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艺术浸润中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12:05 浏览量:1
悠扬的古筝重奏《在希望的田野上》响起,同学们渐渐沉浸在一幅幅美丽的田园画卷中,想象着美好的生活。
这样的画面,在呼和浩特民族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馆上演,这是该校音乐与舞蹈学院在学期末举行的一场别样的实践教学成果展示,为本学期的课程画上一个完美句号。
名曲《定风波》以其独特韵律诉说着历史的变迁和民族精神的坚毅,古筝新作《行者》以其独特的异域风格讲述一个已经消失在丝绸之路上的神秘西域古国的故事,《雪山春晓》表达了西藏人民对家乡的无比热爱和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一首首曲音悠长、意境深远的古筝曲,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馆各个角落依次响起,分别对应馆内的文物展陈、史实记载等,不仅让学生加深对乐曲的理解,更让他们在场所中浸润,深入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古筝教师曹韵作为指导教师,道出了当初实践教学课的设计构想:“古筝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乐器之一,它出现很早,基本是在随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一直在展现在每个时期的音乐艺术,包括当时的政治文化等,所以课程设计之初,我们就想到了与我们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场馆相结合,把教学搬到馆里,结合场馆板块,我们选取了十多首相关内容的教学曲目,学生整个学下来后,其实也对馆内展陈进行了沉浸式的学习,有形有感学习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发展,音乐专业学习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兼具,效果特别好。”
创新尝试“馆演一体、馆教一体”融合,不光是古筝专业,学期末这段时间,“弘扬北疆文化 畅享民族三交曲——舞台实践教学成果展示”“凝心聚力办好两件大事 奏响北疆高质量发展新篇章——马头琴实践教学成果展示活动”轮番上演,将学院“铭记六句话,砥砺前行,永远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系列主题实践教育活动推向高潮。
音乐与舞蹈学院副院长韩木兰介绍:“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馆开馆一年多来,我们学院深入践行馆教一体、馆研一体、馆创一体、馆演一体的理念,把各类艺术类课程搬进场馆,创新性开展实践教学,让师生深入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增强文化认同感,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探索了新的实践路径。下一步我们还会继续创新艺术教育形式,弘扬北疆文化,为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贡献力量。”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刘志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