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总结-4.5
更新时间:2025-04-07 00:55 浏览量:3
今天这个电影的名字叫做《这个男人来自地球》。这个片子以前没看过,所以听到老师介绍的时候我马上就有了思考——男主以三十五岁的身体机能状态活了14000岁(140世纪,不朽之身)。别的还没说,我马上就开始在规划我的14000年的生活了。时间跨度相当于:男主从石器时代到了现代化用电脑打字的时代。这个过程中他有不少要去学习的东西,世界变化的也很快。而他并没有拉下时代,一直积极的学习每个时代中所带来的新东西,并能成为哈佛的教授。这样的背景之下也能推测出他有相当不错的经济实力。根据这个条件,我发现我的内心活动在第一时间是想到躺平,直接什么都不干。这很符合我当时在海底捞的工作日常,下班之后啥事都不会去干。要么就是和同事一起耍,要么自己刷视频,或者去打打球——很不上进的处世态度。相比之下,其他一些同学似乎更有生活的样子,他们会去写工作总结,甚至还有练瑜伽的。我当时看到这些休假方式的时候,直接大喊:逆天啊!而在学校,除了正常的学习和运动时间,别的时间我基本上用来看《逝去的武林》和下棋,没有特别多服务于我的目标的行为。
影片中的男主因为需要不断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所以他是必须要跟着世界发展而不断学习的。我觉得我可以模仿这个男主,我平时学日语的时候通常会因为嘴巴绕不过来的问题,把自己恶心到。这是因为自己的积累和大脑以及肌肉对语言风格的适应问题。所以我可以给自己创造多积累的机会,比如平时减少点下棋的时间,留多点时间在日语上;周天听音乐的时间,可以听点日文歌曲。
这个电影有一个挺独特的点,他整个故事的发展都是通过不同人物的对话进行的,基本没有什么别的场景。所以对于每个角色的风格刻画是比较重要的。里面的每个人都是很有文化的,但是他们的性格不一样。
我不太喜欢这个老年卷发女。说实话,欣赏这部电影的时候,每次她一出场,必会带着批判和情绪。而同样的,电影的角色也会对他表现出不满,或稍微劝导。我偶尔也是这样的,我也经常喜欢在自己的脑子里对各种人或者行为进行批判,偶尔上头了就会来上演一场“可汗大点兵”的骚操作。不过,跟别人以这样的形式聊天的时候我会参杂部分玩笑。所以同学可能对我这方面的评价并不明显(可能会当成是我在调侃别人吧),但我感觉本质都是一样的。
很多时候我这些批判性的想法,其实是因为我没有过多的去了解别人。
影片中的男主和黑哥,是有尊重倾听他人的想法的能力的。他们对于别人的观点和质疑的时候都是比较开放的,然后通过别人话语本身去继续对话,而并不是通过对照自身的经验的不同或矛盾所提出价值判断。就事论事是这两个角色的一个优点。尤其是男主,他被现场所有的人质疑他对自己的真实身份的看法。但他也并没有生气,甚至一一解释着别人对他的不解。非常的有尊重。我觉得我应该学习这种为人处事的方式。(没想到该怎么改)
先写这些,别的一些地方我还没有了解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