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音乐剧票务网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网红田姥姥清明祭拜老伴,脸贴墓碑痛哭,网友质疑全家人都在作秀

更新时间:2025-04-04 19:18  浏览量:2

文丨吴先生

田姥姥一个清明节祭扫视频,在短短几小时内引爆全网。

视频中77岁的田姥姥跪在老伴墓前崩溃痛哭的画面,直接戳中了无数人的泪点,但你要说这视频纯粹就是感动人心,那可就太天真了。

网友们的反应简直就是“一分为二”。

一些网友在留言区“想起了自己去世的亲人”,另一边的网友质疑的人火力全开,直接开怼“上坟还拍特写,这不就是流量变现的标准套路吗?”

这矛盾对立的两种声音,就像是在上演一场真情VS作秀的网络大战。

一边是“看哭了,这种思念是装不出来的”,一边是“都拍成MV了还真情呢?”

时代变了,在这个人人都能成为内容创作者的时代,我们的情感表达到底是为了纪念、寄托,还是为了收割流量、博关注呢?

田姥姥一到墓园,那情绪说崩溃就崩溃,跪在老伴墓前哭得那叫一个撕心裂肺。

嘴上念叨着“每晚都偷偷流泪”,手还不停地拍打地面,那架势,看着都让人心里一阵阵发紧。

家人好心过来想扶她起来,这位姥姥倒好,死活不肯走,非说要多陪老伴说说话。

但最绝的是什么?是她的亲人。

人家姥姥哭得肝肠寸断的时候,自己的亲人举着手机拍个不停,还专门对准田姥姥的脸来个特写,仿佛生怕观众看不清她的悲痛欲绝。

更要命的是,视频后面还配了煽情的韩国音乐,这操作,真的是把“蹭流量”二字演绎到了极致。

这视频才发了24个小时,就已经294.9万点赞、67.9万转发了,热度蹭蹭往上窜。

但别以为网友们都是好糊弄的,争议声也跟着来了。

有眼尖的网友发现,田姥姥看上去哭得惨绝人寰,但实际流的眼泪却寥寥无几。

还有人吐槽可心那拍摄手法,说连“墓碑的角度都提前找好了”,这话说得,怎一个精准了得!

翻翻田姥姥一家的光辉历史就会发现,他们靠记录老人家的日常生活,已经在网上囤积了数千万粉丝,商业合作更是接踵而至。

平时拍些田姥姥和家人一起做饭、聊天的温馨日常,收获了不少粉丝的喜爱。

商家看中他们的热度,自然就少不了各种赞助和广告了。

这么一剖析,难怪有网友怀疑这次的“祭拜大戏”不过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流量营销罢了。

说到底,连亲人祭拜逝者这种私密时刻都要拿来吸流量,这家人的“生意经”,可真是做到了极致。

在社交媒体评论区,网友们的观点那叫一个分化。

一边,不少人被田姥姥的眼泪深深打动,认定这就是赤裸裸的真情流露。

有网友留言:

“田姥姥哭得让人感同身受,我仿佛看到了我妈对我爸的那份深情,这绝对是真感情。”

还有伤感的网友坦言:

“经历过失去至亲的痛苦,田姥姥哭成那样,绝对装不出来。”

可另一边的网友可不这么想,他们的质疑声一点也不小。

有人张口就把这事儿跟“小松事件”扯上关系:“这就是跟2024年那个小松一样,靠卖惨博同情。”

小松“当时假装单亲爸爸送外卖,又是照顾孩子又是辛苦工作的,结果后来被发现外卖制服是网购的,孩子都是借来的,全是演的。”

还有网友不忘举例四川“大先哥助农团队”的前车之鉴:“大先哥助农团队编造果农滞销的剧本,雇演员扮贫困农户,骗了消费者400多万呢。”

话说回来,也不是所有人都跟着起哄。

有些理性网友特意翻出了可心之前对田姥爷的陪伴细节,觉得这事儿没那么简单。

可心带老人去实现看草原的心愿,陪着挑选墓地,甚至还定制老房子模型来安慰姥姥,这些事儿要是作秀,那成本也太高了吧?

有粉丝就直言不讳地说:“能长期坚持做这些陪伴老人的事,要是作秀成本也太高了,怎么看也不像是演的。”

两种观点就这么僵持不下,网络世界里的真假难辨,真让人捉摸不透。

流量下的信任危机

田姥姥一家的这场争议,说起来真是现在这个网红亲情信任危机的典型代表。

出现这种信任危机还不是因为现在这个流量至上的时代,真实生活和剧本表演之间那条线早就模糊得看不清了。

网友们心里头其实特别渴望看到那种质朴的情感。

就像田姥姥一家之前那些家长里短、搞笑温馨的日常视频,谁不喜欢看呢?

但一旦碰到生离死别这种重量级话题,大家立马就警惕起来了——这是真情流露还是又在演呢?

从数据上看,那些带“亲情”“怀念”标签的视频,平均播放量比普通内容高出不少,而且这种煽情视频变现能力特别强。

有了这种利益驱使,才让各种虚假营销案例层出不穷。

这种事情多了去了,慢慢地就把公众那点善意消耗殆尽了,也让那些真心实意表达感情的人蒙上了一层阴影。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田姥姥这个祭扫视频引发争议,说实话,一点都不奇怪。

争议中探寻真情

在这人来人往、真假难辨的网络世界里,谁能保证自己一眼就能看穿每一滴眼泪背后的真相?

有些眼泪看着真,其实比演技培训班的毕业作品还假,有些看着像装的,却是憋了一辈子的心酸。

不过话说回来,咱们还是得相信,那些经得起时间洗礼的陪伴与关怀,肯定比那些博眼球的流量闹剧来得更实在。

就像咱们平时对家人的那些关心——生病时端来的一碗热粥,加班后准备的一顿热饭,或者就只是闲来无事的嘘寒问暖。

这些实实在在的行动,可不是靠几分钟的视频作秀能装出来的。

在这个网络喧嚣的时代,我们看待亲情这事,真得用心去感受、去判断,别让那些网络热点,搞乱了咱们对真情实感的认知。

倒不如多花点时间陪陪家人,珍惜那些相处的时光,毕竟,流量可以造假,但真心陪伴可装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