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创说|电影《只此青绿》领衔主演张翰、孟庆旸、谢素豪:舞蹈能实现心与心的沟通
更新时间:2024-10-01 19:37 浏览量:9
文|杨柳 胡梦云
“把舞蹈诗剧创作成电影,是一种全新的挑战和尝试,主创团队用了所有心血来打造这份中式美学。”由周莉亚、韩真执导,张翰、孟庆旸、谢素豪领衔主演的电影《只此青绿》于10月1日上映。
影片改编自同名舞蹈诗剧,讲述一名展卷人(谢素豪饰)跨越900余年走入北宋少年画家希孟(张翰饰)的内心,目睹其历经千辛万苦创造“青绿”(孟庆旸饰)、绘制出《千里江山图》的历程。近日,环球时报文娱专访电影《只此青绿》领衔主演张翰、孟庆旸、谢素豪,他们分享了对角色的理解及影片创作的幕后故事。
,时长08:59张翰、孟庆旸、谢素豪接受环球时报文娱专访“每一帧影像都不留遗憾”
自2021年8月在国家大剧院首演以来,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在海内外演出近600场,一度成为一票难求的“爆款”,获得广泛赞誉,豆瓣评分9.1。此次,电影《只此青绿》采用舞蹈诗剧原班编导演团队,在影视表演领域,三位演员仍是“新人”,他们在兴奋与期待的同时也感到“非常有压力”。
“角色是联结古今的桥梁”
北宋时期,才华横溢的画师希孟用尽心血将山川湖海汇入笔端,十八岁绘制成传世之作《千里江山图》后便无音讯,史书对其少有记载。电影《只此青绿》将希孟短暂的一生具象化,在银幕上塑造了一个鲜活可爱又豪情万丈的少年形象。为了向这位天才画师靠近,张翰曾临摹《千里江山图》,感受希孟每一次落下笔触时的心境,这份体验让张翰感慨颇深,“当我把自己当成希孟来看待《千里江山图》时,那份感受无以言表,因为他对这幅作品竭尽所有。”“青绿”是片中的意象人物,她象征希孟笔下的青山绿水,展现着《千里江山图》的气魄与古韵,也串联起古今两个时空。孟庆旸认为,青绿不仅是希孟与“展卷人”之间的连接者,也是连接起观众与传统文化的一座桥梁,“青绿代替希孟看过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当她看向观众时,也在告诉观众——这是古人对后人的馈赠。”孟庆旸庆幸自己“在最好的年纪遇到青绿”,能够理解并诠释出青绿独特的历史厚重感。在生活中,她也被角色的力量感染着,“青绿让我在快节奏生活中步履矫健而有力,她带来了生命感。” 谢素豪饰演的展卷人因潜心钻研《千里江山图》与画中景色及画家产生共鸣,跨越时空与希孟的内心世界相遇。展卷人形象以故宫博物院书画部研究馆员、2017年故宫博物院“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策展人王中旭为原型。对此,谢素豪既充满敬意又深感角色有挑战性,“正因为有他们,我们的传统文化才能保留至今。但如何用肢体动作呈现出文博人的书卷气和渊博学识,对我而言是个难点。我需要深度理解角色,并将大量知识灌溉到内心中,才能让观众相信我的表演。”谢素豪 饰 展卷人“文化和艺术没有国界”
2024年3月28日,舞蹈诗剧《只此青绿》首次走出国门,6月亮相土耳其伊斯坦布尔,随着出海计划逐步展开,演员们对海外巡演交流有着深刻的感受。谢素豪分享道,“《只此青绿》里饱含中国人的情感,外国友人也能读懂我们想表达的内容。最后谢幕时,外国观众全体起立鼓掌,一直不离开自己的座位,那一刻我深深地感受到文化带给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带着自己的作品走出去是一件十分值得骄傲的事。”如今,电影《只此青绿》保留舞台诗剧情感内核的同时,还借助电影摄制技术,以生动的形式将篆刻、织绢、磨石、制墨等传统工艺搬上银幕,让观众更直观地感受到《千里江山图》背后无数劳动者的匠心。看到成片后,张翰觉得感动又自豪,“正是因为有他们的付出,《千里江山图》才能传承至今,那些颜色、绢本、笔触依旧令人震撼。我们希望通过电影让大家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向默默无闻的工艺人和一代代文博工作者致敬,一起把这份文化财富传递、弘扬下去。”孟庆旸感慨,“把舞蹈诗剧创作成电影,是一种全新的挑战和尝试,主创团队用了所有心血来打造这份中式美学。如今呈现在银幕上,所有的不容易都值得了。”未来,他们希望电影《只此青绿》能被更多观众看到,也十分期待电影出海传播。张翰表示,“文化和艺术没有国界,能实现人与人之间最直接的心灵沟通。希望电影将来能在海外上映,让外国观众看到我们有《千里江山图》这样保存如此完整、如此美好的文化财富。”谢素豪也向观众推荐道,“虽然这是一部全程没有台词的电影,但是你一定能够感受到心与心的沟通、感受到那份热爱。希望有更多人喜欢并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