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音乐教音乐,以音符编织梦想 她让音乐走进孩子世界
更新时间:2025-01-07 16:51 浏览量:3
在番禺区金海岸实验学校的校园里,有一位小学音乐教师数十年来如一日,用灵动的音符编织孩子们的梦想,以不断创新的教学思路为校园文化注入灵动旋律,她就是李剑琴老师。
启智润泽童心 课堂孕育音乐梦
李老师告诉记者,她深信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音乐家,关键在于如何激发他们的潜能。为此,她坚持打破传统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法。面对低学段学生注意力易分散的特性,她巧妙设计 “节奏接龙大冒险”“音符猜猜乐”等游活动,把抽象乐理知识巧妙融入其中,欢声笑语里,孩子们与音乐初次相拥,轻松掌握节奏韵律的奥秘;步入高学段,她引入音乐创作环节,鼓励学生为古诗词谱曲、精心创编音乐剧。
李剑琴老师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深得学生们的喜爱
“以《木兰诗》音乐剧创编课为例,首先要让学生们了解木兰替父从军背后的故事,剖析木兰在时代洪流中抉择的果敢、征战的坚毅,才能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借音乐之力让木兰的英雄形象跃然而出。”通过李老师的引导,孩子们沉浸其中,主动分工、潜心写词编曲,在古典文化与现代音乐激情碰撞之间,领会音乐叙事的巨大力量,将木兰身上的爱国精神、担当情怀深深烙印在学生们的心间。
创新教学路径 科研引领实践
李老师对音乐教育的热爱不仅体现在课堂上,更体现在她对教育科研的不懈追求上。她发现,孩子们对音乐的感知和喜好存在显著差异,但传统教学模式相对单一,为此,她决心深入探究儿童音乐教育的多元路径,挖掘出一系列具有研究价值的课题,如“基于小学生心理特点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研究”“如何在歌唱教学中激发小学生的创造力”等。
这些课题紧密围绕教学实际,旨在解决教学中的痛点与难点,为提升小学音乐教学质量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撑。“从奥尔夫教学法到柯达伊教学法,从音乐心理学到音乐社会学,这些理论我都有过研究,但是归根到底还是要和平时的教学实践结合在一起。”李老师告诉记者,通过对国内外教育理论的研读与分析,她逐渐构建起自己的音乐教育科研理论框架,开发出一系列特色音乐课程,如“趣味音乐创作课”“器乐进课堂”等。这些课程在全校推广后,受到了师生们的广泛好评,有效提升了学校音乐教育的整体水平。
李老师手把手教授孩子们弹乐器
文化浸润校园 奏响民乐华章
在李老师所在的金海岸实验学校,还有一支备受瞩目的民乐队,而这正是李老师音乐教育事业的又一亮点。“民乐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应该让这种文化在孩子们心间生根发芽。”抱着“古韵传新声”的想法,她在校园里组建起了一支民乐队。
民乐队成立后,李老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音乐基础与兴趣爱好,精心制定分层教学方案与训练计划。她始终秉持着严格要求与鼓励引导相结合的原则,为每一位队员建立了详细的训练档案,记录他们的学习进度与成长点滴。在民乐队的组建中,她还注重将音乐教育与文化传承紧密融合。通过深入挖掘每一首民乐作品背后的历史故事、文化内涵与情感寓意,通过生动的讲解让孩子们在学习演奏技巧的同时,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此外,她还积极组织民乐队参与各类文化交流活动,走进社区、敬老院进行公益演出,参加民俗文化节、校园文化周等活动展示孩子们的青春风采。“在这些活动中,孩子们的舞台表现力与自信心显而易见得到了提升。”李老师向记者分享道,参加活动也让孩子们深刻体会到了民乐的社会价值与文化魅力,从而更加坚定他们作为新时代青少年传承与弘扬民乐文化的使命和担当。
民乐队排练
据了解,李老师组建的民乐队于2018年经广州市教育局审核并批准,是番禺区五支优秀的民族乐团之一。自组建以来,民乐队先后获得市级一等奖3次,二等奖2次,区级一等奖3次,二等奖3次。从区小学生民乐大赛一等奖到市艺术展演金奖……这些成绩的取得,不仅为学校赢得了广泛赞誉,也让更多人关注到小学民乐教育的重要性与独特魅力。
民乐队斩获多项荣誉
面对已经取得的成绩,李剑琴并有没有满足。“音乐教育之路任重而道远,教书育人就是要让人类知识宝库的精华传递给一代又一代。”展望未来,李老师期望学校的民乐队能与专业音乐院校、艺术团体建立合作关系,邀请专家学者走进校园开展讲座与指导活动,为孩子们搭建更高层次的学习与交流平台。据了解,她还将编写一套适合小学生的民乐队校本教材,将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与心得分享给更多的音乐教育工作者,为小学民乐教育事业出一份力量。
文:番禺融媒记者雷澍宇 图片由受访者本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