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动作与情绪表达:高校舞蹈教育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更新时间:2025-01-06 19:31 浏览量:2
随着社会环境的多变性和学生学习压力增大,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目前,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已成为学生心理发展的严重隐患,而情绪的管理和心理的调适能力则被视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身体运动与情绪表达密切相关,舞蹈凭借其身心联动的特点在心理调节中发挥着独特作用。在舞蹈节奏、动作和美感共鸣中,学生个体的情绪能量得以释放,心理压力逐渐消解,内心的平静和积极的心态得以重建,逐步形成积极的应对方式,增强抗压能力和内在的心理韧性。
一、身心共舞:情绪的释放与调节
舞蹈是一种综合性艺术表现形式,具有独特的身心联动效应,能促进学生释放与调节情绪。根据认知行为疗法理论来看,情绪调节的关键在于认知和重构负面情绪,而舞蹈则主张利用动作的节奏性、连贯性和多样性缓解情绪,直接作用于个体的生理反馈系统,促使大脑分泌多巴胺、内啡肽等“快乐激素”,进而减轻焦虑和抑郁等负性情绪。与此同时,舞蹈的身体律动过程还契合詹姆斯-兰格情绪理论,强调“身体变化先于情绪变化”,学生在舞蹈动作中所表现出的奔放、舒展和轻盈的形态,能反向调整其内在的情绪状态,使之更趋于积极和乐观的状态,有效缓解内心压力。
在实际教学中,高校舞蹈教育注重基于特定的舞蹈训练环节促进学生释放和调节情绪。如在舞蹈课程中常安排“情绪表达性舞蹈”环节,教师以音乐情境引导学生练习,让学生在轻柔舒缓的音乐中展示内心想法,学生便可随心所欲地挥动双臂、扭动身体,借助身体语言将内心的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以肢体释放出来。此过程中,教师需鼓励学生自我表达,结合“正念减压疗法”指导学生关注呼吸节奏、感知肌肉的张弛变化,从而达到放松身心、调节情绪的目的。此外,在舞蹈创编活动中,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编排舞蹈作品,围绕“内心的声音”等主题展开探讨。学生在与同伴的合作中表达内心的喜怒哀乐,在表达自我情绪时还能与他人共情,从而调节内心的压抑感与孤独感,培养出更强的心理弹性,并加强自我效能感。
二、内外相融:心理的滋养与涵养
舞蹈教育过程是学生训练肢体的过程,也是滋养心理的过程。在积极心理学视域下,舞蹈教育主张基于美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内在积极情绪,提升幸福感和满足感。舞蹈的动作美、节奏美、意境美在情感投射中与个体的内心世界产生共鸣,促使学生体验到“心流”状态,从而忘却外界的压力,专注于当下的美好感受。一般来讲,长期处于心流状态的学生,内心的愉悦感和成就感不断增强,进而培养出乐观的生活态度和积极的心理品质。同时,舞蹈中内外节奏的同步化现象也体现了“同调效应”,当学生的肢体动作、音乐旋律、情绪感知实现协调一致时,能增强个体的自我认同感和归属感,切实强化心理韧性。
在实际教学中,高校舞蹈教育以“美的体验”作为核心理念,全面渗透情感教育和心理支持策略。在舞蹈课教学的初始阶段,教师引入情境化故事背景,讲述与舞蹈主题相关的情感故事,引导学生将内心的情绪投射到肢体动作中。如在民族舞教学中,学生在音乐与情境的感染下,逐渐将自我融入集体律动中,身体的“同步化动作”能增强团队情感连接,激发内在群体归属感。此外,为进一步深化心理涵养,教师还可设置“情境体验环节”,引导学生在不同情境中感受情绪的变化。当学生表演具有悲伤、喜悦、愤怒等情感的舞蹈片段时,学生即可基于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的转化方式,感知情绪的多样性与变化性,提高自我认知水平和情绪调节能力。此外,在课堂中,教师还可鼓励学生将舞蹈训练的难度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学生在反复练习高难度动作时,情绪会经历从挫败到成就的转换过程。教师适时给予正向反馈,激发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当学生克服身体的挑战后,他们内心的自豪感、成就感和自我价值感都会得到强化,形成对自我潜力的积极认知,真正地养成良好的心理状态。
三、形神合一:压力的舒解与重塑
舞蹈教育在压力舒解和心理重塑方面具有显著的作用,压力本质是个体在应对内外环境变化时的生理和心理反应,而舞蹈动态节奏和流动性动作能促使身体产生“生理反应的去势化效应”,即基于肌肉的拉伸、收缩与放松过程降低心率和皮质醇水平,缓解焦虑和紧张状态。与此同时,舞蹈动作的连贯性与身体的空间感知能调动大脑的“内侧前额叶皮层”,这一区域有助于增强情绪调控能力和认知灵活性,帮助学生适应压力、克服困难,逐渐形成“成长型思维模式”,实现从被动应对到积极应对的压力重塑。
在高校舞蹈教学实践中,教师设置“挑战压力”的环节,运用高强度动作训练、互动协作练习和正向反馈机制,便能帮助学生释放压力并重塑应对压力的能力。在课堂中,舞蹈教师加入高难度动作练习,让学生进行连续多次的跳跃、旋转和倒地起身等动作,能鼓励学生在动作挑战中调节内在的紧张情绪。与此同时,在“渐进式暴露疗法”的理念加持下,教师逐步升级难度,从基础的肢体伸展到高难度的技巧动作,学生便能在一遍遍的练习和失败中感受到挑战压力,但当他们克服身体的极限时,便会获得“自我效能感”和“自我决定感”。长此以往,在练习的过程,学生能进一步体验到“心流”状态的深度沉浸感,逐渐摆脱对失败的恐惧,增强“应激适应能力”。此外,在舞蹈排练的实践中,学生利用“同伴反馈”机制,与小组成员互相观察、互相评价,便能在与同伴协作中逐渐感受到集体的支持与鼓励,从而获得社会支持性感知,缓解内在的压力感。又如,在期末的舞蹈汇演中,学生会面临“表演焦虑”,这时教师可基于正念练习的方式,引导学生聚焦当下的动作和呼吸,减少对未来不确定性的焦虑感,确保其内心的满足感和认同感大幅上升,提升学生的心理抗压能力和心理弹性。
舞蹈教育在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中具有深远价值,肢体韵律运动与情绪表达互动,使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减轻心理压力,并将其转化为内在的成长动力。与此同时,舞蹈训练中的合作互动和自我表达,能激发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情绪觉察能力,驱动其提升内心的归属感与成就感。在长期的舞蹈实践中,学生能形成积极的应对策略和稳定的心理韧性,培养自我激励的意识,内化为应对生活挑战的心理资本。为此,在后续的高校舞蹈教育实践中,教师仍需关注学生的舞蹈的情绪表达情况,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并助力其身心全面成长,为建设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奠定基础。
作者:毛茜 四川师范大学舞蹈学院
[ 责编:李然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发至邮箱newmedia2023@xxcb.cn,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内容咨询及合作:19176699651;yuanshipeng@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