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舞蹈在春晚爆火后,湖北立刻拿出了10款机器人
更新时间:2025-02-08
23:18 浏览量:3
1月28日除夕夜,中国造的机器人在春晚上表演了手帕舞,惊艳世界,爆火全球。
![](https://i1.go2yd.com/corpimage.php?docid=0zGl7Uu9&source=vivobrowser&type=webp&url=YD_cnt_160_01g6DrrRtu3J)
这款机器人目前连走路都还走不太稳,和真正的人类相比能力更是差远了,但这些并不妨碍全球被这款机器人给惊艳到。
因为大家看的是相对值而不是绝对值,和美国的机器人技术比起来,这款机器人的技术已经明显达到了碾压级别,那就够了。2月5日,春节假期后的首个工作日,湖北省召开了“新春第一会”,推进全省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在会议开始前,湖北省一口气拿出了10款机器人亮相,全部是湖北省自己研发的,组成了“科技战队”。
![](https://i1.go2yd.com/corpimage.php?docid=0zGl7Uu9&source=vivobrowser&type=webp&url=YD_cnt_160_01g6Drt5rvnw)
这些机器人由“劳动者”、“荆楚”、“神农”、“天问”和“楚宝”五大系列组成,共10款。
“劳动者”系列机器人由华中科技大学的陈学东院士团队,联合武汉格蓝若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开发而成,是为了帮人类完成基础劳动工作而研发的,共三款,双臂强壮有力、能稳定举起百斤重物,小名大壮。去年11月5日,
习总书记来武汉视察的时候曾经看过“劳动者1号”,如今大壮又多了两兄弟。
![](https://i1.go2yd.com/corpimage.php?docid=0zGl7Uu9&source=vivobrowser&type=webp&url=YD_cnt_160_01g6DrvKnIL0)
大壮1~3号不仅有劲,而且灵活,“劳动者”1号登场就拜年,“劳动者”2号表演举杠铃,“劳动者”3号展示直膝行走,迎来满堂喝彩。目前,“劳动者”系列机器人已经在准备“应聘”变电站巡检工作了。
而“荆楚”及“神农”机器人均由华中科技大学丁汉院士团队研发而成,“荆楚”机器人全身超40个自由度,其中头部高达20个自由度,可执行眼、眉、口、脸颊等部位表情动作,皮肤可感应大于1g的重量,灵敏度极高。而丁院士研发的另一款“神农”机器人,则能够在多种复杂的地面,自适应行走,在受到外部推拉扰动情况下仍能保持稳定,运动控制能力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根据华中科技大学机械与工程学院陶波教授的介绍,目前已有不少资本对这两款机器人感兴趣,团队也有计划进行孵化。
而由武汉大学刘胜院士团队研发的“天问”1号和2号机器人,已经掌握了走、跑、跳等技能,在会议现场边向观众挥手致意边自我介绍。“天问”机器人有38个自由度,其“灵巧手”的自由度就高达7个,能如人手般抓握和操作物品。目前,天问灵巧手作为一个独立的配件,已经开始了小批量量产。
“楚宝”系列机器人则由北京理工大学的黄强教授研发而成,去年9月其团队南下武汉,创办了武汉光谷华汇科技有限公司,把机器人作为创业方向,准备把自己的科研成果进行市场化。
![](https://i1.go2yd.com/corpimage.php?docid=0zGl7Uu9&source=vivobrowser&type=webp&url=YD_cnt_160_01g6Drx8A1R0)
“楚宝”系列机器人已经熟练掌握了“走、跑、跳、摔、爬”多模式运动,楚宝1号演示了平稳行走、前后奔跑,楚宝2号被人推倒后可以立刻爬起,楚宝3号则踩着“风火轮”快速入场,行进时可以下蹲。目前“楚宝”系列机器人已经开始着手应聘特种作业工作,如消防救援、区域巡逻、公共安全等。
3位院士,1位准院士,共同打造了湖北省5个系列共10款机器人。湖北省的“新春第一会”之所以选用机器人来亮相,很明显是因为机器人在今年的春晚大火了,所以用机器人来亮相最为合适。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春节假期刚过就能拿出10款机器人,说明这些机器人是早就研发好的,假期后打声招呼就可以拉过来亮相。研发出了这么多款不同类型不同方向的机器人,看起来湖北省是个机器人大省啊,怎么这么巧就碰到了今年机器人在春晚爆火呢?这不是巧合,而是必然,因为湖北省这几年出的科研成果太多了,遍布大量领域,可远不止机器人一个,如果是其他领域的科技产品在春晚火了,那湖北也能拿得出来对应的东西。之所以搞出了那么多科技产品,是因为湖北省有着全国最多的高校,武汉市1370万人,但有着100多万大学生。
