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音乐剧票务网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37万人打出豆瓣9.1高分!终于等到一部不苦情的「妈妈电影」

更新时间:2024-12-12 09:09  浏览量:4

这部正在上映的电影,在豆瓣有37万人打出了9.1分高分,稳坐今年华语电影的头把交椅。

电影的主角是一位单亲妈妈和9岁女儿,身处内卷的大上海,却以一种轻盈的姿态面对生活。

文丨玉莹

比如当孩子焦虑同学都出过国,自己却没出过国,怎么写出一篇好的游记呢?比如其他同学都有特长,自己却最擅长在台下拍手做观众,妈妈也希望让她发展一个爱好,一个「躺平」的小孩是如何爱上音乐呢?

当小女孩登上了舞台打了鼓,也不像常见叙事那样,一步步规划培养女儿成为音乐人。她在日记里写道:「我体验过了上台的感觉,我发现我还是喜欢在台下做观众,妈妈也说我的路还长,我不用急着决定自己要做什么样的人。」

让这部电影,让我们看见了难得在国产大荧幕上出现的内核强大,松弛舒展、边界清晰、坦然做自己、且懂得如何去真正爱孩子的中产母亲。

当妈妈写了一篇关于单亲妈妈文章被网友围攻而陷入低谷的时候,小女孩会抱抱妈妈:

「你已经是那么好的妈妈了,他们还会骂你,他们有没做过你的女儿,他们有什么资格骂你呢?」

当前夫仍然打着为孩子好的名义去介入前妻的情感生活时,女儿明确表态:「她的事情跟你有什么关系?你是我爹,又不是她爹。」

我们困在传统妈妈形象中已经太久了,但「妈妈不是超人,妈妈也是人。在成为妈妈之前,我们先是自己。」

有很多未婚女性也纷纷表示,这部电影也让很多人不再恐惧做妈妈,如果成为妈妈,不管是否有钱,但可以养出一个人格独立的小孩,去改变下一代女性的生存空间,该多酷!

其实,从波伏娃《第二性》中的「女性不是生而为女性的」,到上野千鹤子的「女性是一种处境」,女性主义已经成为了席卷全球的潮流。

终于这股潮流卷到了我们这儿,让看完电影身心愉悦又哭又笑乳腺通畅的同时,理解成为母亲,到底意味着什么?

做妈妈,是孤独的

很多人会认为:「母性或母爱应该是自然而然的、源源不断的、无条件的;母亲与孩子是一体的,对孩子的教养问题承担主要责任。

同时,女性通过痛苦的分娩诞育一个生命,她体现了自己人生的价值。」

然而,英国女作家蕾切尔·卡斯克一针见血指出了「母亲代表一种身体功能」的不合理性:「人类的每一位成员都会经历从出生到独立的异常艰辛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必须征用某个女人的生命。」

她使用了「征用」这个非常容易让人联想到暴力、被迫、消极的词汇。从被「征用」开始,女性变成了另一个人。

她成为一个容器,自身所有的需求都要让位于一个新生命。且一旦成为「容器」还附加了一种公共性,即「堕胎」是要遭到社会谴责(甚至负法律责任)的。

怀孕让「容器」产生变化,真正让女性感到孤独的,是生孩子——「容器」如何被「爆破」的过程。

蕾切尔在《成为母亲:一名知识女性的自白》中描述了女性的身体是怎样受苦的:

分娩时刻的侧切、麻药不怎么起作用的剖腹产、缝的乱七八糟的针,以及长达50小时的产程等等,时刻提醒着女性身体在遭受实实在在的撕裂。

然而奇怪的是,女性在生育过程中的巨大变化常常被社会文化习以为常,艾德里安在《女人所生:作为体验与成规的母性》中如实记录了社会对初为人母的女性所经历的内心争斗的无知:

「在整个怀孕和哺乳过程中,人们只是劝女人应尽量放松,但没有人提到过怀第一个孩子时母亲所承受的那种精神上的危机。

那种长期潜伏在心里的要成为人之母的欣喜之情,以及是否有能力一方面去胜任母亲之职,另一方面又要去涉足一种新的身体和心理体验的困惑。」

「母性」是怎样一种心理体验?

