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超女二十年,一部内娱神话
更新时间:2025-01-03 15:37 浏览量:1
作者 / 陈苹果
编辑 / 朱 婷
运营 / 狮子座
从看到《声生不息·大湾区季》嘉宾名单时,kk就知道芒果肯定不会放过这波回忆杀!
——大家好,我是2005《超级女声》08号选手李宇春
——大家好,我是2005《超级女声》07号选手周笔畅
节目来到第六期,果然迎来了李宇春和周笔畅在这个节目的首次同台合作,两人共同献唱刘德华的经典歌曲《17岁》。而当时钟拨到2025年时,05年《超级女声》也来到了她们的第20年。镜头切到当年的见证者何炅时,他眼眶湿润,大抵也和台上的春春和笔笔一样想起了那年夏天。
2005年,她们是《超级女声》的冠亚军,携手创造了中国电视史上的收视奇迹;2013年,在《快乐男声》总决赛上,李宇春担任评委,而周笔畅则是帮唱嘉宾,二人在舞台上的拥抱让人感慨万千,李宇春说,“站在这个舞台上,我还是觉得,站在她身边的,应该是我。”
节目中闪回了许多与二人有关的画面,堪称大型“回忆杀”。从海选时的《我的心里只有你没有他》和《普通朋友》,到两人站在照片墙前回忆着20年前的点点滴滴。不少网友在社交媒体上感叹,“今夕是何年。”
在2015-2016的跨年演唱会上,05超女三强再次同台献唱《想唱就唱》,为16超女的开幕助阵,但再次重启的“超女快男”系列终究没能重现往日的辉煌。一切都像是冥冥之中注定好的,她们既开启了草根选秀时代的辉煌传说,也见证了这个国民级的节目品牌被淹没在时间的洪流中。
时隔20年,再回头去看,“05超女”无疑是中国漫长的娱乐史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里程碑,它带起了全民关注的风潮,开启了全新的明星上升通道,更重要的是,它几乎塑造了一代人的审美偏好和追星方式。
在2025年的开始,让我们把时间拨回二十年前。
一、一股生猛的新力量
2004年,一档全新的选秀节目横空出世。《超级女声》的出现,开启了“草根选秀”的时代,让无数喜欢音乐的普通人有了向全世界展示自我的舞台。由张含韵献唱的蒙牛酸酸乳广告火遍大江南北,冠军安又琪的个人同名专辑销量突破15万张,进入了2004年度中国内地女歌手唱片销量排行榜前三名。
“我们当时还在想,去年已经出了安又琪、张含韵,今年还能怎么样啊?”在《超级女声2005》的筹备阶段,湖南卫视大型活动中心副主任易骅这样形容自己的心情。
广州赛区的选拔率先开始,当时导演洪涛带领节目组驻扎在广州的一个小区,出门的时候经常听到附近的居民在讨论超女,“周笔畅拯救流行乐坛”的话题不断升温,他才后知后觉地发现,05超女已经红到出乎意料了。
《超级女声》在2005年扩大了海选规模 ,在超长的直播海选中,有近15万人的报名参与,年龄从4岁到89岁不止。节目在影响力上也再度达到了新的高峰,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超女现象”,成为那一年当之无愧的最热话题。
数据显示,《2005超级女声》总共吸引超过4亿人次观看,三强总决赛收视率高达11.65%,最高收视份额一度高达49%。创下中国电视史上诸多难以打破的纪录。
05超女的走红并非偶然。除了性别,《超级女声》不对想要报名参与海选的选手做任何限制,完全面向大众。直到现在,超女的海选片段还是会在互联网上被反复播放,因为它代表了一种完全无法预料的未知感,鲜活、生猛的生命力,这种鲜活感在当下的娱乐产业中已然成为稀缺产物。
配合当时整个国内的娱乐环境,更能够理解《超级女声》的走红:那是移动互联网尚未崛起的时代,电视仍然是大众娱乐的主流渠道,内地音乐产业在国外和港台的共同夹击下悄悄萌芽,选手和粉丝们共同为内娱搭建起了一个全新的舞台。
在以101系选秀所开启的“后选秀时代”,很多流程都参考了已经非常成熟的韩国偶像工业,从人员选拔到评选标准,再到对粉丝心态的把控,都有很多成功经验可以复刻。
但在当时,一切都还非常新鲜。无论是选手还是评委,甚至包括观众在内,都在以自己所理解的方式参与到节目当中。选手们可以自由地选择喜欢的曲风,肆意地在舞台上表达,没有所谓的真人秀模板;评委也不必在意互联网舆论的压力,大胆辛辣的点评成为至今仍在流传的经典场面。
而“05超女”既有着上一年延续下来的“野生感”,同时又在粉丝文化、选秀流程等方面更进一步,因此引发了更大范围的轰动效应。学者朱大可将“05超女”比喻为“一场现代娱乐圈的公开科考,它的最大特点就是“裸选”和“民选”。
