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电难考还是中戏难考
更新时间:2025-03-21 07:42 浏览量:7
在艺术的广袤天地里,北京电影学院与中央戏剧学院,犹如两颗璀璨的明星,熠熠生辉。对于怀揣艺术梦想的莘莘学子而言,这两所院校不仅是知识的殿堂,更是梦想启航的港湾,每年都吸引着数以万计的考生竞相报考。然而,“北电难考还是中戏难考”这个问题,就像一团迷雾,困扰着众多考生和家长。北电,作为中国电影人才的摇篮,培育出张艺谋、陈凯歌等影坛巨匠;中戏,身为中国戏剧影视艺术教育的最高学府,造就了章子怡、巩俐等国际巨星。它们在艺术领域的地位举足轻重,也正因如此,探究二者的报考难度,不仅能为考生提供抉择的参考,更能让我们深入了解中国艺术教育的独特
一、学校概况:底蕴与特色的碰撞
(一)中央戏剧学院
中央戏剧学院,这所被誉为中国戏剧影视艺术教育最高学府的殿堂,发端于1938年在延安成立的鲁迅艺术学院,其历史底蕴深厚,犹如一部波澜壮阔的艺术史诗。历经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北方大学艺术学院、华北大学第三部的传承与发展,后又有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并入,于1950年1月正式更名为中央戏剧学院。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校名,这一殊荣不仅是对学院的高度认可,更赋予了其沉甸甸的责任与使命。学院的历史,见证了中国戏剧影视艺术教育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为中国戏剧影视界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杰出人才,在国内外都享有极高的声誉。
漫步在中央戏剧学院的两个校区,东城校区的古朴与昌平校区的现代交相辉映。东城校区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棉花胡同39号,这里充满了老北京的韵味,胡同里时常能听到学生们的朗诵声和排练的脚步声,仿佛每一块砖石都在诉说着艺术的故事;昌平校区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宏福中路4号,现代化的建筑设施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优质的学习和创作环境。学院总占地面积约25.7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8万平方米,虽面积不算广袤,却“五脏俱全”,处处洋溢着浓厚的艺术氛围。
在专业设置上,中央戏剧学院设有14个系,涵盖11个本科专业,犹如一座艺术的百花园,每一个专业都是一朵独特的花朵。表演系培养出了众多活跃在舞台和荧幕上的明星演员,他们用精湛的演技征服观众;戏剧影视导演系则为戏剧影视行业输送了大量优秀的导演人才,他们用独特的视角和创意,打造出一部部精彩的作品;戏剧影视文学系专注于培养编剧人才,他们用文字为戏剧影视注入灵魂;舞台美术系致力于舞台美术设计,通过灯光、布景、服装等元素,为观众营造出美轮美奂的视觉盛宴。这些专业紧密围绕戏剧影视艺术展开,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北京电影学院
北京电影学院的诞生,源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对电影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1950年,在东北电影制片厂党总支书记陈波儿的积极筹备下,经中宣部、文化部、周恩来总理批准,中央文化部电影局表演艺术研究所正式创立,这便是北京电影学院的前身。此后,学院历经多次更名和改制,1951年改名为中央文化部电影局电影学校,1953年更名为北京电影学校,1956年完成改制并定名为北京电影学院。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北京电影学院始终与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紧密相连,见证并推动着中国电影的崛起与繁荣。
如今的北京电影学院,拥有海淀校区(又称蓟门桥校区)和怀柔校区,宛如两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北京这片文化沃土上。海淀校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4号,这里交通便利,学术氛围浓厚,周边高校林立,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交流机会;怀柔校区位于北京市怀柔区杨宋镇怀柔新城08街区东南部,占地面积广阔,校园环境优美,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一应俱全,为学生的学习和创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学院总占地面积达772亩,建筑面积约34.8万平方米,校园内绿树成荫,建筑风格独特,充满了艺术气息。
