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丨传统文化收获年轻粉丝,合肥徽园景区民俗文化喜闹新春
更新时间:2025-02-04 18:40 浏览量:1
大皖新闻讯 2025年春节,是“春节”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的首个新春佳节。为此,合肥官宣多项策划活动,从吹糖人、扎染、拓印,到民乐演奏、戏曲专场、国风舞蹈……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把这浓郁火爆的年味拉成“满格”,也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
2月4日,记者从合肥徽园景区了解到,该景区举办新年乐游荟活动,春节期间(除夕至初七)客流量6.8万人次,通过传统文化与现代体验的融合,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打卡”参与。
民俗文化收获年轻粉丝
民乐演奏奏响悠扬旋律、国风舞蹈翩翩起舞、民俗文化喜闹新春……合肥徽园作为展示合肥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在春节期间精心策划了新年乐游荟活动。“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合肥的历史文化,感受传统节日的魅力。”徽园相关负责人说道。
走进徽园,映入眼帘的是各种精美的民俗表演。舞龙舞狮队伍穿梭在园区,他们身着鲜艳的服饰,伴随着激昂的锣鼓声,为游客们带来了一场视觉和听觉的盛宴。
记者注意到,园区内欣赏民俗表演,感受民俗文化的年轻人很多,“过年嘛,还是要带孩子欣赏下这些传统的表演,感觉特别有年味。”一位90后带着孩子前来游玩的家长兴奋地说道。
除了民俗表演,徽园还设置了多个传统技艺展示区。在该景区“年味市集”,吹糖人、扎染、拓印等传统技艺摊位前人头攒动,匠人们现场展示传统手艺,吸引众多年轻游客及市民驻足体验。
“爷爷刚讲起了他小时候过年的故事,我自己动手尝试后,就明白老手艺的珍贵。”市民小黄同学在吹糖人摊位前兴奋分享。传统文化与亲情的交融,让年轻一代在互动中触摸文化记忆,也让传统技艺焕发新生。
25岁的市民张琦,在年味市集购买了窗花、年画,以及手写春联、传统刺绣等新春饰品,想给家里烘托出浓浓的年味。
创新形式吸引年轻游客围观
夜幕降临,徽园内乐声激扬,灯光骤亮,一场徽风皖韵激光光影秀和序起华章春节版灯光秀展现在眼前。春节期间,每晚展演的融合现代光影技术与徽派建筑元素的灯光秀吸引了上万名市民游客拍照留念。
除了灯光秀,在徽园,民乐演奏、经典歌曲、戏曲专场、国风及纱球舞蹈在这个春节轮番登场。
舞台上,熟悉的歌曲和戏曲响起,戏曲如庐剧《借罗衣》《十八里相送》、黄梅戏女驸马选段《洞房》、黄梅戏牛郎织女选段《果然喜从天上降》等,歌曲如《好日子》《我和我的祖国》《我爱你中国》等,悠扬入耳。
舞台下,围观游客里三层外三层,除了银发乐迷轻声跟唱,很多年轻游客举起手机记录精彩瞬间。“带孩子来看戏听曲,想让他感受家乡文化的魅力。”市民李女士说道。曲乐舞蹈与观众的情感共鸣,正是文化自信的生动诠释。
据悉,春节期间,徽园设置徽派戏曲、老歌串烧、古乐演奏、国风舞蹈、福老爷npc巡游互动共40余场;黄梅戏、庐剧经典选段演出累计20余场。创新的艺术表达让徽园“活”起来,大批游客前来“打卡尝鲜”。春节期间(除夕至初七)徽园客流量6.8万人次,高峰客流1.5万人次/天。
除了徽园,这个春节,合肥市通过产业协同融合,把各式娱乐项目集中在一起,赋予传统文化以别样趣味,不仅吸引年轻人主动参与,也让中老年群体也可以感受新时代文化变迁与发展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