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大师沈遵——历史上的名人与江阴(30)
更新时间:2025-04-22 07:30 浏览量:1
宋代古琴大师沈遵
在北宋的音乐史上,有这样一则故事非常动人,那个宋朝赫赫有名的大人物欧阳修,因为政治观点不同,被贬到滁州做了两年知州,内心抑郁,所以在滁州的琅琊山上,写下了流芳百世的《醉翁亭记》。几年以后,泰和县令沈遵上任,慕地方上著名的老乡欧阳大人之名,专门去滁州拜访了那座醉翁亭,不曾想这位沈大人还是一个造诣很深的宋代古琴大家,在欧阳大人的醉翁亭前默读《醉翁亭记》,藉琅琊山秀美的风光,突然曲兴大发,灵感突来,即兴抚琴写下了一曲三叠式的宫音曲,起名《醉翁吟》(又叫《醉翁操》)。
宋代文学大家欧阳修
不久机缘巧合,沈遵和欧阳修相会在欧阳修出使西域的路途,自然是拿《醉翁亭记》说事,而沈遵自然也弹了一曲《醉翁吟》,欧阳修听了很高兴。并应沈遵的请求为该曲配了词。欧阳修的词自是大手笔,“然调不主声,为知琴者所惜。”调不主声就是唱不出来。然而欧阳修的名气实在是大,况且沈遵本也是著名琴家,这《醉翁吟》很快就传开,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不但争传《醉翁吟》琴曲,连欧阳修所作《醉翁吟》歌词,也有好事者纷纷为其谱琴曲。
沈遵和欧阳修
但似乎都不理想。一晃三十多年过去,欧阳修、沈遵相继去世。可沈遵的朋友、庐山玉涧道人崔闲却没有忘记这件事。崔闲精通琴曲,曾拜沈遵为师。他非常喜欢此曲,“常恨此曲无词,乃谱其声,请于东坡居士。”当时苏轼贬谪黄州,道人崔闲从庐山前往拜访。有一次他揣着《醉翁吟》的曲谱登门,恳请东坡先生填词。苏轼不但诗文高妙,而且精通音律,况且欧阳修也好,沈遵的《醉翁吟》也好,都非常吸引苏轼,当即欣然应允。于是,崔闲抚琴,东坡聆听,边听边谱词,不大一会儿就完成了。
苏东坡与道人崔闲唱和《醉翁操》
“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醉翁啸咏,声和流泉。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山有时而童颠,水有时而回川。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
苏东坡的《醉翁操》
苏轼为曲填词,自然是不同凡响,加上欧阳修的名字本就如雷贯耳,欧阳修与沈遵的故事也广为流传,于是,这一古琴曲就此出名,并更名为《醉翁操》。这首词牌共有双片,共计九十一字,前片以十组平韵开场,后片则有七组平韵和一组仄韵,结构严谨,音韵和谐。成为宋词中的曲牌,后来纷纷仿效苏东坡的词作,一时出现了许多著名的《醉翁操》词作。
沈遵醉翁亭抚琴作曲
由于有欧阳修、苏东坡的加持,沈遵的古琴曲《醉翁吟》名扬千古,成为我国古琴界著名的古琴曲,而作曲家沈遵这个人却差一点被世人遗忘,就是故乡江阴,也基本无人知道沈遵是何许人也。而我也算江阴音乐界的重要人物,只知道《醉翁吟》和沈遵,根本不知道沈遵是江阴人,在当年江阴申报中国民族音乐之乡时,也没有把这件事列入申报内容。直到2014年,我有幸觅得全套自明朝以来的《江阴县志》,在《弘治江阴县志》里突然发现了一则科名人物沈遵,竟然和《醉翁吟》里的沈遵同名同姓,只是因为条目简单,但太常博士却和《醉翁吟》的沈遵一模一样,惜因当时困于没有条件查阅资料,2020年我终于在收藏的《宋江阴志辑佚》一书和百度上发现了这个《醉翁吟》的沈遵就是江阴人沈遵。
宋代古琴大师沈遵
沈遵,字仲达,号“懒瓒”,是北宋时期的著名琴家和作曲家。他出生于江阴,具体生卒年不详,但据推测大约在公元1000年至1070年之间。他在宋宝元元年考取进士,是宋朝江阴第五位进士,有意思的是,他的父亲沈缄是宋朝江阴第二个进士,是咸平三年江阴考出去的进士,曾担任广德军的判官,沈遵是沈缄第二个儿子,他的母亲魏氏也很有名,史书上也有记载,沈缄早亡,魏氏抚养两个幼子成才,她还是南唐皇族后裔,死后葬在今天的江阴夏港。沈遵进士及第后,担任过欧阳修故乡庐陵的泰和县知县等职,最后以太常博士结束。作为宋代知名的音乐家,他的代表作品是琴曲《醉翁吟》,此外还作有《晓莺啼》、《隐士游》等琴曲。
沈缄沈遵进士父子
欧阳修和江阴人沈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