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戏剧的可能,看到教育的可能
更新时间:2024-12-15 22:05 浏览量:4
大幕升起,台上唱唱跳跳的是六、七年级的孩子,总控制台边操作舞台灯光和声效的,是同龄的孩子;他们把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和圆周率一起写进歌词,并为歌词作曲、编曲、配器;一群世俗眼中的“问题儿童”,以青少年的视角改写名家名篇,用戏剧的方式和名作家隔空对话;还有“正面强攻现实”的孩子,用激进的“后戏剧剧场”观念,创新舞台形式地讨论“校内的公平正义”……如果不是在上海校园戏剧节现场所见,很难想象上海中小学生在校内的戏剧创作能力俨然不输给“正规军”。
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指导,上海市艺术教育委员会、上海学生戏剧联盟主办,复旦大学、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承办,上海市戏剧家协会协办的的第三届上海校园戏剧节于今晚在复旦大学相辉堂闭幕。今年的戏剧节围绕中小学新课标提出“戏出新生”主题,鼓励校园社团围绕新教材展开创作,让美育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超过150部剧目报名参加本届校园戏剧节,从中精选的60余部作品,自11月26日起,在为期三周的时间里,分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大学组和校外组在话剧艺术中心剧场和复旦大学等高校展演。
在今晚的闭幕式现场,爱菊小学的《我在石库门长大》关注上海本土文化,文来高中的话剧《使者》回溯张骞出使西域和“丝绸之路”的历史,小孩子、大孩子各自用戏剧的方式表达着他们对现实和历史的感悟。上海戏剧家协会顾问沈伟民观摩了本届校园戏剧节的部分剧目后感叹,他从孩子们的创作中感受到上海艺术教育“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美好氛围,校园戏剧该怎样推动?戏剧教育追求的本真是什么?上海校园戏剧节为全国的教育同行和戏剧同行输出了鲜活的“上海经验”。这一方鼓励不同年龄的学生们展示才华的舞台,将是上海文化与教育双品牌。
专业主义的多样化实践
正如本届校园戏剧节的主题“戏出新生”,这次展演的诸多剧目绽放着“新生”的艺术能量,中学校园土壤里培育的戏剧实践,不仅拥有专业主义的底气,更让成年观众和从业者看到崭新的、多样化的戏剧可能性。这些没有系统学习过戏剧历史和理论的孩子,输出了让成年人惊讶的艺术观念和舞台形式。
上海市广中学校的话剧《精神的三间小屋》,灵感源自毕淑敏的同名散文,这篇短文被收入九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教材。毕淑敏的原文是在广义的层面探讨现代人如何“矗立精神大厦,开拓精神荒野”,她写道:“为自己的精神修建三间小屋,第一间盛放爱和恨,第二间盛放事业,第三间安放自身。”这篇抒情散文没有具体的情节,广中学校的孩子们也不是循着原文排演“课本剧”,他们从青春期的视角和体验出发,基于毕淑敏的文本写了一部“同人”戏剧:一个彷徨的男孩为自己修建了三间精神小屋,住在这三间屋子里的人分别是——孤独的人,感受不到爱也没有爱的能力;痛苦的人,做着不喜欢的工作;没有自我的人,活在他人和世俗的定义里。这三个人是男孩的不同“自我”,三间小屋代表他内心世界不同层次的忧惧。毕淑敏的《精神的三间小屋》提供了光明的布道,学生们改写的这出“意识的戏剧”很有勇气地讨论了“光明的暗面”,他们真诚地分享青春期的精神世界脆弱、阴郁的一面,从逃避到直面且接受个体的不完美,这群十几岁的孩子用自己的方式“矗立精神大厦,开拓精神荒野”,也在舞台上展开了和毕淑敏的隔空对话。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的话剧《黑梦话悟空》,呼应游戏《黑神话:悟空》在现实中引发的全球轰动,跳出“戏剧剧场”的束缚,以新锐的“元戏剧”形式,结合校园剧社的日常生态,主演们在戏剧中扮演现实中的自己,虚构与真实模糊了边界,虚实渗透地展现“学校剧社怎样排练《西游记》”,在这样的情境里自由地探讨古典文学、中国传统、中西交流和文化自信的议题。《敢问路在何方》的音乐在剧场里响起时,专业评委们被触动了,这群孩子的戏剧游戏就是一场“路在脚下”的取经冒险!
上海市康健外国语实验中学的话剧《看见》是一部题材和表现形式都很特别的作品。这些八、九年级的孩子并不知道德语戏剧界充满争议的名导演米洛·劳,也不知道他在比利时根特剧院发表的《根特宣言》,但《看见》实践了当代戏剧前沿的艺术观念:戏剧是针对真实事件的创作,戏剧的目的是让舞台呈现成为真实本身。《看见》是对校内真实案例的重演,在八年级七班,一场“拖把风波”引发了一系列事件,演出中的师生对应着现实校园里的人物,但舞台上的“故事”不是对已经发生的校内事件的临摹,当事人演绎自己的经历,通过表演再造具有压迫感的“真实现场”,迫使学生、老师和观众一起审视教育的立场和使命:在校园生活里,每个孩子都被理解、被看见吗?学生面对是非,怎样的选择是负责任、有担当的?老师怎样做到公平公义?面对青春期学生的自我认知困惑与人际紧张,怎样的教师和教育是积极作为的?
