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音乐剧票务网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看到人类这么懒,AI都笑了

更新时间:2024-09-19 21:21  浏览量:21

《红楼梦》里,探春有一段话很有名:可知这样的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

今天,当人们焦虑于AI技术会不会在表演领域取代人时,也许正忽视了一点:人类的自我放弃,才是最大的危机。

比如,很多人都有一个感觉:虽然特效越来越发达,但是武侠剧里的动作戏越来越不好看了。

前段时间播出的《少年白马醉春风》就很典型,网友的吐槽大都集中在其动作戏上:基本上有一点难度的动作场面,都用摆造型加后期特效来应付。

不可否认,技术的进步对于武侠剧或者武侠片来说本应是福音。这一类型的影视作品大多取材于武侠小说,而武侠小说的美学核心就是想象力。特别是金庸小说,更是充满了各种天马行空的武功招数,完全走在了他那个时代的技术前面。

是特效的不断发展精进,使得作家笔下的飞檐走壁、腾云驾雾真正实现了可视化。

但技术只能加持,而不能代替。武侠片的核心永远是人。所以它有门槛:专业的武打设计、有武术功底和武学基础的演员,都构成了它的门槛,保证了动作戏的力度与美感。

近来很多剧集中被网友嘲讽为pp t式、风吹麦浪式的武打场面,都是降低甚至取消门槛,用技术来代替人的结果。

难怪有人说:武侠片已经彻底毁在特效里了。

除了影视,剧场同样是技术进步“武功”退步的重灾区。

作曲家金复载和音乐剧演员阿云嘎,曾经在不同场合不约而同地提出过字幕对音乐剧表演带来的影响。字幕最初是为了观众在观看国外引进剧目时能够了解演员唱词意思而设置的,但现在却几乎成了音乐剧演出的标配,无形中造成了演员和观众对字幕的依赖。

观众看字幕的时候,不会注意演员的咬字是不是清楚;演员也会放松对自己的咬字要求,因为反正观众可以看字幕。金复载说,好的音乐剧表演是不应该也不需要有字幕的。但是,当演员和观众都习惯了对字幕的依赖,久而久之,演员的表演能力和观众的欣赏能力,就在依赖中沉睡了。

类似地,北京人艺院长冯远征在多个场合都说过,用人声传情达意,同时让观众席最后一排的观众听清楚台词,是话剧表演的必备要求,但由于技术的发展,电声的介入,很多演员都不愿意在这项基本功上费功夫,也就逐渐失去了这项能力,目前可能只有北京人艺还在坚持不用麦克风演戏。

你看,技术走到了前台,站上了C位,而原本应该是主角的人,全部或者部分地不可见了。

卡夫卡说,只有艺术才能抵达人心。

我们在意人类在艺术领域的不可替代性,正因为艺术的本质指向人的精神,关乎人的存在之根本,是代表着人类独创性的最后的堡垒;而表演,更是人类全方位动用自己的肉体凡胎来表达对于世界的感受与认知的艺术——这也是很多人确信AI无法取代人类的根本原因。

然而,人的惰性放任了技术的长驱直入,“战士”弃城逃跑了。

AI都笑了。

很多时候,堡垒是从内部被攻破的。

作者:盐水棒冰

文:盐水棒冰 编辑:郭超豪 责任编辑:邵岭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