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焦未来:“以剧为媒·构建课程体系新样态”裕龙第二学校2024戏剧节成果展示活动举办
更新时间:2024-12-31 12:21 浏览量:27
12月27日,由北京市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希望中国”青少年教育戏剧研究院联合办、北京市顺义区东风小学教育集团裕龙第二学校承办的“以剧为媒·构建课程体系新样态”研讨会暨裕龙第二学校2024年戏剧节成果展示活动举办。
伴随着裕龙第二学校小青苗合唱团带来的《小池》《The Papaya songs》,本次活动拉开了帷幕。裕龙第二学校刘翠校长为活动致欢迎辞并表示,希望通过中英双语戏剧文化节和整本书阅读项目,通过戏剧表演和阅读活动,构建一个多元、互动、开放的课程体系新样态。
裕龙第二学校中文剧《狐假虎威》,英文剧《愚公移山》,牛栏山第一中学中文剧《征兵》……三个教育戏剧展示,将全场的气氛推向高潮。活动中,台上孩子们投入地表演,台下观众们尽情地喝彩。把课文搬上舞台,孩子们用活泼灵动的表演向大家展示了一个个妙趣横生的故事。
活动中,李阳阳主任进行了《以剧为媒·构建课程体系新样态》专题分享,介绍了本校教育戏剧课程结构、课程特点以及课程效果。据介绍,学校在实践的基础上构建了“6+戏剧”课程体系,“以剧为媒”的课程体系新样态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充满创意、挑战性和趣味性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必备知识、关键技能和价值观三方面的全面提升。
在十五届“希望中国”双语文化艺术节展示中,学校英文戏剧《司马光砸缸》被评为全国银奖和最佳课本剧奖,裕龙第二学校被评为北京市戏剧实验基地校。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素质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希望中国”青少年教育戏剧研究院执行院长娄云,北京教育学院人文与外语教育学院教育戏剧研究中心主任柯丹为学校授牌。
随后,牛栏山一中戏剧负责人曹士亢老师分享了戏剧教育方面的典型经验。在戏剧展示的基础上,裕龙第二学校的李兴宇老师呈现了一节教育戏剧融入语文课堂的观摩课《乌鸦喝水》。学生在戏剧情境中体验了乌鸦解决喝水难题的故事,感受动手动脑、学习与探究的乐趣,懂得“不能遇难而退,要勤于思考”的道理。
柯丹主任进行了专题Workshop《教育戏剧手段与课堂教学融合》讲座,介绍了教育戏剧课程化模式、教育戏剧融入中小学英语教学的三种课程样态、常用教育戏剧方法、教育戏剧融入学科教学模式以及教育戏剧如何融入课堂教学。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教研员王晓东进行了《单元整体教学视域下戏剧手段与语言学习的融合》专题讲座,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戏剧在课程、课堂中的实践。王晓东介绍了语言课堂中的角色扮演、戏剧游戏、戏剧教学与学科结合、戏剧对语言学习的意义,以及戏剧如何作为课程的一部分进行实施。
裕龙第二学校的纪祥老师和北京小学通州分校的邹晴老师分别进行了一年级《Unit4 We Are All Different》和三年级上册 《Unit 6 Magic Colors》的教育戏剧融入英语课堂教学观摩课展示。两位老师课堂上采用中国传统戏剧中“双簧”与西方现代“Reader theater”的形式,中西合璧,引发学生多维思考。此次戏剧课堂活动,不仅展示了老师们的教学风采、团队合作精神,还集思广益,让大家在思想碰撞中激发了戏剧教育的思考。北京小学通州分校副校长马军华结合两节观摩课中教育戏剧的落实,进行了《以课本剧提升小学生英语表达能力的实践研究》专题分享。
“一个孩子如果没有机会从小学习表演,将来很难成为有魅力的社会角色。让儿童参加戏剧表演,不是要培养文艺爱好者,而是要赋予孩子们一种社会技能。”裕龙第二学校“以剧为媒”,构建了一个富有活力且充满创意的课程体系新样态。未来,学校将“剧”焦未来,继续深化并不断探索更多可能性,为每一位学生提供更多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共同演绎“一出好戏”。
来自朝阳、通州、顺义、昌平各区代表和内蒙古师生代表也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参加了此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