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音乐剧票务网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一片薯片的 “魔力”:科技如何打造让人上瘾的零食

更新时间:2025-01-16 15:26  浏览量:35

在闲暇时光,很多人都难以抵挡薯片的诱惑。想要消耗掉一片薯片所含的热量,得在跳绳上挥洒足足一分钟的汗水,可现实却颇具戏剧性,往往一分钟的时间,一整包薯片便在人们的大快朵颐中被消灭得干干净净。很少有人知道薯片是谁发明的,也鲜有人能说清自己为何对薯片欲罢不能。为了抵制薯片的诱惑,少跑几步 “减肥路”,我深入探究了薯片让人停不下来的秘密。

1853年,美国纽约州一位挑剔的土豪客人不断要求重做薯条,这次更是提出要更薄、炸得更久一些。厨师乔治一气之下,把土豆片切成了薄如纸的状态,然后炸了七七四十九秒,原本是想借此 “挑衅” 客人,没想到这盘炸土豆片端上桌后,竟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惊喜 —— 味道惊艳,土豪客人十分满意。此即为当下流传最为广泛的薯片发明版本。

1895年,在零食行业蓬勃发展的浪潮推动下,世界上第一家薯片厂顺势诞生,如同破晓的曙光,照亮了薯片工业化生产的道路。在那个削皮切片都依靠人工的年代,工厂出货靠的是工人的手速。二十多年后,工业化浪潮袭来,机器取代了手工,薯片产业逐渐发展壮大。在随后的半个世纪里,薯片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口味、样式、研发等方面不断创新,甚至将 “战场” 延伸到了心理学领域,最终形成了如今百花齐放的市场格局。如今,薯片已经遍布全球的各个零食角落,成为全世界人们钟爱的 “躺平零食”。

在美国,阿宅们每年要消费掉3.7亿千克的薯片,人均年油炸薯片消费量高达9千克。换算成袋装薯片,平均一个人一天半就要消耗一袋,这可是包含了从一岁幼儿到八十岁老人的人均数据。

然而,对薯片的热爱也给吃货们带来了一系列健康问题。2011年的一项研究表明,薯片是导致肥胖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体重增长的贡献是糖果和甜点的4倍。长期食用这种含盐量超标的零食,还会对心脏和血压造成持续伤害。甚至在英国,有青少年因长期大量食用薯片薯条而致盲。

面对国民对薯片的过度热爱以及由此引发的健康问题,一些国家的政府坐不住了。英国首相约翰逊的首席食品安全顾问提议开征“零食税”,薯片被列为主要针对目标之一。早在2011年,匈牙利就出台了“薯片税”,旨在抑制薯片行业的发展。

为什么薯片如此让人难以抗拒?1985年,科学家林义山就指出人会对盐上瘾,而菲多利公司(百事旗下做薯片、玉米片的部门)的产品盐含量过高,导致消费者对盐的耐受度上升,摄入盐量越来越多,市场也因此受到冲击。菲多利公司随即聘请杜伊特・李斯基进行研究改进,推出了几十种混合新口味,重新打开了市场。

菲多利公司的研究深入研究消费者对薯片的喜好,从薯片的形状、酥脆度、口感、香气等方面入手。例如,薯片独特的形状能保证最佳的断裂点,便于分享,且U型设计能让味道浓烈的底部最先接触舌尖,提升口感。

他们还使用价值4万美元的咀嚼模拟器测试薯片的最佳崩裂点,发现人们喜欢每平方英尺受到4磅压力时崩裂的薯片。因为食品加热后的美拉德反应产生的酥脆口感,在咀嚼时能从听觉层面刺激味觉,激发食欲。当某些食物在口中迅速融化,大脑就会认为其卡路里含量低,从而让人一直吃下去,直到生理反应产生腻的感觉。

为了解决消费者吃薯片的负罪感,1957年,迪希特撰写了24页的报告书,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如将 “油炸” 换成 “烘焙”,采用小包装,倡导薯片进入餐厅并与健康食物搭配等。这些方法后来成为食品业的通用法则。

食品工业为了讨好消费者的味蕾,不断运用各种科技手段,这令人担忧。1999年,食品行业巨头在会议上对解决美国肥胖症流行问题的方案避而不谈,因为他们更关注如何让产品更美味,而不是减少糖、盐和脂肪的含量。

长此以往,食品工业的发展可能会不断试探人类生理耐受的底线,像温水煮青蛙一样,让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陷入健康危机。我们应该主动做出选择,而不是等到身体出现问题时,才去指责食品公司。毕竟,健康的选择权,归根结底在我们自己手中。

文本来源@赛博食录的视频内容

标签: 零食 薯片 多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