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音乐剧票务网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随笔0089】刀郎音乐,贵在其个性鲜明的“辨识度”

更新时间:2025-01-27 06:43  浏览量:1

始于歌曲、忠于人品

〔摘要〕刀郎创作的音乐和歌曲,如同一匹锦缎:自身独特的磁性声线,是其高辨识度的“底色”;博大精深的歌词创作,是其高辨识度的“质感”;博采众长的曲调组合,是其高辨识度的“纹理”;以情感人的演唱风格,是其高辨识度的“脉络”;耳目一新的舞台布局,是其高辨识度的“品相”;跌宕起伏的人生磨砺,是其高辨识度的“加持”。

2025年1月23日,人民日报刋文《从“刀郎热”谈起》,文中开篇谈到:刀郎的音乐,几乎成为一种“传奇”。带着鲜明的艺术个性,又抓住了广泛而真挚的情感共性,成就了刀郎的音乐辨识度。

“辨识度”,是所有艺术创造和艺术形式的生命力所在。对歌者而言,其辨识度分音色本身的辨识度和歌曲处理方式的辨识度。而刀郎的辨识度,直白地说就是八个字:个性鲜明,与众不同。如若把刀郎所创作的音乐比作一匹锦缎,它具有以下六个鲜明特色。

2002年的一场雪,也变成2024年的流金岁月

刀郎以《2002年的第一场雪》火遍了大江南北,创下了270多万张唱片的销售记录。笔者第一次听这首歌,就被刀郎那沙哑中带着既清亮又粗粝、极富磁力和感染力的嗓音所吸引,难以忘怀。这便是“天赋”,他人模仿不来的(当时只是对那八楼的公共汽车有所迷惑,车怎么上八楼了?后来才知八楼是一个停车点的名字)。

火遍大江南北的“一场雪”

但遗憾的是,似乎陡然间就不见其人、难觅其声了。后来才知道,原来由于受那帮所谓主流派的排挤和打压,他在2012年举办了“谢谢你”巡回演唱会,把自己演唱会的收入全都捐出后,就挥别了粉丝、选择隐退沉寂、消失出娱乐圈了。

此后,大家以为刀郎是不是彻底“封刀”了,不曾想他却是偷愉躲起、“磨刀"去了。直到2023年,沉寂了十年已52岁的刀郎,又带着《山歌寥哉》回到了公众的视野,并且“十年磨一剑”,一剑封神。

隐退不是“封刀”,而是“磨刀"去了

概括地说,刀郎的词创包含文、史、哲、天文、地理及人的思维和精神层面。看那乌鲁木齐的雪景、喀什喀尔的胡杨、《聊斋志异》的故事、复杂幽微的人生况味,都能在他的歌中找到踪影。有些所谓的“主流派”,可能连看也看不懂,就连北大顶流的文学教授都大加赞赏。相之于那些“扔泥巴”“砌小楼”“又臊又痒”等陈词滥调,只能算是笑料。

试想,一个初中毕业生,能有多少知识储备?靠的必然是坚韧不拔、卧薪尝胆的苦读和研学。

在苏州体验生活整整三年

而研读的道路上,必然是坑坑洼洼、荆棘遍布。这从《弹词话本》这张专辑的市场反响便可见一斑:2020年,刀郎出了这张新专辑,它是从苏州评弹昆曲当中提取了样本。为了制作这张专辑,刀郎在苏州生活了整整3年,每天坚持练10个小时的琵琶。这张凝聚着刀郎无数心血的专辑推出后,却像是珍珠掉进淤泥里,没有反应便迅速沉没了。

但是刀郎没有放弃对音乐孜孜不断的追求,所有反响在《山歌寥哉》中得到集中爆发,后来,仅其中的那首《罗刹海市》播放量都达近千亿。

人民艺术家

刀郎的歌,总是那么朗朗上口,或高亢,或舒缓,老幼咸宜。他是真正的“人民艺术家”,现今在华语乐坛上,集作词、作曲、演唱于一身者,可谓凤毛麟角。

这其中的内在逻辑,除了悟性和天分,还应是勤奋和付出。以《山欢寥哉》这张专辑为例,里边11首歌曲分别采用了广西山歌调、靠山调、时调、闹五更调、没奈何调、栽秧号子、绣荷包调、河北吹歌、道情调、银纽丝调、说书调共11种曲调。不踏下身子,精心研读,非但用不好,恐怕也不知道民族音乐宝库中还有这么多的“宝贝”,更谈不到用的好了。

请看刀郎在《山欢寥哉》简介里的精彩论述:“纵观中国传统音乐史,是一部一典多变的过程史,所有的产物都是中国人内心审美的本真追求。在中国传统民间音乐的流传演变中,遵循“同源共祖、曲调沿用、用中有变、变不离宗”的创作理念,在音色、节奏、律动、速度、动态、调性的共同作用之下,使中国传统音乐在流传、再创作中千变万化,这就是中国音乐的特色和神韵所在。

同源共祖、曲调沿用、用中有变、变不离宗

曾几何时,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假唱”者不乏其数,唱歌的倒是省气力了,可听歌的却深受其辱。试想,那些可耻的歌者连唱一首或几首歌都要假唱,而刀郎可是一上场就“连轴转”地真唱2小时呀!

