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质值一万么?用上金箔的日本传奇监听耳机T3-01十年纪念版探究
更新时间:2025-02-05 13:50 浏览量:1
2024年12月,来自日本音乐产业基地(群马县高崎市)的专业类耳机品牌TAGO STUDIO,推出了自家经典封闭式监听头戴耳机T3-01的品牌十周年纪念版,T3-01 ANV,售价人民币一万元出头,是标准版价格的三倍多。
而之所以能“上万”,也是有除“纪念”噱头之外的客观原因的:包括日本中村染工厂制作的手布、石川县金泽市的金箔、群马县高档线材品牌BRISE AUDIO的升级线以及群马县“桐匠根津”制作的桐木包装箱这些。
这耳机,光是升级线和金箔估计就四五千了。
那音质“上万”了么?
额,初听我是皱眉和吐槽的。不过,随着前端的升级和与各类耳机的对比,我越发意识到它在封闭式头戴耳机赛道上的强悍,当然,也不愧为录音棚出品。
而随着新版的到来,在售的T3-01也就有了如上所示的三个版本。
由左至右,它们分别是初代标准版(3000元+)、威士忌酒桶限量版(4800元+)和10周年纪念版。都挺好推。
我多年前写过标准版,总体印象不错。隔音很好,音色自然、硬朗、饱满、中性,空间感也可以,此外还有着清新脱俗的颜,鉴于这些优点,它在中日两国都有着不低的销量。
那售价上万的这个版本值得烧友花钱么?音质比另两个版本如何?对比封闭式头戴索尼MDR-Z1R和开放式森海HD400PRO又如何?
文末揭晓……
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木制包装箱,很有新鲜感。
箱子制作精细,还有从下方某个角落延伸出来的绳子在表面做了个礼物感的打结。
包装箱内部设有两层,上层是一个黑色纸盒和被布包裹的耳机,下方是说明书和BRISE AUDIO升级线。
这个布展开后是个尺寸很大的长方形,上方印有白色的耳机图案,下方是TAGO STUDIO品牌名。布料粗看有些像浙江乌镇的蓝印花布,但实际触感相对柔软许多,据悉它也被用于日本高僧的服饰。
耳机本体。
基本造型和T3-01标准版完全一致,不同的只是木壳表面的工艺,周年纪念版铺垫了一层金箔,另外好像还有一些银箔衬底,最外层貌似涂有清漆。如此一来,木、金、银三种材料在光滑的漆面下彼此融合,大大增强了审美的层次感,尽显典雅气质。
事实上,推出时间更早的日本FOSTEX TH900系列也有用到类似的工艺,但它那个铺的是“银箔”,没有T3-01 ANV大面积的“金箔”豪气。上图是说明书中展示的金箔加工过程瞬间。
周年纪念版给了两条耳机线,一条是T3-01标准版配备的3.5+6.35插头的“普通”线(如上)
另一条是BRISE AUDIO的升级线。
其零售版本约3500元人民币(如上)。
官方描述“声音精致,具有中性的平衡感,继承了Brise Audio品牌特征的高信息量、分辨率和广泛的适用性。无论音源如何,它的声音质量都是为广泛的享受而设计的。”
我听T3-01 ANV很久,也拿着这条升级线插了其他头戴耳机找感觉,最终认为标配的“普通”线只是不那么凸显动态,实际它的自然度和清晰度却都很好,也相对更耐听。
至于“升级线”,它最明显的素质提升在于对“密度”、“动态”和“体积感的增强”这三方面。
而音色的提升,主要在于“厚度”和“润泽感”这两方面。
我也拿这条“升级线”搭配了下开放式头戴耳机SIVGA雁,粗略感受了下,感觉是有一个整体性的丰满度提升。暖意和润泽度也有些许增加,人声感情相对“雁”的原线浓郁了不少。
耳机细节展示:
金属材料的头梁上方
侧面的滑轨和头带内侧的透气材料
滑轨内侧位置,日本制造和制造工厂TOKUMI的标记,和标准版一样。
另一侧的标注也和标准版一样
耳垫由干爽粗涩的绒布和柔韧光滑的皮面两种材料共同组成,佩戴时的触感、舒适度、稳定性、隔音性与标准版一样,令我满意。
因漆面的缘故,耳罩触感实际是非常光滑的,甚至在某些光照角度下,还会有一点“镜面”效果,非常精美。
对比之下,标准版就太质朴了,而且它那种光滑,也只是简单的打磨光滑。
金箔与银箔在耳罩侧面的过渡也是很美的。
下面是声音:
初听:我擦,这tm一万元的耳机?失望。
后来,通过对比,和与各种更好的解码耳放搭配,逐步理解和意识到了它的强大。
先说相似之处,T3-01周年纪念版和基本版、酒桶限量版一样,也有着“自然”的音色,进一步说,就是没有哪个频段很亏空或是特茂盛的情况。其低频合理而汹涌,中频饱满呈现,高频明晰却又有着自然的能量衰减。