作为中国电影人才的摇篮,北京电影学院的专业设置丰富多样,共有16个教学院系,涵盖23个本科专业,宛如一片繁茂的电影艺术森林。表演学院培养出了无数深受观众喜爱的电影明星,他们用独特的表演风格和魅力,在电影荧幕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导演系孕育了众多知名导演,他们以敏锐的艺术洞察力和卓越的执导能力,创作出了许多具有深远影响力的电影作品;摄影系专注于培养优秀的摄影师,他们用镜头捕捉生活的美好瞬间,为电影增添了独特的视觉魅力;动画学院则致力于动画人才的培养,通过创新的教学理念和先进的技术手段,推动了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这些专业涵盖了电影创作的各个环节,从前期策划、剧本创作、导演拍摄到后期制作、发行放映,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电影教育体系,为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着新鲜血液。
二、招生情况: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一)招生人数对比
招生人数是衡量报考难度的重要指标之一。中央戏剧学院2024年本科招生计划4个专业,共计划录取165人,生源覆盖安徽、北京、重庆、福建、广东等23个省市。其中,艺术管理(演出制作)专业招生人数相对较多,计划招收5人;而戏剧学(戏剧史论与批评)专业招生人数较少,计划招收2人。这些招生名额分布在不同专业,每个专业的竞争程度也因此有所差异。
北京电影学院2024年的招生计划同样备受关注,其在全国多个地区投放了招生名额。以北京地区为例,招生总人数为50人,涵盖电影学、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等多个专业。在上海地区,招生总人数为10人。从整体招生规模来看,北京电影学院的招生人数相对较多,但各专业的具体招生名额也不尽相同。例如,电影学(制片与市场方向)专业在北京计划招生10人,而影视技术专业在北京计划招生仅3人。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两所院校的招生人数都相对有限,尤其是一些热门专业,招生名额更是稀缺。这意味着考生们面临着激烈的竞争,每一个名额都显得弥足珍贵。无论是北电还是中戏,想要脱颖而出都绝非易事。
(二)报名人数与录取比例
报名人数与录取比例是直观反映报考难度的关键数据。以2019年为例,中央戏剧学院专业考试共有67946人次(含兼报)报考,比去年增长1万6千余人次,为历年报考人数之最。其中,表演系共有11441人报名,报录比高达229:1。话剧影视表演(双学位班),报录比达到217:1;话剧影视表演(北京班)计划招生25人,报名人数高达10233人(含兼报),报录比为453:1,创历史之最。如此高的报录比,充分展现了中戏表演专业的竞争激烈程度,考生们需要在众多竞争者中崭露头角,才能获得入学资格。
北京电影学院的报考情况同样不容小觑。2024年,北京电影学院总报考总人次近6万,同比增长约31%,也创下了历史新高。其中表演专业报录比约为174:1,也就是说174人争夺1个入学名额。这一数据表明,北电表演专业的竞争也异常激烈,考生们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出色的综合素质,才有机会在众多报考者中脱颖而出。
从历年数据来看,中央戏剧学院和北京电影学院的热门专业,如表演、导演、戏剧影视文学等,报名人数众多,录取比例极低。这不仅反映了这些专业的吸引力,也凸显了考生们面临的巨大挑战。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考生们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还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才能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同时,随着艺考的日益火爆,报考人数逐年增加,竞争压力也在不断增大。无论是北电还是中戏,想要考入这两所顶尖艺术院校,都需要考生们付出巨大的努力。
三、考试内容:不同的选拔侧重
(一)中戏考试内容剖析
中央戏剧学院的考试内容丰富多样,涵盖多个方面,对考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以表演专业为例,考试分为初试、复试和三试。初试时,考生需要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包括报考号、身高、来自哪里等信息。这看似简单的环节,实则考察考生的基本仪态和表达能力,要求声音响亮、吐字清晰。随后的台词环节,考生需朗诵小说、散文或寓言,体裁不限,但内容要健康,文章长度最好控制在三分钟左右。这一环节主要考察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情感传递能力以及对作品的理解和诠释能力。声乐环节,通过对考生音色和音准的了解,考察其是否具备做演员的声音条件。形体环节,考生需跳一段舞蹈,主要考察肢体表现力、身体柔韧程度和协调性。集体小品环节则考验考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演能力。
复试的内容与初试有一定的延续性,但难度有所增加。除了自我介绍、台词、声乐和形体之外,还增加了艺术特长展示和小品环节。艺术特长展示为考生提供了一个展示个人独特才华的平台,进一步丰富了对考生综合素质的考察维度。小品环节则要求考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角色,展现出更加细腻的表演技巧。
