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音乐剧票务网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加强高校音乐教育 传承传统音乐文化 张皓岚

更新时间:2025-04-18 04:54  浏览量:7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由广大民众集体创造、传承和发展而来的音乐形式、音乐作品、表演技艺等的总和,承载着不同时代人们的情感、思想与生活印记,呈现为动态发展演变模式。高校作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阵地,应通过充分整合民族音乐文化资源、加强传统音乐教师队伍培养、组织音乐文化传承活动等措施,将传统音乐文化纳入高校音乐教育体系,协力推进高校音乐教育与传统音乐文化融合发展,培养学生对传统音乐的热爱,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文化认同感,为传承传统音乐文化培养优秀人才。

充分整合民族音乐文化资源

高校应秉持保护、传承、创新原则,联合校内外民族传统音乐专家、艺术研究机构等主体,共同实施开发、挖掘传统音乐文化资源工作,充分整合传统音乐文化资源,建立文化资源数据库,研究传统音乐文化独有的音乐价值、音乐内涵等,厘清发展脉络和分类体系,将其融入日常音乐教学,助力我国音乐文化事业可持续发展。

高校应从类型丰富的传统音乐文化资源中挑选符合音乐教学需求的内容,革新民族音乐课程教学,构建多元化、系统性课程体系,结合音乐作品背后的文化意蕴创新作品,提升融合教学育人成效;将传统音乐文化元素融入选修课程,加深学生对该领域文化的理解,鼓励学生传承、创新传统音乐作品;开设专门的民族乐器改革课程,纳入专业核心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涵盖多民族乐器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系统介绍各民族乐器发展历程、声学原理、相关音乐文化背景,安排丰富的乐器演奏训练环节,分层次、分阶段指导学生学习不同民族乐器演奏技巧;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收集、整理大量传统音乐文化视频进行展示和播放,增强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理解和感悟。

加强传统音乐教师队伍培养

高校应打破传统人才引进模式,拓宽师资引进渠道,引入多元化师资力量。招聘国内外传统音乐专业优秀人才,鼓励其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带来不同的学术观点,开设民族音乐特色课程,为传统音乐教学注入新活力,提升学校传统音乐教学水平;加强与地方文化部门、艺术团体合作,建立人才共享机制,定期邀请专业人士到学校开展讲座,丰富传统音乐教学资源,提升音乐专业教学质量。

高校应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建立系统、全面的音乐教师培训体系,引导教师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组织教师参加传统音乐学术研讨会、文化讲座活动,全面了解传统音乐的发展脉络和文化内涵,丰富教师传统音乐文化知识储备;鼓励教师组建传统音乐表演团队、参加文化交流活动,锻炼舞台表演能力和艺术感染力,提升教师实践能力;采用物质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方式,支持教师将传统音乐元素与现代音乐理念相结合,创作出具有时代特色的音乐作品,丰富传统音乐表现形式;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评价体系,设立传统音乐教学与研究专项奖励,对在传统音乐教学中教学效果显著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和创新活力,鼓励教师持续开展学术研究,推动传统音乐文化深入发展;将传统音乐教学和传承工作纳入教师绩效考核和职称评定体系,增加传统音乐教学工作考核权重,为在传统音乐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提供晋升绿色通道,激励教师全身心投入传统音乐教学和传承工作中,营造良好教学氛围。

组织开展音乐文化传承活动

高校应举办校园传统音乐节,鼓励学生参与二胡、琵琶、古筝等传统音乐演奏,感受不同传统音乐风格特色,通过亲身实践加深对传统音乐的理解和热爱,激发传承传统音乐文化的热情;开设传统音乐工作坊,系统讲解传统音乐发展历程,传授传统乐器演奏技巧,让学生了解传统音乐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和文化背景,加深对传统音乐文化的理解,鼓励学生将现代音乐元素与传统音乐相结合进行创新创作;组织学生走进乡村、少数民族聚居地,收集当地传统音乐素材,进行采风实践活动,亲身体验传统音乐的产生环境和文化氛围,与民间艺人交流互动,了解其创作灵感和传承故事,领略少数民族音乐的独特风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传承意识。

〔作者:张皓岚,单位:宜宾学院〕

《青海日报》(2025年04月18日 第7版:理论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