由于非常自然,这也让它难以给出一耳朵的惊喜。不过,就这种“自然的呈现”,在遇到录音优良的音乐文件时,所给出的音乐味和录音层面的层次感,却也是绝大多数常规HIFI头戴耳机所难给到你的。
TAGO T3-01 ANV之所以如此(不凸显素质),还是因为它的出品方是一家音乐录音棚所致。其调音的核心是对录音的极尽还原,意味着各个频率都是“老老实实”的,不能听着很“毒”,更不能“过量”。
故以此为标准,想让耳朵感知传统烧友所追求的那种厚猛霸气、纤毫毕现或是极尽宽广,就不太可能了。
具体的对比:
先说易推性,同音乐,同音量下,标准版和酒桶限量版好像都比它更好推一点,周年纪念版相对的响度偏低一些。
音色音质方面,标准版相对最糊,事实上,即便不对比,单独聆听标准版,它的瞬态、高频延展和全频域的分离度也是不够理想的。当然,这也跟我这近半年听了越来越多新耳机,耳朵变得越来越挑剔有关。
标准版真正好的是厚实度和比较理想的三频分布。
关于酒桶限量版,我是第一次听,没想到这么符合我口味。首先,它的低音下潜和量感略微不如基本版,下盘气势略微受损一点,但是低频回弹的质感却非常好,另外中高频亮度和全频线条的平滑感、柔和感也有着比标准版强不少的表现,这些特征让它真正有些HIRES的味道,比如听一些激烈复杂的音乐时,它那窜出来的高音,一片片平滑蔓延,真是相当好听。
酒桶限量版在柔和感、空间感和解析力的表现上,我认为全都好于标准版。甚至,封闭式设计的它比起开放式的索尼MDR-MV1也要好不少,后者低频偏多,下盘略糊,影响空间感的扩展。
而以封闭式形态实现如此自然、清晰、饱满的音质,也让我感觉很不可思议。可惜它是限量版。随时都有卖完的可能。
原线下:声音的凝聚性和三频能量的分布比标准版和酒桶限量版都要更好,像是另两个版本声音精华的提纯。
更高的凝聚性,意味着声音的能量无丝毫分散,也意味着对焦精确,轮廓和质感呈现更鲜明,进一步意味着结像的清晰和高密度。
而更均衡的三频,意味着全频域都有着充沛的能量和合理的衰减,低频可以很迅猛,中频可以非常结实而凝练,高频既有“轻盈”的泛音,又有饱满的核心能量。
听完周年纪念版,再听酒桶限量版,会察觉后者的密度和低频能量略有欠缺,同时还会察觉它的三频能量有些偏上盘,相对不够均衡;再听标准版,会察觉后者的低频量感偏多,且中频和低频还有着彼此纠缠的情况,另外,高频泛音量感也相对欠缺。
嗯。
这就是日本知名录音棚TAGO STUDIO出品的最理想的封闭式监听耳机,当你以为它前几年推出的标准版很均衡时,对比新的周年纪念版,就会发现,标准版竟然不够“标准”,它不够均衡,也不够清晰。
而当你以为酒桶限量版好像很高级,能极尽清晰、舒展的表达音乐时,新的周年纪念版又会让你明白,真正的均衡是可以让全频段都有丰满度的。
φ4.4mm插头的BRISE AUDIO升级线下:
周年纪念版的声音密度近乎翻倍、动态骤增、细节形态体积适度加大,音色相对原线更凌厉和厚实,偶尔会有些“紧绷”感,声场的横向舒展性有被适度收缩。它就像个解码耳放一样,提升了乐感和素质层面的爆发力。
唯一的遗憾,作为一款符合音响工程师和录音师理想的封闭式监听耳机,它并无刻意的为大编制音乐做音染性微调,所以你可能不太容易从它身上听出一耳朵震撼的那种横向声场。
但是,受益于更高的均衡性和凝聚力,它在面临复杂编曲的音乐时,仍能表现的游刃有余。
总之,以我个人喜好,周年纪念版和酒桶限量版都很值得入。
如果你非常在乎“声音的自然”和“听音的私密性”,那这两款我是非常推荐!
(对比金宝线加持的封闭式头戴耳机索尼MDR-Z1R,Brise audio升级线加持的T3-01 ANV在密度和动态层面,与之同一水平,但亮度和高音自然度比索尼这个更好;韵味层面,MDR-Z1R比较注重低音的宽松厚重和声场的适度性宽广,人声略微拉远,而这是注重自然的T3-01周年纪念版不太具备的,两者在这里有调音审美上的差异)
(对比森海HD400PRO,T3-01 ANV密度、动态都有胜出,细节结像更扎实,但HD400PRO有着更宽大的声场,类似远景呈像的听感,相对不易察觉细节的质感,但更容易俯瞰到大编制的全貌。音色方面,T3-01 ANV饱满、清晰、坚实,难以察觉某些频率的夸张;森海HD400 PRO极低频和高频相对不够自然,略有突兀感,听着宽松,细腻,清晰)
(对比售价六千多的德国极致signature master封闭式监听,T3-01纪念版的音色更自然,低频饱满度和冲击性更好,高频也更平滑,整体更耐听,佩戴更优秀;极致的音色偏冷,线条偏锐,密度很大,乐感比较缺失,耳罩设计有些问题,勒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