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音乐剧票务网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郭沫若躲了发妻27年,却要她代他孝敬父母,一个鞠躬换她蹉跎一生

更新时间:2024-12-18 11:49  浏览量:2

世人皆知郭沫若是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但鲜为人知的是,他的婚姻生活却充满戏剧性。1912年,年轻的郭沫若被迫与张琼华成婚,新婚五天后便离家出走。此后27年,这位糟糠之妻独守空房,默默照料公婆,恪尽妇道。1939年,郭沫若因父丧回乡,面对这位原配夫人,他深深鞠了一躬。这一鞠躬,究竟蕴含着怎样的愧疚与无奈?这段跨越近三十年的婚姻纠葛背后,又有着怎样令人唏嘘的故事?

一、少年郭沫若的不甘与逃离

1912年春节刚过,一场闹哄哄的婚事在四川乐山沙湾古镇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这一年,年仅20岁的郭沫若与张琼华的婚事便在这般热闹中拉开了帷幕。

正月十五那天,郭家张灯结彩,锣鼓喧天。郭沫若穿着大红新郎服站在堂屋中央,脸上挂着几分不安与焦躁。他的母亲正在门外张罗着,不时朝他投来关切的目光。

"树人,这门亲事是你祖母临终前定下的,可不能辜负了老人家的心意。"郭母握着儿子的手絮絮叨叨。

但郭沫若内心却极不情愿。这个受过新式教育的青年,早已憧憬着自由恋爱,向往着与心仪之人携手终生。可如今,一纸婚约却要将他与一个素未谋面的女子绑在一起。

当迎亲的队伍浩浩荡荡抵达郭家大门时,郭沫若的心情更加烦闷。他站在堂屋里,目光透过雕花的木窗,望着外面熙熙攘攘的人群。忽然,一阵喧哗声传来,新娘子的轿子到了。

张琼华步履蹒跚地从轿子里走出来,一身大红嫁衣,头上盖着红盖头。她比郭沫若大两岁,是当地一户殷实人家的女儿。从小接受传统教育的她,对这门婚事充满期待。

拜过天地后,郭沫若终于看清了新娘的模样。那一刻,他的心凉了半截。站在他面前的新娘,不仅没有受过新式教育,还裹着小脚,与他理想中的伴侣相去甚远。

这让郭沫若想起了几个月前收到母亲来信时的情景。信中说女方知书达理,没有缠脚。可眼前的现实与信中描述大相径庭,这让他倍感失望。

新婚之夜,郭沫若独自躲在书房,手捧《庄子》,任由新房冷落。张琼华独自坐在婚房里,等到了天明也不见丈夫的身影。这一幕,成了她往后二十七年孤独生活的开端。

婚后的第五天,郭沫若便找来几位同窗好友,以求学为由执意要离开家乡。他收拾了几件衣物,带上平日最爱的几本书,在一个寒冷的清晨悄然离去。

离开时,郭沫若只给母亲留下一封信,信中说道:"儿不愿被这封建婚姻所束缚,望母亲见谅。"这一走,便是二十七年。没有人知道,当时的郭沫若已经暗暗下定决心,要去追寻自己理想中的人生。

看着儿子远去的背影,郭母长叹一声。她望了望媳妇房里的张琼华,却不知该如何开口。这个老实巴交的儿媳妇,从此便要在这偌大的郭家独守空房了。

二、张琼华的坚守岁月

自郭沫若离家后,郭家的日子依旧在流水般地过着。张琼华每天天不亮就起来烧火做饭,给公婆准备早餐。她虽然裹着小脚,走路不便,却坚持自己劈柴生火,从不让公婆操心。

1915年的一天,郭家收到了郭沫若从日本寄来的第一封家书。信中说他在日本读了医科,还组建了文学社,日子过得很充实。张琼华接过信件,仔细用布包好,放进专门准备的木匣子里。这一年,她已经开始收集郭沫若的所有信件和手稿。

郭母常常看到儿媳妇在夜深人静时,独自坐在油灯下,一遍遍擦拭新婚时的那些家具。那些红木家具被她保养得锃亮如新,仿佛时光从未在它们身上流逝。有时,郭母也会看到张琼华小心翼翼地翻看着郭沫若留下的书籍,虽然她不识字,却把每一本书都保管得完好无损。

1918年,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郭沫若在日本有了新的家庭,还生了一个男孩。消息传到沙湾镇,街坊邻居们都对张琼华指指点点。但她仍然如往常一样,每天准时起床做饭、打扫、侍奉公婆。

郭父的身体越发不好,常年卧病在床。张琼华寸步不离地照顾着,每天细心地煎药、喂药,连夜里都要起来好几次查看老人家的情况。有一次,郭父病重发热,她连续三天三夜没有合眼,就守在床前。