三试是对考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检验。台词环节为命题形式,要求考生在规定的情境下进行表演,更加考验考生的应变能力和对台词的驾驭能力。形体环节为综合测试,考察考生在不同情境下的身体表现力和协调性。命题即兴表演环节则要求考生在短时间内根据给定的题目进行创作和表演,对考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表演能力都是极大的挑战。
导演专业的考试同样严格。初试为朗诵自选诗歌、寓言、散文或小说片断一篇,并根据主考教师要求即兴朗诵,同时进行命题表演。这一环节考察考生的文学素养、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复试为作品分析,考生需要观看指定的戏剧影片视频后进行分析,考察其对作品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三试为命题编讲故事,考生需要在规定时间内根据给定的题目编讲一个故事,考察其想象力、创造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此外,导演专业还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文学基础,包括文学概论、剧本创作等方面。同时,导演理论与实践、表演基础、舞台美术等也是导演系艺考的重要内容。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考试重点在于对考生文学创作能力和戏剧影视理论知识的考察。考试内容包括命题写作、戏剧影视作品分析等。命题写作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根据给定的题目或情境进行创作,考察其文字表达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戏剧影视作品分析则要求考生对指定的戏剧或影视作品进行分析,考察其对作品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北电考试内容解读
北京电影学院的考试内容也独具特色,对考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极为重视。以导演系为例,考试分为四试。初试为笔试,主要考察社会、文化、艺术常识。这要求考生具备广泛的知识面,对社会、文化、艺术等领域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复试为面试,考生需要进行自由陈述,展示自己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对导演专业的理解。三试同样为面试,包括美术摄影作品分析、音乐作品分析、故事构思等环节。美术摄影作品分析考察考生的审美能力和对视觉艺术的理解能力;音乐作品分析考察考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对音乐与画面结合的理解能力;故事构思则考察考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四试包括命题创作、创作问题讨论、表演等环节。命题创作要求考生根据给定的题目或情境进行创作,考察其创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创作问题讨论考察考生对导演创作过程中的问题的思考和分析能力;表演环节则要求考生通过表演展示自己的表演能力和对角色的理解能力。
表演学院的考试分为初试、复试和三试。初试时,考生需要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随后进行台词、小品、声乐和形体的考核。台词环节要求考生朗诵自己准备的小说、散文或者寓言,题材最好是关于亲情、爱情或友情,要健康,文章长度控制在三分钟左右。小品环节可能是命题或规定情境,考生需要认真听好老师的要求,表演时从心出发,力求真实、自然。声乐环节考生唱自己准备的一首歌,老师主要考查考生的声音和音准。形体环节考生跳一段自己准备的舞蹈,要注意表情和眼神。复试内容与初试相似,表演题目一般为集体小品,考生需要在集体合作中发挥自己的才能。三试的形体环节,老师会先放段音乐让考生放松,接着做出规定动作,然后让考生跟着学。台词环节要求考生按照评委老师的要求进行发声,注意对发声吐字、气息、节奏等方面的把握。小品环节可能会考察命题小品、规定情境、即兴小品等。此外,三试阶段还有口试和体检。口试一般是简单的聊天,老师会问考生一些常识性的问题。体检则要求考生具备合格的体质,身上不要出现纹身之类的装饰。
摄影系的考试也分为多个阶段。以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为例,初试为视觉测试,主要考察学生对于色彩的感受力以及表达力,也就是看考生有没有审美。复试为综合素质测试,题目涵盖电影常识、摄影知识、时政等等内容,其中文艺常识占比较大。三试为写作测试,主要内容一是看图故事,二是人物小传。四试为面试,在面试考场上,老师会问到摄影基础、电影相关以及考生自身的问题,通过考生的回答来了解其对专业的理解和个人素养。
四、录取标准:文化与专业的平衡
(一)中戏录取标准解析
