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测评|dCS VARÈSE:数字音频的终极答案,还是音乐发烧友的终极梦想?(下)
更新时间:2025-04-17 17:54 浏览量:7
前文回顾:外媒测评|dCS VARÈSE:数字音频的终极答案,还是音乐发烧友的终极梦想?(上)
ONLY THE MUSIC
无言以评
这对音频评论员来说堪称"职业滑铁卢"——面对这套系统的音质表现,我竟陷入词穷之境。准确地说,并非无话可讲,而是千言万语最终都浓缩成贯穿我笔记的那个F开头的禁忌词(注:此处指"Fabulous/绝妙")。dCS VARÈSE彻底刷新了我的听觉词汇上限,迫使我在试听过程中不断迸发出惊叹。这种震撼源于双重体验:我从未以这种方式领略过那些乐曲,而除非彩票中奖,恐怕此生再难邂逅如此天籁。
ONLY THE MUSIC
超越想象的体验
VARÈSE的单声道DAC是最成功的音频项目,这完全超越了数字与模拟声的界限——根本就是直接置身录音棚的沉浸体验。音乐与乐手近在咫尺,仿佛触手可及。我试图解析这种听觉震撼:最初以为是惊人的动态范围,但远不止如此。当我切到Deep Purple《Made In Japan》专辑中的《Smoke on the Water》时,dCS VARÈSE瞬间激活了你骨子里的摇滚魂。这是种直击脏腑的临场感:每一记鼓点都更逼近、更精准、更凌厉,hi-hat的每丝细节都分毫毕现。太绝了!这简直就是一场音乐风暴,所有细节无所遁形。如果只是动态范围提升,我可能最多比划下air guitar,但此刻完全化身成了整支air band——像Jon Lord般捶打风琴,如Ian Paice那样暴击hi-hat(踩镲,架子鼓的核心组件之一),学着Roger Glover的力道猛扫贝斯。正当准备模仿Ian Gillan开嗓时,突然意识到我的声带可能会当场罢工。
最令我震撼的莫过于hi-hat(踩镲,架子鼓的核心组件之一)的表现。这完全不像在听录音——Ian Paice仿佛就坐在我面前的鼓凳上亲自演奏,真实得令人窒息。架子鼓展现了惊人的动态,但那种精准的节奏把控...完全超越了传统音频设备(无论是数字还是模拟)的范畴。
随后试听的所有音乐——在Deep Purple之后我又听了相当多的作品——都在不断强化这一印象,并持续带来新的惊喜。细节之处见真章:趁着最近Dylan话题正热,我播放了《The Freewheelin’ Bob Dylan》中的《Masters of War》。太震撼了!就像坐上时光机。你会不禁思考:如此年轻的大脑怎能容纳这般天才?虽然Timothée Chalamet模仿得惟妙惟肖,但通过dCS VARÈSE,你能清晰感知到——他终究不是Dylan本人。
再听Louis Armstrong《Hot Fives & Sevens》中的《West End Blues》。这首97岁高龄的曲子我早已烂熟于心——这可能是史上最伟大的三分钟音乐。我对每个音符都了如指掌,但此刻的共鸣却如同初听时那般强烈。无论播放何种风格的音乐,这种体验始终如一。有趣的是,我的笔记里完全找不到常规评测术语:没有动态分析、声场讨论或细节剖析——只有音乐本身带给我的纯粹感受。因为这些技术要素已被完美呈现,根本无需赘述。
它如同为音乐开启一扇明窗,而非将乐曲置于实验显微镜下。用音响术语来说,这般体验恰似人生初闻真正触动心弦之乐时的震撼。
作为评测者本应挑刺,但这次我无话可说。唯一的建议是:首次试听时请谨慎选择曲目。这并非因为系统有缺陷,也不是VARÈSE对音乐新手不友好——而是这套dCS组合会让你的情感毫无防备地暴露在音乐面前。若播放触动心弦的曲目,你必须直面那些情绪。
当我播放Public Service Broadcasting 2015年专辑《The Race For Space》中的《Go!》时(这张专辑巧妙混入了1960年代美苏太空任务的录音与电子乐),Apollo 11登月舱接近月面时指挥中心的通讯声让我喉头哽咽,同时突然想把登月阴谋论者踹下楼梯...我本该就此打住。
但我继续播放了Elvis Presley的《Old Shep》——那个"男孩与狗"的催泪故事。以往这只是首有点伤感的小调,但通过dCS VARÈSE,它直接让我崩溃大哭。小心了:这套设备释放情感的能力远超其他音响系统。
最后有个重要发现:我认为这终结了"模拟vs数字"之争。dCS VARÈSE将数字音频提升到如此高度,使得黑胶唱片不再是每日音乐仪式的必需品。虽然收藏和播放黑胶仍有乐趣,但若你更关注音乐本身而非收藏行为,去唱片店的次数可能会减少。当然这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VARÈSE的存在不会贬低黑胶的价值,只是让那些黑胶级的聆听体验终于能在数字领域实现。
ONLY THE MUSIC
如痴如醉
当然,这里有个无法忽视的"大象"——确切地说,这个价格标签确实需要些心理准备。然而,当你真正置身其前时,价格反而成了最不重要的焦点。
对于大多数无力承担的人而言,短暂体验非但不是折磨,反而指明了数字音频的未来方向。dCS VARÈSE的成就终将逐步下放至更亲民的层级——这只是时间问题。是的,归家后你或许会带着无法触及巅峰的遗憾继续欣赏数字音乐,但它树立了技术标杆,或将激励行业各层级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创新。
而对于负担得起的幸运儿:请立即下单!这才是数字音频应有的形态——既非虚假做作的"模拟味",也非多数人误以为代表数字巅峰的干薄尖锐之声。它更像是一扇直达音乐本质的视窗,而非将音乐置于实验显微镜下。用音响术语来说,这让人想起初次被音乐震撼的瞬间——无论是贝多芬、披头士、金属乐队还是Miles Davis。这不正是我们投身此道的初心吗?只为还原音乐创作者的本真意图。若实现这点需要五台设备、无数LEMO接口线材和一栋房子的代价,那也值得。正如Public Service Broadcasting诠释的——这就是我们的阿波罗登月计划,没人会对着土星五号火箭说:"啧!我肯定能造个更便宜的!"
ONLY THE MUSIC
一个严肃的问题
我最大的不满与体积、设备数量、价格或线材都无关。不。是那个该死的重音符号——我总把"VARÈSE"错拼成"VARÉSE"。虽然微不足道,但在键盘上敲出这个重音符号比简单加个锐音符复杂得多。即便我已经输入"VARÈSE"数十次,依然会出错!
如果说这台数字播放器唯一的问题就是需要给字母加个重音符号,恐怕会气死不少人。但这就是我对dCS VARÈSE唯一的批评。它如此彻底地重置了你的听音标准,让你在它面前感到谦卑,以往评价音响产品的那套方法论全都失效了。
妙就妙在——你根本不在乎!dCS VARÈSE带来的体验,就像多年前溜进朋友父亲的听音室,在那套宛如科幻产物的顶级系统上欣赏音乐的难忘时刻。那套系统远超你的认知和预算,却为你开启了毕生的追求。我们都在试图重获那种体验,而dCS VARÈSE做到了!总有人会带着火把和干草叉来展会,想证明我们这些发烧友有多蠢...最后却挂着傻笑离开,像个孩子般沉浸在音乐的喜悦中。
总代理
昇和影音集团
Richcom Audio Video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