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表达方法及作用
更新时间:2025-02-24 22:05 浏览量:1
“表达方式”应当为在用语言、艺术、音乐、行动把思想感情表示出来时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那么,今天小编分享一些小学语文表达方法及作用给大家参考!
1、叙述:
就是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各类文章一般都离不开叙述。通过叙述介绍人物的身世、地位、经历、事迹等;通过叙述介绍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交待事情的前因后果;为论说文提供事实论据,以证明论点。
叙述总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常见的有顺叙、倒叙和插叙三种。
顺叙: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使叙述有头有尾,来龙去脉清清楚楚。
倒叙:先叙述结局或者某个突出的片断,再按照顺序叙述下去。倒叙可以造成悬念,增加文章的生动性,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使文章引人入胜。
插叙:在叙述的过程中,暂时中断一下,插入有关的另一种叙述。插叙可以补充叙述原叙事请的原因、来历,或者追叙人物的身份、性情,或者对某一情节加以解释、说明,使叙述方法生动活泼。 倒叙和插叙要有标志性的语言提示,以区分现时的事情和过去的事情。
叙述有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之别。叙述要交待明白(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线索清楚(使叙述井井有条),剪裁得当(叙述一件事情,不可能也没必要把所有细节都写出来,有助于表现主题的、主要的情节要详写,否则就略写或不写)。
此外,还可以夹叙夹议,一方面叙述一件事情,一方面又对这件事情加以分析、解释或评论,使观点和材料结合得比较紧密。
2、描写:
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的状态、动作,或者景物的性质、特征具体的描绘出来。记叙文常用来再现美丽的自然景色和壮丽的山川风光,展现人物的外貌和内心世界,交待人物活动的自然和社会环境。
描写对象有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场面描写。
人物描写:1)肖像描写,包括身材、容貌、姿态、服饰、仪表、风度、生理特征、声调等的描写,以表现人物个性。
2)对话描写和行为描写,这是记叙文和戏剧中常用的描写,可以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发展故事情节,还可以用人物对话间接地描写人物和景物、描摹人物的语态,这样最能表现人物的个性,最容易把人物写活,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3)心理描写,能直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景物描写:1)风景描写,如游记类以描写大自然美丽的景色为主要目的。主要是指自然风景,如日、月、星、云,高山、大漠、潮汐、雷电等,有时也包括人工景物,如宫殿、寺庙、园林等。
2)风俗描写,指反映某一时代、某一地区、某一民族或社会集团的社会生活所特有的风俗人情、社会风貌、生活方式等的描写。特指作品中有关地区的独特的风俗人情、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描写。
3)场面描写: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动态描写。通过人的活动写出全场的气氛,既有全场的鸟瞰,又有个别人或事的特写。
4) 细节描写:就是对人物或事物的细部描写,最能表现人物的特征或内心。
描写的方法: 1)速写,抓住特征,寥寥几笔勾勒出轮廓,生动地表现人物的鲜明性格和精神风貌。如鲁迅作品常用此法。
2)细描,精细雕刻,似工笔画,增强文章的形象性、生动性和真实性。
3)白描,不设比喻,不尚修饰,文字朴实,抓住特征,自然真切地展现人或事。
4)间接描写,从他人或事物对描写主体的印象、感受、所产生的反应,来表现所要描写主体的特征,也叫侧面描写。写作方法上称为烘托法。
3、抒情:
就是抒发感情。诗歌、散文等常用来渲染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抒情的方式:1)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在叙述描写过程中不借助其他手段,“作者直接抒发感情,以引起读者在思想感情上的共鸣”。
2)间接抒情,就是借助叙述、描写、议论等方式来抒发作者的感情。即“寄情于人、寄情于事、寄情于景、寄情于物等,在叙述、描写的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的感情”。 抒情要真挚、自然、朴实、具体、生动,矫揉造作、无病呻吟、空泛的抒情是不能打动读者的。
4、议论:
就是运用一定的材料,通过一定的论证方法来证明自己的立场、观点和态度。论说文用议论最多,是主要表达方式;记叙文中也常用到,“针对大量生动、典型的记叙材料,发表精辟简赅的评论”,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101教育旗下品牌101智慧课堂依托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基于101智慧课堂,以智慧教学为核心,为学校提供信息化教学整体应用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