乡里的人都说:"这个媳妇,真是的,人家男人都在外头有了新人,她还这么尽心尽力伺候公婆。"但张琼华从不理会这些闲言碎语,依然任劳任怨地照料着郭家的一切。

1925年,郭父去世了。张琼华守制三年,期间一直穿着素衣,不施脂粉。她将郭父的后事料理得井井有条,连族中的长辈都连连称赞。而此时的郭沫若,已经在日本有了五个孩子。

郭母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她经常对来访的亲戚说:"我这个儿媳妇,比亲生女儿还要孝顺。"在郭母的坚持下,族里的族谱上始终只记载着张琼华一个儿媳妇的名字。

每逢年节,张琼华都会早早准备年货,张罗着给郭母做新衣服。她总是把最好的东西留给婆婆,自己却过得很是节俭。即便是在生活最困难的时候,她也从不向郭家要一分多余的钱财。

1930年代,郭沫若的名气越来越大,不时有文人雅士来郭家拜访。张琼华总是把郭沫若的书房收拾得一尘不染,还专门腾出一间上房,把他所有的手稿、信件都整理存放在那里。每当有人提起郭沫若,她总是默默地走开,从不多说一句话。

随着年月流逝,张琼华的头发渐渐斑白,但她照料郭母的心却从未改变。直到1939年郭母去世,她都一直细心照顾着这位将她视如己出的婆婆。二十七年来,她用自己的方式坚守着这个家,守护着属于郭沫若的一切。

三、命运转折:日本求学与新的姻缘

1914年的东京,樱花纷飞。郭沫若站在东京第一高等学校的校门前,望着眼前这座陌生的城市。他刚从中国来到日本,准备进入医科预备班学习。此时的他,已经离开四川老家整整两年。

东京第一高等学校坐落在本乡区,是当时日本最著名的学府之一。郭沫若每天穿梭在充满异国风情的街道上,往返于学校与住所之间。他常去的是本乡区的一家医院,那里不仅可以实习,还能赚取一些生活费。

就是在这家医院里,郭沫若遇见了佐藤富子。那是1916年的春天,佐藤富子正在医院当见习护士。她出身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受过良好教育,对文学和艺术都有着独特的见解。

一次偶然的机会,郭沫若发现佐藤富子正在翻看他放在值班室的诗集。两人由此相识,很快发现彼此都对文学抱有浓厚的兴趣。他们常常在医院的后花园里讨论文学,分享各自的创作。

佐藤富子的家人早已为她安排了婚事,但她却不愿接受这门包办婚姻。在了解到郭沫若的才华和抱负后,她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辞去医院的工作,与郭沫若私奔。

1916年秋天,佐藤富子冒着被家族断绝关系的风险,改名为郭安娜,正式与郭沫若在一起。两人租住在本乡区一间简陋的公寓里,虽然生活艰苦,但因为有共同的理想和追求,日子过得倒也充实。

1918年元旦前夕,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了。郭沫若给孩子取名"和生",寓意和平。这个名字背后,是郭沫若对和平年代的向往。当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战争的阴霾笼罩着整个世界。

为了维持生计,郭安娜开始接一些翻译的工作,而郭沫若则在继续他的医学课程之余,组建了"创造社"文学团体。他们与一群志同道合的留学生常常聚在一起,讨论文学创作和时局。

1920年,郭沫若的大作《女神》在日本出版,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这本诗集不仅展现了他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那个时代青年的理想与追求。郭安娜参与了诗集的翻译工作,她的日语功底为郭沫若在日本文坛的发展提供了很大帮助。

随后的几年里,郭安娜又为郭沫若生下了四个孩子。尽管生活并不富裕,但一家人过得其乐融融。郭沫若在文学创作上的成就也越来越大,他的作品开始在中国文坛崭露头角。

1924年,郭沫若写下了《创造十年》,回顾自己在日本的求学与创作历程。在这本书中,他详细记述了与郭安娜相识相恋的过程,以及他们一同追求理想的点点滴滴。这段日本岁月,成为了郭沫若人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之一。

然而,这段看似美满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太久。1937年,随着中日战争爆发,郭沫若不得不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独自回国参加抗日运动,将郭安娜和五个孩子留在了日本。

四、27年后的重逢时刻

1939年的深秋,沙湾古镇下起了绵绵细雨。一辆黑色轿车缓缓驶入郭家大院,郭沫若从车上走了下来。他身边跟着一位年轻女子,怀中抱着一个婴儿,她就是郭沫若的第三任妻子于立群。

