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音乐剧票务网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市三女中的邬达克建筑变身音乐殿堂,手风琴大师带你“环游世界”!

更新时间:2025-04-05 09:10  浏览量:2

4月4日下午,“世界音乐之旅——手风琴陪你环游世界”专家讲演音乐会在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举办。由邬达克设计的百年建筑景莲堂化身为世界音乐的“东方会客厅”,带市民游客们开启了一场音乐漫游之旅……

当天下午三点,阳光透过彩色玻璃窗洒在地板上,斑驳的光影与悠扬的琴声交织,仿佛时光在此刻凝固。景莲堂,这座由邬达克设计的百年建筑,见证了上海的历史变迁。从宋氏三姐妹到张爱玲,这里曾走出无数风云人物。今天,它又成为了手风琴艺术的舞台。

音乐会在一段介绍这座邬达克建筑的短片中拉开帷幕。短片中,景莲堂的彩色玻璃窗、保存百年的木质座椅、雕花穹顶一一呈现,仿佛带领观众穿越回了昔日的上海。

与大多数乐器相比,手风琴的历史并不算长,从19世纪的欧洲到今天的全球舞台,手风琴以其轻便、易学的特性,成为连接各国文化的纽带。景莲堂内的这场音乐会,正是以手风琴为媒介,带领观众“环游世界”。

第一首曲目是新疆师范大学“天山神韵”手风琴乐团带来的《永恒的石榴花》。这首改编自新疆民歌的作品,以手风琴的音色诠释了石榴花坚韧的寓意。琴声与和声交织,仿佛将新疆的广袤大地搬到了景莲堂的舞台上。

接着,俄罗斯青年演奏家尼基塔·库兹涅佐夫登场,带来了一首充满活力的《巴里尼亚》。这支俄罗斯民间舞曲以手风琴为主角,时而欢快热烈,时而优雅舒缓的节奏,让观众忍不住跟着打拍子。

随后,瑞典青年演奏家列昂尼德·弗洛林·穆拉夫乔夫以一首《培尔金特幻想曲》将观众带入北欧的世界。这首改编自挪威作曲家格里格的经典作品,展现了手风琴在古典音乐领域的无限可能。列昂尼德的演奏技巧娴熟,琴声如北欧的峡湾般深邃而壮美……

西班牙民间音乐的旋律也在景莲堂响起。青年演奏家金城曦以一首《阿斯图里亚斯的传奇》展现了手风琴在演绎古典吉他作品时的独特魅力,仿佛让人置身于西班牙的古老小镇。

意大利手风琴家皮耶罗·阿德拉尼亚则用一首《西西里民谣变奏》展现了手风琴在地中海的浪漫风情。他的演奏充满激情,仿佛让人置身于阳光明媚的意大利海岸。观众沉浸在这浪漫的旋律中,掌声与欢呼声此起彼伏。

紧接着,上海静安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的潘之岳以一首《搭乘A字号列车》,将观众带入了美国的爵士时代。这首由艾灵顿公爵创作的经典作品,通过手风琴的演绎,展现出别样的摇摆风情,让现场气氛更加热烈。

音乐会现场,观众的热情被一次次点燃。来自长宁区的退休教师李阿姨激动地说:“我从小就在市三女中附近长大,女儿以前也在这里读书,看着这座建筑几十年,没想到今天能在这里听到这么精彩的音乐会。手风琴的声音真美,像是在讲一个个故事。”另一位观众王先生是一位手风琴爱好者,他专程从浦东赶来。“这场音乐会让我感受到手风琴的无限可能性,从中国的民族音乐到俄罗斯的民间舞曲,再到意大利的古典旋律和美国的爵士乐,手风琴真的是一种无国界的乐器。”王先生感慨道。

音乐会的最后,瑞典演奏家列昂尼德·弗洛林·穆拉夫乔夫与爱沙尼亚搭档叶夫根尼娅·西罗什合作的《回旋叙事曲》,以两架手风琴的“对话”,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值得一提的是,在每首曲目演奏的间隙,芬兰手风琴演奏家、国际手风琴联盟秘书长基莫·马蒂拉还会上台为观众讲解手风琴的历史与文化背景。他提到,手风琴虽起源于欧洲,但如今已成为全球性的乐器,跨越了地域和文化的界限。他的讲解不仅丰富了观众的音乐知识,也加深了大家对手风琴艺术的理解。

随着最后一个音符落下,景莲堂内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场音乐会不仅是手风琴艺术的盛宴,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从中国到俄罗斯,从北极圈到意大利,从西班牙到美洲,再到欧洲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手风琴的琴声在百年邬达克建筑中回荡,诉说着音乐无国界的永恒魅力。这个春天,手风琴的旅程,才刚刚开始……

部分图片来源于区文化和旅游局

撰稿/摄影:甘力心

编辑:毕扬静

责编:王 博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

喜欢就点个“赞”

欢迎留言评论和“宁宁”互动

再送我一朵“在看”的小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