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大海 · 天地诗心”致敬航天音乐朗诵会在北京航天城成功举办
更新时间:2025-04-19 01:05 浏览量:5
星辰大海怅寥廓,天地诗心铸荣光。
4月18日晚,在第10个“中国航天日”来临之际,“星辰大海·天地诗心”致敬航天音乐朗诵会在北京航天城航天礼堂成功举办。中国教育电视台《诗意中国》节目组携众多艺术家嘉宾受邀到场,与航天一线科研人员一起,以声为舟、以情为桨,共同致敬航天。
演出在激昂的情景表演《击壤·问天》中拉开帷幕,“信仰如磐”“热血丰碑”“光荣奔赴”3个篇章依次展开。
1
信仰如磐情景朗诵剧《信仰的火种》,艺术家孙维民、黄品沅、黄薇、张力夫联袂演绎娓娓道来,讲述以“铁窗诗社”群体为代表的革命志士,在黑牢中坚守信仰呼唤黎明,以诗歌开展狱中斗争的故事,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激荡着观众的心灵。
“赵山西!钱山东!孙河南!李河北!周四川……”艺术家王欢以极具穿透力的声音朗诵《在欢呼的人群中》,当一声声呼喊与群演齐声应答“到”的碰撞互动,仿佛把观众带入到那个烽火硝烟的年代,跟着感动落泪。
歌唱家韩磊一曲《信仰的光芒》点燃全场,这首《长征大会师》主题曲恰似航天精神的隐喻——运载火箭以“长征”命名,一发一发、一步一步,在攻坚克难中书写辉煌。
1944年的枣园灯火下,毛主席写下“为人民服务”。1941年出生的杨洪基演唱歌曲《火红的誓言》,1948年出生的王伍福带来经典讲述《为人民服务》,两位艺术家用精湛的演出,演绎他们延续一生的“为人民服务”。
2
热血丰碑电影《横空出世》是中国电影史上永恒的经典,曾参演这部作品的艺术家李幼斌,结合当年演绎“陆光达”的经历登台讲述《亮剑精神》,“中华民族是吓不倒、压不垮的”,这句掷地有声的话语,道出了几代航天人的共同心声。
随后,艺术家许文广、张凯丽携手演绎《邓稼先的故事》,刘介华、曾夙瑶合唱《沙枣花》,将“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精神艺术化展现。
1965年,毛主席时隔38年再上井冈山,写下“可上九天揽月”的诗句,又一个38年过去,2003年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向太空,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圆。当艺术家唐国强铿锵朗诵《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激昂起在场航天人建设航天强国、攀登科技高峰的壮志豪情。
“灯火里的中国,胸怀辽阔……”歌唱家吕薇一曲《灯火里的中国》,让观众恍若看见航天员在空间站拍摄的万家灯火——那既是人间烟火,更是强国梦想的温暖注脚。
3
光荣奔赴舞台上,航天员刘洋与艺术家郑晓宁扮演的屈原上演“古今对话”。现实中,航天人以探月工程、空间站建设等,对流传千年的《天问》给出浪漫回答——古人把诗写在竹简上,今人把诗写在宇宙中。
年轻歌手苏雅的呼麦苍茫悠远,歌唱家乌兰图雅的《站在草原望北京》高亢嘹亮,搭配航天战线文艺骨干的伴舞,仿佛在诉说“三易旗府”等历史佳话,抒发内蒙古人民对中国航天的深情托举。
今年是《诗意中国》品牌创办10周年,我们也将迎来第10个“中国航天日”。艺术家卢奇、刘之兵与航天员叶光富、李聪共同用朗诵原创诗篇《星辰大海·天地诗心》,向伟大时代、奋斗拼搏致敬礼赞,这不仅是艺术的交融,更是新时代航天精神的集体宣言。
歌唱家佟铁鑫倾情献唱《祖国不会忘记》,熟悉的旋律引发不少人合唱,“在茫茫的人海里,我是哪一个?在奔腾的浪花里,我是哪一朵?”的追问直抵人心。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也没有谁会把到手的战略制高点轻易让出来。演出在合唱《向大漠再出发》中圆满落下帷幕,这是对中国航天事业十年的深情回望,更是向浩瀚太空发出的新的邀约……
据介绍,此次演出是北京航天城第10个“中国航天日”系列活动之一,后续他们还将开展电影周放映、“逐梦十载启新程”主题展览、半程马拉松赛等多项活动。
图片 | 王泗江、张帆、喻李强
海报 | 弥向阳
编辑 | 芦恬莹
校对 | 余夏琳
主编 | 张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