郭家大院依旧保持着往日的整洁,院子里的老樟树上挂着白幡,为郭母的离世增添了几分哀伤。张琼华站在廊下,看着这个阔别二十七年的丈夫走来。此时的郭沫若已是47岁,鬓角微白,身着西装,举手投足间透着官员的气度。

郭沫若一进门就被眼前的场景惊住了。他的书房一尘不染,当年留下的书籍、手稿都被整齐地摆放在书架上,每一本书都用油纸包得严严实实。那张他最爱坐的红木书桌被擦拭得锃亮,仿佛时光从未在上面流逝。

张琼华将郭沫若和于立群领到上房。这间屋子原本是她的住处,但她已经收拾妥当,准备让给这对新人。屋内陈设简单却温馨,床上铺着新换的被褥,床头柜上还放着一壶热茶。

看到这一切,郭沫若站在堂屋中央,面对着张琼华深深鞠了一躬。这一躬,弯下的不仅是他的腰,更是他二十七年来积压在心中的愧疚。在场的亲友都为之动容,有人甚至暗暗抹泪。

张琼华赶紧避开,转身去厨房准备饭菜。她熟练地烧火煮饭,将当地最有名的沙湾豆腐、腊肉等美食一一端上桌来。饭桌上,郭沫若询问了这些年家中的情况,得知张琼华如何照料父母,如何保管他的遗物,如何维持家业。

席间,于立群的孩子开始啼哭。张琼华立即起身,熟练地从于立群手中接过孩子,轻声细语地哄着。她的动作自然温柔,仿佛早已习惯照顾孩子,但实际上她这一生都未能做母亲。

晚上,郭沫若翻看着这些年张琼华保存的他的手稿和信件。每一封信都被工整地裁好,贴在素色宣纸上,按年份整理成册。有些信纸已经发黄,但保存完好,显然经常被人小心翻阅。

第二天,郭沫若召集族中长辈,商讨父母的遗产分配问题。他当场表示,自己的那份遗产全部归入张琼华名下。这个决定在族人中引起不小的震动,但没有人提出异议。所有人都看到了这个女人二十七年来的付出。

临走那天,郭沫若站在院子里,再次向张琼华鞠躬。这一次,他弯下了更深的腰。于立群也向张琼华深深鞠躬,感谢她这些年对郭家的照料。而张琼华只是轻轻点头,就像对待普通的客人一样,将他们送出了大门。

五、三个女人的不同结局

新中国成立后,郭沫若在北京担任要职,而他生命中的三个女人却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张琼华依然留在四川乐山的老宅里。1950年,土地改革开始后,她赖以生存的田产被收归国有。昔日富庶的郭家大院渐渐冷清,张琼华开始靠做些针线活维持生计。每天清晨,邻居们都能看到她坐在门前的老樟树下,手里拿着绣活,默默地干着活。

1953年,族中晚辈看不下去张琼华的困境,帮她给郭沫若写了一封信,请求每月能有十五元的生活费。郭沫若欣然应允,此后按时寄钱,遇到物价上涨还会适当增加数额。

1963年,已经七十三岁高龄的张琼华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来到北京。那时的郭沫若正忙于公务,由工作人员陪同她游览了北京城。在整个行程中,张琼华处处节俭,直到临走时才在工作人员的再三劝说下,买了一些日用品带回乐山。

而郭安娜的命运则有了不同的转折。1945年日本投降后,她带着五个孩子千辛万苦地来到香港寻找郭沫若。然而等待她的,却是郭沫若与于立群组建的新家庭。这个打击让她一度昏倒在大街上。

所幸周恩来总理得知此事后,亲自过问,为郭安娜安排了工作。她加入了中国国籍,在上海市政协工作,子女们也都得到了妥善安置。1950年代,郭安娜定居上海,过上了安稳的晚年生活。每逢节日,她的五个孩子都会回来探望。

于立群则成为郭沫若最后的伴侣。她比郭沫若小二十四岁,曾是南京一家报社的编辑,还参演过电影。1937年与郭沫若相识后,便一直陪伴在他身边。新中国成立后,她随郭沫若定居北京,育有五个孩子。

1963年,于立群陪同郭沫若出访欧洲,风光一时无两。她参加各种外事活动,举止大方得体,充分展现了新中国知识分子家庭的风采。这些年来,她一直在郭沫若身边,照料他的起居,协助他处理社会活动。

1978年,郭沫若在北京病逝。于立群守在病榻前,目送这位传奇文人走完人生最后一程。而此时的张琼华已在乐山颐养天年,郭安娜则在上海与子女相伴。三位女性,因为一个男人而有了交集,却各自走完了不同的人生路。

就在郭沫若去世的那一年,在四川乐山的老宅里,年近九旬的张琼华仍然每天擦拭着那些老家具,整理着那些泛黄的信件和手稿,一如既往地守护着属于郭家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