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音乐剧票务网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追忆著名导演陈福黔:电视剧处女作完成于家乡重庆,去世前还在客串《傻儿师长》

更新时间:2025-02-08 22:45  浏览量:3

2月7日,著名导演陈福黔在成都病逝,享年81岁。作为川渝文艺界前辈名家,陈福黔生于贵阳,长在重庆,15岁考入峨影厂演员班,1978年考入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毕业后分配回到四川人艺。在排演话剧的同时,他还执导过《觅路》《密码没有泄露》《杨闇公》《王保长新传》等多部电视剧,为观众留下了难忘记忆。

陈福黔。受访者供图

早在2017年,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因采访与陈福黔导演结缘。73岁的他思维敏捷,开朗健谈。在既定主题之外,他还饶有兴致地聊起了自己15岁以前在重庆的成长,“虽然我生在贵阳,定居成都,但重庆才是我的家乡。”他说,重庆也是自己电视剧导演事业的起点,处女作《觅路》就是在重庆拍摄完成的。

当年,记者正在筹备重庆文化名人系列口述访谈,老先生爽快地答应了采访邀请。“我和我们家的故事很有意思,值得你写写。”然而后续由于种种原因,访谈终未完成。如今斯人已去,留下了永远的怀念与遗憾。

走上文艺之路纯属偶然

“我名字里有黔字,是因为出生在贵州贵阳。我们家的孩子还有叫福渝、福蓉的,他们就生在重庆和成都。”那次采访是电话进行的,电波那头,陈福黔一口普通话,不但字正腔圆,而且音色醇美,中气十足。一位长居川渝地区的七旬翁竟有一口播音腔?记者有些惊讶。他则笑着解释,这是自己几十年搞话剧工作形成的习惯。

20世纪60年代,陈福黔(后排右二)与父母、兄弟姊妹摄于重庆。受访者供图

陈福黔的父亲是一位军官。1944年,他在父亲行军途中出生,又在襁褓中辗转到了重庆。1949年新中国成立,他的父亲随部队起义迎接光明;他的大伯父陈筹曾担任过重庆市副市长等职。

“应该说,我小时候家庭条件是比较优越的。”他回忆,小时候在红球坝、七星岗、化龙桥等地居住,曾就读于巴蜀幼儿园、人民小学、重庆二中,“我学习成绩不错,当时一心想要考重点高中,再考大学。”哪怕家中弟弟、姐姐相继考入重庆杂技团、重庆歌舞团从艺,他也没想过,文艺会跟自己会发生关系,并相伴了一生。

快满15岁时,转折来了。“有一天,我正在上课,发现有人从门缝盯着我看。后来才知道他是峨眉电影厂人事科科长,来重庆招生,他知道我姐姐和弟弟都在学艺术,认为我也有天分,想招我去当演员。”陈福黔说,那个年代,电影是个新生事物,虽然自己也憧憬过当演员,但还是犹豫,“父亲让我自己决定,我就想试试看。考试那天,我表演了诗朗诵,还翻了个跟斗,说了段原创相声,嘿!没想到,稀里糊涂就被录取了。”

1959年,他离开重庆到成都报到,因故被分派到四川省戏剧学校学戏剧表演,正式走上了艺术之路。

在重庆完成电视剧处女作

今天我们说起陈福黔,更多会记得他是一位具有川渝辨识度的著名导演,其实,他也是一位资深演员。“我去四川戏校之前只看过一部话剧,没啥概念,但在学校一接触声台形表就有兴趣,学起来很有劲,得到了老师们的肯定。”1963年,陈福黔毕业分配到四川人艺演员队,成为骨干;1976年,能力出众的他被提拔为导演助理,同时负责舞台监督等;1978年,中戏到成都招生,他被四川人艺推荐报考,凭借实力考取了中戏导演系。

“求学中戏让我眼界大开,也打开了我的创作思路。”毕业回到成都,陈福黔被委以重任,担任四川人艺进京重点剧目四幕喜剧《赵钱孙李》的执行导演。“《赵钱孙李》是我执导的话剧处女作,它又给我带来了执导电视剧处女作的机会,就是在重庆拍的《觅路》。”他说。