以学生为主人翁
这次展演的一些作品,编、导、演各环节的完成度堪比专业儿童剧院团,让人惊讶的是,这些表现力足以到商业剧场里公演的校园剧目,是课内“项目化学习”的成果,中学生的思考和行动造就了最终的舞台呈现风貌。
延安初级中学的话剧《二次元选择》,就是以学生为创作主体,老师协助学生集体完成的,这是上海市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基于编导思维的青少年原创校园剧创排策略研究》的实施剧目。这个戏的剧情不复杂,一个难以承受课业竞争和父母期待的女孩,试图去参加漫展来逃避现实压力,在她的幻想里,紧盯她学习的父母是怪兽,二次元伙伴是救她逃离怪兽领地的希望……孩子的感知和父母的想法南辕北辙,亲子冲突爆发时,孩子出于怨恨而渴望逃离,而他们往往是在挣脱父母、自我成长的过程中学会理解父母的立场。《二次元选择》讨论亲子关系里的常识,这是一部余韵悠长的作品,因为舞台上的戏剧发展轨迹和幕后孩子们创作心路互为镜像——延安初中的这群孩子不是被动地接受了一部完成式的戏剧,剧中女孩对父母的态度从抵触到将心比心,现实中的孩子们在开放型的创作中,习得宝贵的共情能力,他们在戏剧实践中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用他人的方式思考,戏剧锻炼了他们的同理心和同情心。
上海市文来中学初中部的歌舞剧《完美人生》得到上海市艺术教育委员会和上海学生戏剧联盟的特别关注,参加本届校园戏剧节展演之前,这部时长近2小时的“大型学生作品”先后在校内剧院、上海大剧院(中剧场)和上海城市剧院屡次公开演出。《完美人生》带着十来岁孩子特有的天真:一群六年级的孩子想象自己能和他人交换人生,几经穿梭时空地体验“他人的命运”,他们逐渐明白,此时此刻自己独一无二的人生就是“完美人生”。它的魅力在于从创作到呈现都尊重孩子的本心,这是文来中学的50多个孩子从2023年9月到2024年9月、用六年级一学年的艺术课和暑假完成的“集体项目制作业”。戏的主演是15个孩子,但全年级50多个孩子发挥个人所长,分别加入编剧、作曲、音效、编舞、舞美、制作、宣传和文创等八个不同的“部门”,像职业剧团一般各司其职,投入到一部舞台剧生产的台前幕后。在音乐、文学、美术和舞蹈四个老师的陪伴和协助下,孩子们在两个学期的艺术通识课课内,依次完成:1万字的剧本,12首歌的歌词,为每首歌谱曲编曲,人声收录和音效制作,唱跳段落的编导演,设计服化道并制作,设计舞美并落实舞台工程,设计演出周边和文创产品并制作成品,以及演出前在校内的系列宣传。这些不满12岁的孩子甚至很有职业精神地践行商业戏剧,他们向父母宣讲作品的构思来争取赞助,在校内首演时,他们设定阶梯票价并对外售票,还售罄了!
《完美人生》的上演,让经典校园喜剧《摇滚学院》在上海的中学里“梦想照进现实”,一群普通孩子在课内体会了“职业戏剧人”的悲欢,这也让人们看到戏剧教育不是少数孩子在校内学习之外的“增量”,而是戏剧成为教育的载体、成为校内学习的一部分,惠及更多的学生。
戏剧教育的成果,要看后台氛围
《完美人生》参加校园戏剧节展演时,是这部戏在公开场合的第六次演出,孩子们在台前幕后越来越从容,几位指导老师则表示:比起演出的成功与否,他们更在乎这段经历留给孩子的记忆,希望与此有关的记忆在未来漫长的岁月里,能给他们带去幸福感。女主角小曹分享了之前演出中一次难忘的“事故”:她在后台听着剧场里的欢呼,过于激动犯了哮喘,她很害怕演出中断,但同学们不仅不埋怨她,也不慌乱,她被照顾着躺在侧幕,听到台上的同学们即兴发挥,奇迹般地在她不在场的情况下把剧情“圆”了,演出顺利地继续下去。她回忆起这段时,克制不住地又哭又笑,她开玩笑说:“我听到他们分完了我的台词,要气死了。”又抹着眼泪形容:“这个剧组给了我能把后背交给他们的伙伴。”
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沈亮认为,小曹的分享是今年校园戏剧节最动人的案例之一。他指出,戏剧教育追求的不是“竞演”的名次,更重要的是润物细无声地育人。舞台上的精彩呈现只是戏剧教育的冰山一角,隐藏在幕后的人们才是庞大冰山的主体。“要重视和珍惜幕后所有的人,团队内部的合作精神和彼此信任是最重要的,因为戏剧的灵魂是人与人的群体意识。最能检验戏剧教育成败的时刻,恰恰是演出出事的时候,演出的后台氛围温暖、有爱、彼此关怀,这才是戏剧育人的成果。”沈伟民赞同沈亮的观点,他补充道:“比起在台前追求尽善尽美的演出,幕后团队的共同经历是更珍贵的。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互相成就——这才是戏剧教育的本真追求。”
作者:柳青
文:柳青图:组委会供图编辑:李婷责任编辑:邢晓芳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