建设“71020”高校学科创新体系,将其作为全域科技创新转化体系的龙头牵引,是被湖北省委明确列为发展湖北经济的七大战略之一的。在这个基础上,还不急于求成,按照“一年开新局、五年大变化、十年结硕果”的步骤逐步推进,最终才结出了如今的累累果实。这个战略简单的说就是产学研一体化的进阶版,打算利用湖北高校多教授多的优势,把教授的科研方向引导至高科技创新,有些科研成果不仅可以写论文,还可以落地市场化。
之所以说是 “进阶”,是因为湖北政府很重视,给的战略高度很高。因为高校也算是体制内,所以政府是否重视是影响很大的,毕竟科研资金是有限的,重视的和不重视的立项难度是不一样的,评价成果的权重等级也是不一样的,这都会影响到最终的产出。长期引导,长期积累,最终让湖北的高校研发出了大量的高科技。
除机器人之外,简单列一下湖北高校这几年研发出了哪些高科技。华中农业大学研发出了基因编辑育种技术,开发出了开发高效基因编辑工具,显著缩短育种周期。并利用CRISPR-Cas9技术培育出抗病、高产的转基因作物(如水稻、小麦),不仅增强了我国的粮食安全,并且已经实现了市场化运作。
![](https://i1.go2yd.com/corpimage.php?docid=0zGl7Uu9&source=vivobrowser&type=webp&url=YD_cnt_160_01g6DryVy7IX)
武汉理工大学研发出了高性能锂电池材料,开发出了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的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目前已经和宁德时代等企业合作,实现技术产业化。
![](https://i1.go2yd.com/corpimage.php?docid=0zGl7Uu9&source=vivobrowser&type=webp&url=YD_cnt_160_01g6Ds0khlo2)
武汉大学研发的智能驾驶系统,开发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多模态感知系统,提升自动驾驶安全性,不仅发布了多篇重量级论文,更是已经与东风汽车展开了技术合作,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
![](https://i1.go2yd.com/corpimage.php?docid=0zGl7Uu9&source=vivobrowser&type=webp&url=YD_cnt_160_01g6Ds3PAtNi)
武汉大学研发的先进卫星遥感技术,大幅提高了中国卫星的分辨率,实现全球环境监测。并开发了智能遥感数据处理平台,提升了分析效率。
![](https://i1.go2yd.com/corpimage.php?docid=0zGl7Uu9&source=vivobrowser&type=webp&url=YD_cnt_160_01g6Ds543DvQ)
这些都只是随手一搜,还都是近期的。实际取得的优秀成果,至少几十倍与此。而根据科研的自然规律,10个优秀成果后面有至少100个普通成果,100个普通成果的后面至少有1000个失败成果。而能引领中国前进,惊艳所有人的顶尖成果,至少要出10个优秀成果才有可能出1个。这个道理和创业是一样的,顶级公司到大公司到中型公司到小公司到微型公司,基本每一级也是10倍比例。你想孵化出一个顶级公司,有且仅有的唯一办法就是慢慢孵化出1万个刚创业的微型公司,没有其他捷径可以走。
只要坚持不懈,最后一定可以孵化出大公司,以及顶级公司。高校的科研也是一样的道理,而在这个孵化的过程中,即便是那些失败成果和普通成果也并非没有意义,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对参与的学生进行大量培训,让他们直接接触和熟悉了最先进的科研方向,更迅速的成为了国家需要的人才。
这就是湖北省为了振兴经济提出的七大战略之一,而且打算长期执行,以“十年结硕果”的心态去推进落实这件事。所以在机器人舞蹈爆火春晚后,湖北省才能立刻拿出10款先进机器人出来展示,这真的不是偶然和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