中央戏剧学院在录取考生时,极为注重文化课成绩与专业成绩的双重考量,致力于选拔出文化素养与艺术才华兼具的优秀人才。不同专业的录取分数线依据生源所在省份的普通类专业本科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进行划定,各专业的录取标准也各有侧重。
以表演专业为例,其录取控制分数线按照生源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艺术类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划定。在录取过程中,专业合格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达到中央戏剧学院录取分数线后,按专业考试排名高择优录取。若专业考试排名并列,则按高考文化课成绩÷生源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本科一批录取控制分数线,所得比值从高到低择优录取。若比值相同,依次比较语文、外语、数学成绩(折算为单科150分制计算)。这一录取标准充分体现了中戏对表演专业考生专业技能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对其文化课成绩提出了一定要求,确保学生具备扎实的文化基础,为日后的艺术创作提供支撑。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的录取控制分数线按照生源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本科一批录取控制分数线的75%划定。该专业注重考生的美术基础和设计能力,在专业考试中,会对考生的素描、色彩、速写、创作设计等方面进行考核。在录取时,同样要求专业合格考生的高考文化课成绩达到相应分数线,按专业考试排名择优录取。这表明中戏希望培养出既具备精湛艺术技能,又有较高文化素养的舞台美术设计人才,使其能够在舞台美术领域中,将艺术与文化完美融合,创作出具有深刻内涵和视觉冲击力的作品。
此外,中央戏剧学院在录取时以考生高考文化课成就为准,不含任何高考加分。这一规定保证了录取的公平性和公正性,让每一位考生都能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凭借自己的真实实力获得入学资格。同时,学院对考生的身体条件也有一定要求,如色盲、色弱者不能报考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这些要求旨在确保学生能够适应专业学习的需要,顺利完成学业。
(二)北电录取标准解读
北京电影学院的录取标准同样综合考量文化成绩与专业测试成绩,且对不同专业有不同的侧重。在文化成绩方面,各专业对考生的高考成绩要求不尽相同。例如,戏剧影视导演专业,专业校考成绩合格的考生,高考文化成绩达到所在省普通本科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对应科类)后,按专业校考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择优录取。这说明该专业在注重考生专业导演能力的同时,也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储备,以便在导演创作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剧本、把握主题、塑造人物形象。
表演专业的录取原则为,专业校考成绩合格的考生,高考文化成绩达到所在省普通本科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对应科类)后,按专业校考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择优录取。在使用该录取原则录取后,若表演专业未完成计划,执行破格录取原则:专业校考成绩合格的考生,高考文化成绩达到所在省普通本科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对应科类)的80%后,按专业校考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择优录取。这体现了北电对表演专业考生专业素质的高度重视,只要考生在专业上有突出表现,即使文化成绩稍低,也有可能获得录取机会。同时,也鼓励考生在文化学习上不要放松,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专业校考成绩合格的考生,高考文化成绩达到所在省普通本科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对应科类)后,按专业校考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择优录取。该专业注重考生的摄影技术和艺术审美能力,在专业考试中,会对考生的视觉测试、综合素质测试、写作测试、面试等环节进行严格考核。在录取时,对文化成绩和专业成绩都有明确要求,旨在选拔出既具备扎实摄影技术,又有独特艺术视角和文化底蕴的专业人才。
北京电影学院在录取时强调专业校考成绩的重要性,多数专业按照专业校考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这体现了学院对考生专业素质和艺术天赋的侧重,希望选拔出在电影艺术领域具有潜力和才华的学生。同时,学院也关注考生的文化成绩,要求考生达到一定的文化分数线,以保证学生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和学习能力,为日后的专业学习和艺术创作奠定坚实基础。