听众们能不感动吗?直呼“歇一会、先歇一会”,有的感动的热泪盈眶,情到深处,每每同频共振、上演一幕幕“万人大合唱”。

刀郎不会煽情,并且单就一个歌手来说,其肢体语言及演技倒是其“短板”。但他的情是发自内心的,体现在词曲创作和临场发挥的每一个环节。他的歌,唱是音乐,读是诗赋,品是人生。真正是:写歌的人用了脑,唱歌的人用了心,听歌的人用了情,有故事的人都流了泪。

刀郎的台风别开生面

曾几何时,“歌伴舞”喧宾夺主,投机者滥竽充数,那豪华的演出服超过“时装秀”,那令人迷乱的舞美和道具,令音乐失去了本真的意义。

而刀郎的舞台表现力与众不同。刀郎演唱会不设主持人,没有伴舞,没有华丽的演出服,包括刀郎在内的全体演职员着日常生活装,去繁就简,让观众将注意力完全集中于音乐本身,体现出朴素的台风。

工匠精神

足见,刀郎的音乐并不一味追求大制作、大投入,听众定位也不限于低年龄段的“粉丝”,而是力求唤起更广泛的大众共鸣。 舞台上,他就像个传统的“老工匠”,就穿个T恤,站在台上实实在在唱歌。唱累了,就顺手拿起舞台上的瓶装水喝几口,再累了,就直接坐着唱,甚至掀起衣角露着肚皮擦把汗。

刀郎是世界的

刀郎的台风别开生面,他不是靠绚丽的舞美和缭乱的伴舞来“粉饰”,而是靠“真材实料”来表达情感、与观众互动建立起紧密的情感链接。加上他那般激情四溢、充满活力的“卖力气”,不断将整个舞台推向高潮,给观众带来震撼的视听体验。正因为不落俗套,才会像一股清泉,沁人心脾;正因为自然流畅,才体现出真正的美。

自然的美,才是真的美,竟被一部分主流派诋毁为低俗

美的标准,不是绝对真理,但却是一份得到普遍尊重的约定俗成。美的要素之一就是自然,不自然的声音,不论是歌手技术失误还是有意为之,一下理都会影响到美感和表现力,歌手唱得不自然,听众听着就不舒服。自然的美,才是真的美。

刀郎的音乐,带给听众的是耳目一新,还掺杂着一份熟悉和陌生:熟悉的,是本土的味道;陌生的,是刀郎的再创造。那场景化、故事性的表达, 加之刀郎自身独特的声线,给予不同听众不同的解读空间。周杰伦曾赞赏刀郎是一位极具才华的歌手,认为他的音乐作品“充满独特的创意和新意,给人一种全新的听觉享受”。

周杰伦自叹不如

不玩流量的刀郎,出手即是现象级,其流量宛如三峡大坝,即便只开启一个闸口,即汹涌澎湃、一泻千里。甚至连演唱会的门票,都成了年轻人敬献孝心的“硬通货”。因为“大大小小们”,都为刀郎的磨难经历和砺志人生,或忿忿不平,或感同身受,或在刀郎的歌里听到了自己,进而引发同频共振的“蝴蝶效应”。

去年8月,刀郎的资中线上演唱会,两个小时直播都结束了,还有5000万人留在真播间,久久不愿离去,并且打赏的那2600万元收入,刀郎一分不留全捐了出去。那场直播点赞数超过了7亿,打破了周杰伦保持的华语乐坛直播纪录。

万人签名

长长久久

到了9月,在没有任何宣传造势的情况下,刀郎突然举办了他的个人演唱会。演唱会的门票开售即售馨,首场成都演唱会当天1.8万人的场馆里座无虚席,场外还集聚了近10万的歌迷。更没想到,作为一名大陆歌手,刀郎在澳门演唱会的门票,开售刚9秒,即被“刀迷”们一抢而空。现场还有“刀迷”拉起了99.99米的万人签名巨幅,以表达刀郎长长久久的爱。公开资料显示,有不少国外街头艺人,也激情弹奏他的《西海情歌》。

昔日东方之声,当今世界之声:国外街头艺人,弹奏《西海情歌》

刀郎“现象级”的回归和一年来一站站演唱会的成功举办,再次证明:真正好的音乐,会打破年龄身份背景经历等限制,直指人心。而对一个歌手来说,能靠得住的、永远是自己的作品和实力。用“刀迷”的话说,那就是“始于歌曲、忠于人品”。

最后想说,刀郎20年专注自己的音乐,经历了高潮低谷,归来却是顶流,刀郎就像咱们普通人的一面旗帜,让大大小小们透过生活的雾霾,仍然能够看到光。刀郎的故事仍在继续,祝愿2月14月即将开启的济南站、上海站、杭州站、武汉站、深圳站、香港站这6场演唱会,一路高速猛进,成为永久的经典。

一路高歌猛进!

标签: 音乐 刀郎 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