陈福黔电视剧处女作《觅路》剧照。受访者供图

《赵钱孙李》的成功引起了重庆电视台对陈福黔的注意。“1982年,重庆台要拍一部反映青年工人寻觅成长之路的电视剧《觅路》,他们想到了我。我虽没经验,但很愿意接受挑战,而且,拍摄地就在家乡重庆。”

“《觅路》就两集共90分钟,但我们硬是像拍电影一样,对光影运用的要求相当严格,拍了九个月。”虽然因年代久远,《觅路》的视频资料已很难寻找,但陈福黔却记得很清楚,“我们在朝天门、南山文峰塔、鹅岭公园、枇杷山、观音岩、北碚、南温泉等地取景,这部剧实际上也是较早且较为全面展示重庆市容的电视剧。”

在剧组里,陈福黔是导演,也是编剧之一,但九个月下来,“我的全部报酬就72元5毛钱。剧中主演许亚军,是我从北京中国儿艺借调来的中戏学弟,他也没从剧组拿到一分钱,而是在原单位领取几十块的月工资。”

去世前还在客串《傻儿师长》

陈福黔感慨,拍摄《觅路》时有机会调回家乡工作,可惜最终没能实现,“但几十年来,重庆一直是我深深的牵挂,我的父母和兄弟姊妹生活在这里,我也执导过许多与重庆有关的作品,话剧、影视剧都有。”

1985年抗日战争胜利四十周年之际,四川人艺复排郭沫若名剧《棠棣之花》参加重庆雾季艺术节展演,导演正是陈福黔。“《棠棣之花》是1941年在重庆抗建堂首演的,我们的复排是向经典致敬,演出反响很好。”

1986年推出的电视剧《杨闇公》,则是陈福黔向家乡革命先烈致敬之作,几十年后谈起依然自豪无比,“它不但荣获当年省政府给电视连续剧颁发的唯一一个一等奖,而且创下了中国电视剧的多个首次,比如重庆主要领导出任该剧总监制、监制,首映看片会在人民大会堂四川厅举行,《新闻联播》播出看片会新闻,等等。”

邓婕在《潇潇石窟情》中。剧照截图

1993年,他为大足“量身定制”了电视剧《潇潇石窟情》,主演是重庆老乡邓婕。“我跟邓婕一样,都是从重庆去成都发展的老乡,我们的合作始于1984年,四川台的电视剧《密码没有泄露》,她是女一号,男一号则是张国立。”陈福黔回忆,当时邓婕正参加《红楼梦》海选,是王熙凤候选者之一,优势不明显。导演组还在犹豫时,《密码没有泄漏》要在央视黄金时段播出,邓婕马上告诉了央视台长阮若琳和总导演王扶林,“第二天,邓婕激动地给我打电话感谢,她说阮若琳、王扶林看了剧夸她会演戏,王熙凤也定下了她。邓婕真是有情有义的重庆妹子,《红楼梦》让她大红大紫,但我请她回大足拍戏,她不问片酬,立即赶回来支持。”

2024年底陈福黔(右一)与弟弟陈福章客串《傻儿师长》的乡绅扮相。受访者供图

“其实,哥哥在去世前一个月,还在忙着一部跟重庆有关的电视剧。”2月8日,在赶去成都吊唁前,陈福黔弟弟陈福章告诉记者,去年12月,陈福黔女儿担任导演重拍的川渝喜剧经典《傻儿师长》系列电视剧在重庆开机,80岁高龄的他不顾年迈体弱,欣然与李伯清、沈伐等老朋友合作,客串剧中的乡绅角色。“前段时间他忽然病重,我去成都守了他七八天,他念念不忘的,还是这部尚未完成的作品。”

在陈福章发来的剧照中,陈福黔看上去气色尚可,“实际上五年前他动过癌症手术,但只要想到还能为川渝电视事业做点事,他就高兴得很。当然,他最高兴的事,还是女儿接过了他的担子,他的事业,后继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