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音乐剧票务网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大兴“繁星戏剧村”:沉浸式追剧还能撸串!这个文创园把年轻人拿捏住了

更新时间:2025-03-19 19:08  浏览量:8

一个只有218个座位的小剧场,每周仅安排4场戏剧演出,就让20家餐厅的营业额同比上涨至少两成……大兴区亦庄镇繁星亦花园剧场,今年元旦亮相后不仅频频登上“戏剧热搜”,还带火了一条餐饮街。

小剧场为何能释放出这么大的能量?探访发现,不论是剧场、餐厅还是整个文创园,都在聚焦“沉浸式”,想方设法为戏剧爱好者、周边居民、上班族营造更好体验。

小剧场带来沉浸互动体验

“哇,演员离我好近!”上周日下午3点,当戏剧《我是余欢水》大幕拉开,首次来到繁星亦花园剧场的王女士,立马发现了这座小剧场的不同之处——舞台和观众席平齐,第一排观众与演员的距离特别近,演员不戴麦克风,全靠嗓音功夫把每句话、每个词传递到剧场的每个角落……

《我是余欢水》剧照。繁星亦花园剧场供图

自今年元旦亮相以来,繁星亦花园剧场已经上演了14场《奋不顾身的爱情》、16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观众约5000人次。“每个剧我都看了3遍!”今年29岁的张丽是戏剧迷,她介绍说,在小剧场看戏,能清楚看见演员抽动的眼角和滚动的喉结,“每次坐不同的位置、看不同的阵容和细节,感受也会不同。”

舞台离观众席非常近。武亦彬摄

小剧场打破观演边界后,演员在演出时会经常走到观众席旁边,带观众一起融入剧情。观众的反应也会带给演员更多新的表演灵感和即兴发挥。比如,在《我是余欢水》这场戏里,饰演“劫匪”的演员拿着棍子走到观众席旁,刚要说台词,正好赶上两位迟到的观众入场,演员眯着眼,抬了抬手里的棍子,“不怀好意”地笑了笑。这一幕,引起全场爆笑。

亦庄镇相关负责人表示,繁星亦花园剧场与传统剧场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沉浸”二字,重构了戏剧观演空间,打破了传统演出中演员和观众之间“你演我看”的单向交流。218个座椅还可以根据不同剧目情节需要随意调整位置,带给观众更多惊喜。

宝藏餐厅收获了“新粉丝”

走出剧场门,拐个弯就到了餐饮街。这条街上总共20家餐厅,包含烧烤、地域特色菜以及知名连锁快餐。据统计,自今年元旦繁星亦花园剧场亮相以来,这些餐厅的营业额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了至少两成。

餐饮街区夜景。亦花园文创园供图

拿着票根到餐饮街就餐的观众,可以享受至少八折优惠。但最吸引人的,还是各家店铺的特色。蔡红莲的餐厅面积不到100平方米,售卖西式简餐,也经营各类酒水,店里有一个大酒柜,摆满了各种洋酒、啤酒,沙发也非常柔软,让顾客们可以“沉浸式放松”。这两天,她正琢磨开个小门,正对着剧场入口。“剧场对餐厅的带动效果太明显了,上周日有演出,我家营业额突破了4000元,我也认识了很多新朋友。”

顾客正在享受欢乐时光。亦花园文创园供图

餐饮街上还有一家经营野山菌、蒸汽石锅鱼的店铺,店长张月说:“去年年底,一听说园区里要开个剧场,我们就感觉机会来了!马上开始重新装修。”除了就餐环境,这家店的经营理念也在革新,这几天,张月把临沧百香果、罗平小黄姜、德宏撇菜根等新鲜食材全都摆到了店门口,让顾客所见即所得,“沉浸式就餐”。

云南特产摆到餐厅门口。亦花园文创园供图

在张月看来,营业额增长的背后,除了剧场引流,还在于餐厅的经营理念迎合了年轻人的消费习惯。数据显示,繁星亦花园剧场的观众中,18岁至35岁占比超过75%,他们“重社交、求新鲜”,小黄姜、撇菜根这类原产云南却在北京不常见的食材,能让餐厅成功收获一批“新粉丝”。

继续培育更多文化创意成果

为什么要引入繁星亦花园剧场?亦花园文创园负责人说,这是为了以戏剧为切入点,进一步激发园区文化创意产业活力,让产业和商业互相借力、相得益彰。

亦花园文创园曾经是一片物流基地。2017年至2019年,亦花园公司投资1.8亿元将其改造为文创园。改造过程中,老建筑并未拆除,而是重新设计、装修,让它们成为创意办公用房、艺术空间、餐厅。小剧场就由物流集散中心蜕变而来。这种改造方法颇受企业经营者认可,因为物流用房挑高很高,非常适合搭建摄影棚、调色棚,建设影视实验室。

小剧场入口。武亦彬摄

目前,亦花园文创园已被认定为北京市小微企业孵化示范基地,入驻企业80多家,其中影视传媒、设计创意公司占比超六成。尽管地处东南五环外,位于大兴、通州、朝阳、经开区交界地带,最近的地铁站也在2公里外,但在剧场亮相之前,园区已经通过各色活动积攒了一定人气儿——举办过艺术演出、摄影展、书画展、雕塑展、读书会等一系列活动,全都跟文化有关。

眼瞅着天气暖和了,文创园已经开始筹备今年夏天的文化艺术节,借着小剧场的流量,吸引更多人领略亦花园文创园“戏剧+美食+音乐”的多元魅力,“我们还要引入数字内容创作、文旅运营方面的企业,形成产业链,增设戏剧酒吧、设计师咖啡等商业空间,进一步带动文旅融合、文化消费,培育更多文化创意成果。”

京南文化新地标的萌芽

国家大剧院、长安大戏院、梅兰芳剧场、德云社……以往,北京剧场资源高度集中于东城、西城、朝阳等核心城区。 东部、南部、西部、北部市民“看戏难”,始终是城市规划者致力破解的课题,而亦庄的繁星戏剧村的悄然崛起,仿佛找到了“破题”的新路径。

小成本、简单道具、周末场……这些举措都在彰显着亦庄和繁星戏剧村的智慧,也凸显了他们的市场化思维。他们正在用戏剧的力量,为城南市民打开了一扇通向艺术世界的大门。

当夜幕降临,繁星·亦花园剧场的灯光亮起,演员的台词与观众的笑声交织成京南最动人的乐章。这里不仅是戏剧的舞台,更是人们情感的共鸣场、文化的孵化器。正如繁星戏剧村创始人所说:“择一事,终一生。”

在亦庄,戏剧的种子已生根发芽,未来必将长成一片星辰璀璨的森林,为京南大地注入无限生机。作为北京艺术中心、台湖演艺小镇、梨园美术馆等的"文化近邻",它们将互为注脚,成为京东、京南的文化新地标。

演出安排

市民可通过大麦、猫眼搜索 “星耀大兴百场演出季”,或在亦花园小程序直接购买。

演出地点

繁星亦花园剧场(北京市大兴区亦庄镇小羊坊东200米亦花园创意产业生态园10栋)

交通指南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亦庄镇东渠路6号亦花园 10号楼“繁星亦花园剧场”。

地铁:乘坐地铁17号线至北神树站,换乘专187路公交直达亦花园。

公交:乘坐公交专187路、440路、820路、986路至梧桐公园,直达亦花园。

自驾:导航软件搜索“繁星亦花园剧场”直达亦花园停车场,1300个停车位充足,停车场内设充电桩、自助洗车等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