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头会馆》经典与否,还需历史淘洗
更新时间:2009-10-27 16:55 浏览量:287
从新闻的角度讲,北京人艺新推的年度大剧《窝头会馆》,绝对卖点多多:一个有点类似《茶馆》的名字;濮存昕、何冰,宋丹丹、徐帆、杨立新,五个台柱子集体飙戏,堪比话剧版的《建国大业》,足够权威的导演,足够牛的编剧,足够前卫的舞美……自国庆节前首演后,许多媒体已不吝赞美之词,把它与经典话剧《茶馆》比肩。一气儿演了50多场,现在仍然一票难求。
听说,第一次尝试写话剧的作家刘恒给自己的《窝头会馆》是这样打分的:剧本7分,导演8分,演员9分;又听说,北京人艺的老一辈表演艺术家,对这出国庆献礼话剧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但是不是就此可以欢呼一部“经典”诞生呢?依我看,恐怕不宜那么早。那些充分肯定了《窝头会馆》的老艺术家们,其实也中肯地留下一句话:如果想成为经典,还得打磨。
英若诚曾说,话剧传入中国,是怎么站住脚的?怎么发展的?靠的就是有思想,有振聋发聩的思想,有引人深思的语言。
无疑,刘恒的语言很有张力,大杂院,小市民,司空见惯的悲欢离合与喜怒哀乐,也是他一直擅长的,于是地道的、老北京的、还是宣南的、底层妇女吵架的鸡零狗碎的语言在本话剧中俯拾皆是,生动、质朴、原生态,充满了智慧与自我调侃,足够贫,这也是《窝头会馆》赢得满堂彩的保证,可恰恰也是语言使《窝头会馆》离经典很远。因为大多数的观众对这京腔京韵听得一知半解,估计只有看了剧本台词,才能明白舞台上的宋丹丹和徐帆在吵什么。
剧中的演员都是大腕了,看他们在舞台上游刃有余地表演,确是一种享受。何冰演窝头会馆的房东,守着自己的小院和有着童子痨的儿子,靠吃瓦片儿(收房租)、酿私酒和腌咸菜为生;濮存昕呢,他是小院原来的主人、前清举人,一直赖在小院不走,白住了20多年,整天逗蛐蛐儿,揣着明白装糊涂;杨立新演的保长整天催捐税、抓壮丁,算计着街坊们的钱;宋丹丹和徐帆,则是两个互相看不上、见天儿吵架的女人,一个信耶稣,一个拜弥勒佛……可是,明星扎堆儿,也难免让一些追星族不停地窃窃私语,很是影响观众情绪。
刘恒自己曾经打过比方,写电视剧是“瓦匠砌砖头垒墙”,写电影剧本是“木匠打家具”,写话剧是“石匠雕塑像”。我相信,他会把这出戏一遍遍“雕”得更好。
其实媒体与评论界,别那么急着封号“经典”,毕竟,“经典”用滥了,也就掉价了。
《窝头会馆》很快还会开始第二轮的演出。这真是好事儿,演得越多,越有打磨和提高的基础,多听听专家和观众的意见,我们共同期待一部真正的“经典”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