及日本、荷兰、法国和德国,行程达4.5万公里,共展出残障青少年画作11,800幅。2022年3月13日晚,金羽翼两名孤独症学员季瑄泽的《起舞》和刘可奕的《缤纷》画作亮相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闭幕式,惊艳全世界。2023年国庆档,由金羽翼孤独症学员岳亮和唐氏综合征学员刘沐琪主演的电影《好像也没那么热血沸腾》上映,开创了国内心智障碍青少年主演电影的先河。
这一切,让张军茹深深感知到了艺术康复尤其是舞蹈疗愈的力量,“此次合作是跨学科、跨国界的学术与实践深度融合,更是艺术康复领域对孤独症儿童群体饱含深情的回馈。能与北京舞蹈学院人文学院、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携手,共同探索舞蹈疗愈在孤独症儿童身心发展中的独特价值,是金羽翼探索‘艺术+康复’模式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据记者了解,北京舞蹈学院作为国内顶尖的舞蹈学府,拥有深厚的学术积淀与丰富的实践经验;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则在艺术疗愈领域有着国际前沿的研究成果。三方携手,将舞蹈疗愈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孤独症儿童量身定制课程,这不仅是一次创新尝试,更是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
试水“艺术+康复”模式
舞蹈疗愈就像一盏明灯,为残疾儿童照亮了生命的道路,让他们能够在逆境中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李馨表示,为积极响应学院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舞蹈大学的发展目标,践行高校国际化发展的重要任务,学院着力积累国际化学术研究经验、拓展国际化视野,为引入优质海外教育资源搭建平台。同时,她阐述了艺术赋能康复的重要性,强调舞蹈作为跨越语言障碍的沟通桥梁,将在孤独症儿童康复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孩子们在舞蹈老师的指导下,愉快地融入。
刘岩,这位“轮椅上的舞者”,多年致力于中国特色舞蹈疗愈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她强调,课程正是基于这些探索成果,并结合对孤独症患儿群体的深度调研进行个性化定制,旨在帮助孤独症儿童在舞蹈中找到自我表达的途径。
Nicole Rinehart教授则从医疗和国际视角出发,分享了项目在全球范围内的成功案例。她对项目未来在中国的发展满怀期待,展望其能为中国特殊儿童带来更多福祉。
活动中,张军茹、李馨、王欣、北京金羽翼残障儿童艺术康复服务中心主任余兆雍、刘岩以及Nicole Rinehart教授一同上台,为“舞蹈疗愈教学实践基地”揭牌。未来,“舞蹈疗愈教学实践基地”将成为探索艺术疗愈的试验田,各方将依托这一平台,开展课程研发、师资培训、实践推广以及国际交流,共同推动舞蹈疗愈事业的发展。
随后,由Nicole Rinehart教授带领北京舞蹈学院的学生,为金羽翼康复中心的孤独症儿童进行舞蹈疗愈示范授课,在舞蹈中体验身心的对话。尤为值得期待的是,本次舞蹈疗愈课程中形成的摄影及绘画作品,将在北京金融街丽思卡尔顿酒店与公众见面。
活动最后,张军茹对参与舞蹈疗愈课的孤独症儿童表达了殷切期望,鼓励他们在舞蹈的世界里勇敢表达、自由成长。同时,也期待与北京舞蹈学院人文学院、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携手,将这一项目打造成国内艺术康复的标杆,为更多的残疾人带去希望与力量。
此次“舞蹈疗愈教学实践基地”的落地和“舞蹈艺术疗愈课”的启动,为孤独症儿童的艺术康复之路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艺术疗愈领域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舞蹈疗愈的力量本就生于身体与心灵的对话,当我们带着敬畏与温柔去触碰这份体验,无论用何种方式表达,最终都会让那些曾被压抑的、破碎的、难以名状的感受,在语言或动作的褶皱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光。
责任编辑:周南 主编:文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