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音乐剧票务网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贝二”,容易被忽视的巨人之声 | 鉴碟

更新时间:2024-12-22 19:55  浏览量:1

文 | 高建

十八、十九世纪之交,德国音乐评论家弗雷德里希·罗赫利兹(Friedrich Rochlitz)曾在聆听一部贝多芬交响曲的演出后激动地写下了这样的评价:“这是一首真正有血有肉的伟大作品,当今许多风靡一时的音乐有一天终会销声匿迹,但是此曲必将永传后世。”如果让音乐爱好者去猜测这样的评价属于贝多芬九部交响曲中的哪一部,也许“正确答案”会非常令人吃惊——《D大调第二交响曲》。

笔者在太多的科普文章中读到过类似的文字,即“贝多芬的第一、第二交响曲带有鲜明的海顿与莫扎特创作风格痕迹,直到第三交响曲‘英雄’问世时,作曲家的中期创作阶段全面到来,个人艺术风格真正成型。”此类说法的普遍存在和广为流传自然有其道理和根据,但的确容易传递给读者一种误解,即贝多芬的前两部交响曲是青涩稚嫩的习作,在艺术价值上不足以和其后的作品等量齐观。

每当面对怀有这一误解的朋友,我都会推荐他们认真、反复地聆听《D大调第二交响曲》,因为在这部作品的每一个音符中,我们最熟悉的贝多芬风格都灌注其间,十八世纪头戴假发的宫廷音乐痕迹几乎荡然无存,法国大革命催生的时代之声早已呼之欲出。

2020年,荷兰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自主音乐厂牌RCO Live以一套汇集乐团历史演出实况的贝多芬交响曲全集向伟大作曲家诞辰250周年致敬,其中《D大调第二交响曲》选用了美国指挥家伦纳德·伯恩斯坦与乐团1978年3月的现场演绎,以雄辩的姿态论证了罗赫利兹写在二百多年前的评价绝非溢美之词。

如果说以奏鸣曲为主导的古典主义音乐风格和贝多芬个人在审美取向上最为突出的特点,都以“对比”作为核心要义的话,那么《D大调第二交响曲》相较之前所有作品的与众不同之处也恰恰在于主题个性、声部配器、力度变化多个维度上的对比强化。这一点从首乐章的引子部分便被确立。伯恩斯坦与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的演奏家们精心打磨引子的层次,在长达近3分钟的时间内营造出了充分的悬念,实现了从肃穆的静态向万物解冻、春潮涌动般的动态变化,使得第一主题的出现更为合理。

如果说第一主题的美妙感受更多源于小提琴声部一闪而过的跑动装饰,那么伯恩斯坦在音乐塑造上真正关注的焦点是令全曲富于时代气质的第二主题。

单簧管意气风发的进行曲旋律召唤出整个乐团的奋力拍打,随后经过发展部精彩的对位交织和调性转换,这一主题在再现部呈现出更为鲜明的强弱对比。指挥家赋予呈示部和再现部的幅度差异实际上远远多于乐谱本身的不同,这看似违背所谓对作曲家意志的理性尊重,却真正实现了对贝多芬灵魂与创作意图的贴近。

在被柏辽兹形容为“它是对于纯粹欢乐的描绘,很难被悲伤的乌云所遮盖”的第二乐章中,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的弦乐与木管声部以极致的圆融与清晰实现了动人的对话,无论是圆号在呈示部结尾稳健的弱奏,还是长笛在整个乐章尾声舒展的承接,都似乎预言了《F大调第六交响曲“田园”》行板乐章的闲适怡人。

如果说伯恩斯坦对于在音乐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第三乐章“谐谑曲”的处理已经足够轻盈灵动,那么整部作品在活力释放层面的顶点显然被精心放置于末乐章中。

作曲家以相当多的休止符塑造出的瞬时留白,在指挥家的精彩诠释下转化为一种近乎于急刹车般的感受,同时这样的急停又不会使得整个乐章的叙事结构支离破碎,反而通过音乐时值的压缩、音域的抬升,步步为营地冲向了结尾前堪比狂风暴雨的激情宣泄——尽管没有视频资料佐证,但乐迷几乎可以想象指挥台上的伯恩斯坦以怎样近乎癫狂的“舞姿”引领乐团完成这样的奇迹时刻。

这既是顶级乐团与卓越指挥家在互相信任的前提下实现的化学反应,也是诠释者与作品内在气质高度吻合时才可能迸发出的才情挥洒。唱片保留了现场观众山呼海啸般的掌声喝彩,让听众仿佛置身于1978年的皇家音乐厅现场,格外清晰地认知到《D大调第二交响曲》这部容易被忽视的“巨人之声”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和超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