洪涛提到,周笔畅有自发组织的歌迷会,还有外地飞到广州来的歌迷,这让他感到很惊讶。“国内一线歌手都没这么大的吸引力,做这些年歌友会,只有苏有朋一个明星引来了从外地跑到长沙的歌迷。”
粉丝们开始给自己起名字,用这种方式增强个体对群体的认同感。“玉米”“凉粉”“盒饭”“笔亲”等词语成为群体的专属称号,这个传统被内娱延续至今。各个城市都有粉丝自发组织的后援会,平时会在BBS、QQ群线上交流,节假日则会到街头为偶像拉票。还有报道称,为了争取更多选票,甚至有歌迷私自募集款项代购手机卡为歌手进行投票。
05年超女们所创造的,是一种不同于任何生态的、更本土的内地饭圈文化。在那个还没有打榜、做数据和明星超话的年代,粉丝们用自己的方式自发集结,为送自己的偶像出道贡献力量,共同谱写了这一场“内娱神话”。
二、百花齐放的“超级女声”
《南方都市报》的2005年娱乐年鉴用希腊神话里的“金苹果之争”来形容“05超女”的三强之争——“李宇春、周笔畅、张靓颖分享了那只苹果,并且在内地演艺圈书写了前无古人的明星神话。”
李宇春和周笔畅被当时的媒体称作“两只老虎”,是冠军之争的有力竞争者。最终,李宇春以352.8万多票的成绩获得冠军,周笔畅则收获了327万票,获得第二名。
同年10月份,李宇春登上了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的封面,她入选了“25位年度亚洲英雄人物”。那篇文章这样介绍她:“李宇春现象已超越了她的歌声,李宇春所拥有的,是态度、创意和颠覆了中国传统审美的中性风格。”
同样颠覆审美观的还有周笔畅,虽然两个人都是中性风的代表,但在气质上又非常不同,这是二人能分别收获大批粉丝的原因之一。此外,那年进入十强的纪敏佳和黄雅莉也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明星脸”。在那个时代,她们的出现,就为女性的公众形象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当时的媒体和学者们将李宇春和周笔畅的走红看作是“青少年趣味主宰的结果”,虽然在社会上仍然是“女性化”趋向更强烈,但真正完全投入、发短信支持偶像的主力群体是青少年,李宇春和周笔畅所代表的“特别”的风格,正是她们的选择。
但是只提“中性风”,完全无法概括李宇春和周笔畅能够脱颖而出的原因。她们之所以能收获超过300万的票数的断层人气,也不单单是因为舞台能力,而是她们身上带有的那些特质。在获得总冠军后,李宇春接受采访时说,“我就是不会伪装自己,我不高兴我装什么高兴,我装不出来。”——这种气质本身就有着十足的吸引力。最基本也是最底层的逻辑还在于李宇春、周笔畅在专业上本就各有所长。比如李宇春的台风和个人魅力,周笔畅所擅长的R&B曲风等等,她们将很多流行歌曲带到大陆观众的视野当中,也让大众看到了框架以外的、明星的更多可能性。
比起李周二人,获得第三名的张靓颖似乎更贴近大家对于“明星”的基本印象:符合当时审美趋势的外形和成熟的演唱技巧。
乐评人呆若木一曾经提到过张靓颖在《2005年超级女声》中的选曲,在流媒体还不发达的时代,张靓颖在一个现象级的节目里,为国内听众打开了面向欧美音乐的一扇窗。“那个时候国人听英文歌还不多,她某种意义上都可以说是我的欧美音乐启蒙。”
除了前三甲外,“05超女”留给大家最深刻的印象,大多是风格各异、百花齐放的选手们。最终进入前十名的选手们都各有特点,当时还没有“塑造人设”的说法,每个选手都是自主地展现着自我,她们共同生长在一片欣欣向荣的沃土之上,向全国的观众展示着她们的魅力。
正如媒体当时介绍的那样:“要将超女分割开来,一一叙述是件困难的事,也许在一年甚至两年多以后,才有可能。而现在,他们就像一块钻石的不同侧面,都在熠熠闪光,但光源全都来自同一个方向。”
这也体现了当时“民选偶像”的特别之处,比起央视举办的“青歌赛”等更偏向专业评选的节目,和101时代选秀所依循的关于外貌条件、唱跳能力等维度,观众在看《超级女声》时,是以更综合的标准来选择自己的偶像,一言以蔽之就是“观众缘”。
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关注、投票等来增加自己的参与感,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最早的“养成系”,有道是自己选出来的偶像,怎么会不长情呢?!