五、就业前景:艺术道路的延伸
(一)中戏毕业生就业方向
中央戏剧学院作为中国戏剧影视艺术教育的最高学府,其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就业方向广泛且多元。在戏剧领域,许多毕业生活跃在各大剧院和剧团,成为话剧舞台上的中坚力量。例如,中戏表演系毕业的演员袁泉,凭借扎实的表演功底和独特的艺术气质,在话剧舞台上塑造了众多经典角色,如《简・爱》中的简・爱、《暗恋桃花源》中的云之凡等。她的表演细腻入微,情感真挚,深受观众喜爱和业内人士的赞誉,多次获得戏剧表演领域的重要奖项。还有刘烨,同样毕业于中戏表演系,他在话剧《琥珀》中的精彩演绎,展现了出色的表演实力,将角色的复杂情感和内心世界诠释得淋漓尽致。这些知名校友的成功,不仅为中戏树立了良好的口碑,也为其他毕业生在戏剧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榜样。
除了戏剧舞台,中戏毕业生在影视行业也占据了一席之地。许多毕业生凭借在学校学到的专业知识和表演技巧,在电影、电视剧中崭露头角。像章子怡,这位从中央戏剧学院走出的国际巨星,以其精湛的演技和独特的东方魅力,在国内外影坛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她主演的电影《卧虎藏龙》《英雄》《一代宗师》等,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多次荣获国际电影节的重要奖项。她的成功,不仅证明了中戏表演教育的卓越品质,也为中戏毕业生在影视行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此外,中戏的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毕业生,在编剧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创作的剧本为戏剧和影视作品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许多优秀作品在舞台和荧幕上呈现,受到观众的喜爱。导演专业的毕业生则凭借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和创作能力,成为戏剧和影视创作的核心力量。舞台美术系的毕业生,通过精美的舞台设计和制作,为戏剧和影视作品增添了独特的视觉魅力。
(二)北电毕业生就业方向
北京电影学院作为中国电影人才的摇篮,其毕业生在电影、电视行业的影响力不容小觑,就业方向紧密围绕影视创作的各个环节。在电影制作领域,北电毕业生可谓人才辈出。导演系毕业的张艺谋,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创新精神,成为中国电影界的领军人物。他的作品如《红高粱》《秋菊打官司》《英雄》等,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多次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推动了中国电影走向世界。陈凯歌同样毕业于北电导演系,他的作品《霸王别姬》被誉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以其宏大的叙事、深刻的主题和精湛的表演,赢得了国内外观众的高度赞誉。这些知名校友的成就,充分展示了北电导演专业的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表演学院的毕业生在影视表演领域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赵薇,这位因出演琼瑶剧《还珠格格》而走红的演员,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她凭借灵动的表演和独特的个人魅力,在影视圈迅速崛起,之后又不断挑战不同类型的角色,展现了出色的表演实力。黄晓明同样毕业于北电表演系,他在影视作品中塑造了许多经典形象,如《大汉天子》中的刘彻、《新上海滩》中的许文强等,深受观众喜爱。他们的成功,不仅为北电表演学院赢得了声誉,也为其他毕业生在影视表演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在电影技术方面,北电摄影系、录音系、美术系等专业的毕业生,为电影的视觉和听觉效果提供了专业保障。摄影系毕业生以其出色的摄影技术和独特的视觉审美,为电影捕捉到了无数精彩的画面。录音系毕业生则通过专业的录音技术和音效设计,为电影营造出了逼真的听觉环境。美术系毕业生凭借精美的场景设计和道具制作,为电影打造了一个个令人难忘的视觉世界。
此外,北电的影视技术专业致力于培养既懂艺术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这些毕业生在电影特效制作、数字媒体技术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了电影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影视营销与推广也成为一个重要的领域。北电的部分毕业生在影视公司、广告公司等从事影视营销、宣传、公关等工作,为电影的推广和传播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