三、一个时代的落幕
“05超女”无疑是时代的宠儿。但时代既为她们加冕,也为她们带来很多未曾预料的难题。
在节目结束之后,天娱为她们安排了一系列活动。“06超女”播出时,一部以“曝光超女内幕”为噱头的电视剧《美丽分贝》播出,众多05超女参演,此外还包括跨年晚会、各种商业演出等等。
一方面,这些活动的密集程度,让她们很难有时间做音乐相关的工作;另一方面,当时的市场其实并没有做好消化这么多偶像的准备,很多排名靠后的选手很快地就被淹没在了市场上。这个困境其实与“101时代”类似,但在那个没有短剧、直播和社交媒体的时代,情况要严峻得多。
盛大的总决选只是开始,当全民的目光从这档节目身上移开之后,她们需要在偌大的娱乐产业中,不断寻找着自己的位置。
很多在当时也收获了大批粉丝的选手,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而“05超女”前三名的含金量则在后续的发展过程中得到验证,既有原生人气的加持,又有突出的实力,李宇春、周笔畅和张靓颖成为了“05超女”发展最好的三个人。她们曾经携手开启了一个时代,也在时代的洪流中,抓住了自己最想要的东西。
超高的人气,让她们在节目结束后拥有了比别人更多的机会,其中包括“跨界”的诸多尝试。
张靓颖受邀出演了音乐剧《电影之歌》,是CCTV6为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而策划的音乐剧;周笔畅被香港导演赵良骏选中,参演了《春田花花同学会》,在选角时,他强力推荐找超女演,因为他从初赛就开始追完全程,对周笔畅印象非常深刻;李宇春也在2009年出演了自己的首部电影《十月围城》,陈可辛在宣传时直白地说,就是看中了她的票房号召力。
尽管都有“触电”,但三人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音乐作为自己的主要发展方向。
李宇春与天娱合作的时间最长,从2005年一直到2015年。期间她发行了七张专辑,几乎每张都诞生了Hit Song和新的纪录,一步步地累积自己的作品和实力。2015年和天娱约满后,她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轴心工作依旧放在音乐上。
直到现在,李宇春仍然极具号召力,无论是在哪个领域。她成为内娱当之无愧的“偶像符号”,一个从全民选秀时代走红的偶像,二十年间从未跌落过神坛。尽管她曾经与主流文化经历了激烈的对撞,也陷入过几乎难以想象的舆论困局,但在二十年过去后的今天,“李宇春”三个字仍然可以代表偶像的最高级。
周笔畅则经历了一段颇为坎坷的时光。2005年12月底,周笔畅单方面宣布和天娱解约;签约乐林文化发行了第一张专辑《谁动了我的琴弦》后,她又在2007年解约。两次解约既让她付出了违约金的代价,也在当时引发了不小的舆论震荡。
在与金牌大风合约期满后,周笔畅在2012年成立了个人工作室Begins Studio。“我做Begins Studio的初衷,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管有什么阻力都要坚定地走下去,让自己时刻有开始的能力。”最初,她曾因为喜欢的东西和大众流行差距太远而感到困惑,而经过了漫长的探索后,她终于拥有了对自己职业方向的掌控权,这一路以来也是几乎拿遍国内所有音乐奖项,实力派歌手的标签贴的很牢。
张靓颖的履历同样亮眼,节目结束后,她发行了首张专辑《The One》,获得第6届中国金唱片奖通俗类女演员奖;2007年,成为继崔健后、第二位在美国举行演唱会的中国内地歌手。2010年受邀亮相第52届格莱美颁奖典礼红毯,成为首位亮相格莱美颁奖典礼的华人歌手……
“每次登场亮相前,听着主持人介绍的那一堆形容词,‘海豚公主’‘华语小天后’,我总是想笑。我其实知道自己是谁。”在一次采访中,张靓颖这样回忆起那段时间。虽然看起来很成功,但其实行程很满,只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却没时间想要做什么。所以后来,张靓颖的选择也是“自立门户”,并且直到现在一直活跃在国际舞台上。
再往后的故事,对我们来说已经不算新鲜,娱乐产业几乎每天都在迎接新的变化。互联网是其中最大的变量,它不仅彻底颠覆了唱片产业,改变了大众的社交方式,也重塑了娱乐行业的规则。
韩流来势汹汹,不仅改造了大众对于偶像的定义,也带来了完全不同的追星文化。贴吧追星成为往事,以微博为代表的、碎片化和圈层化的社交模式出现,重构了明星的排行方式;综艺、直播、短剧等新形式轮番登场,瓜分着大众的娱乐时间。近几年重新活跃在市场上的超女快男们,大多都是在综艺中再次被大家认识。
二十年并非弹指一挥间,如果把时间轴拉开来看,就连“101系选秀”都已经成为历史,更遑论停留在电视时代的《超级女声》。
当李宇春和周笔畅再次同台,唱起这首《17岁》时,我们怀念的或许不仅仅只是是05超女,也是在那个炎热的夏天,坐在沙发上守候每一期节目的自己,更是这历经高山低谷、起起伏伏的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