蕾切尔坦言,一个母亲很难对外解释做母亲的体验。因为做母亲时,女性放弃了自己的公众价值,以换取一系列私人意义,而私人意义是很难被外人识别的。

简言之,抛却社会文化建构的「为母则刚」的完美、无畏的人造母性,女性真实体验中的「母性」还有另一个面向:

「母性是一座与外部世界隔离开来的围墙」,这其中的孤独让人难以忍受的。

当女人成为母亲

当女人成为母亲,男人成为父亲后,他们的生活却出现了天差地别的变化。

在蕾切尔看来,同样作为育儿者和工作者,孩子母亲和父亲的生活从怀孕开始就是相互对立的:父亲得到的是「外界、金钱、权利和名望的保护」,而母亲的职权范围只在家庭领域。

身兼两职的父母亲中,通常都是母亲(在社会文化规范下)承担更多的家务、照顾孩子的责任,甚至有没有教养好孩子的责任。

即使在这种情况下,还会有更多母亲不得不放弃工作,进入全职母亲的行列,因为让父亲放弃工作回归家庭,通常情况下都意味着「失去尊严」,而让母亲放弃工作,无论是从经济上、文化上还是就业市场上,显得那么理所当然。

女性不是沉沦在「母性」中,而是从未在「母性」中创造自我。这也是母亲和父亲最大的区别。

区别一个女人是否生育过其实很简单——

孩子在身边时,她做不了自己;孩子不在时,她也做不了自己。

蕾切尔总结,这是因为经历过生育的女性对于存在的意义的理解发生了巨变,女性本应拥有的自我发展的潜能被文化压制,本身体验到的「母性」与社会文化规训中的「母性」发生了分裂:

「传统的母性思想要求女人的天性,而不是智慧;要求自我忘却,而不是自我意识;要求依靠他人,而不是创造自我。」

非常吊诡的是,社会文化却将照顾孩子这份工作视为地位低下,尤其是来自社会的压力也让母亲们不堪重负。

最后也最难处理的,其实是来自母亲内部的情绪和压力。

就像在《好东西》里,哪怕像铁梅这样的女性,也仍然会陷入自责,陷入崩溃之中,想要当好所有人的妈妈,去照顾好所有人。

而在独自外出与照顾孩子无法兼顾时,自责和愧疚会同时出现;面对孩子不明所以的需求,母亲常常感受到的是脆弱和无助。

这一份在家庭经济中「无偿的」,24小时内断续上岗的,长达数年的养育工作,将会在身体和精神上彻底压垮女性。

母亲和女儿

心理分析学家温尼克特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提出了一个非常反「传统母性」的观点:

所有的母亲一开始就厌恶自己的宝宝。这并非意味着母亲不爱自己的孩子,而是夹杂着爱与厌恶的复杂「母性」。

然而,这种复杂性在「母亲-儿子」与「母亲-女儿」两组关系上,还有很大不同。

在过去的历史中,人类已经有了很多关于母子、父子、父女的关系,但正如艾德里安所言,存在于母亲与女儿之间的心理能量,是一个没有被人书写过的伟大的故事。

所以,「母亲-女儿」之间到底是怎样一种心理能量?

上野千鹤子在《厌女》中专门辟出一章来写母亲和女儿的「厌女症」,其中开篇便是「女人的厌女症是从母亲处学来的。」

「厌女」即厌恶女性,对于女性而言当然也包括厌恶自己,于是对女儿、对自己、对女性本身处境的厌恶最终表现出的是母亲与女儿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

无力改变自身处境,却又将此强加给女儿的母亲,不仅会让女儿们「厌女」,更会让她们「厌母」。就像《好东西》里的小叶,说到母亲厌恶女儿时候,仍然会理解母亲这么做的本质原因是厌恶自己:

因为我太像她了。

不过,从积极的角度看,艾德里安把「厌母症」当作是女性的一种自我分裂。

使女性拥有一种渴望,去消除我们母亲遭遇的所有束缚,通过消除母亲所代表的受害者、不自由的女人和殉难者的束缚,从而最终使我们变成一个独立与自由的人。

通过像《好东西》电影的传播,也会让更多人去思考:养育女儿对我们意味着什么?作为女儿,什么是我们想拥有的?以及作为母亲,我们能给予什么?

身为女性,出生和成长在一个对我们充满了如此多敌意的世界,本质上最需要的是彼此之间一种非常深厚的爱,以便能够学会去爱我们自己。

就像艾德里安的一句话结尾,希望所有的女性和母亲能从中汲取力量:

「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它只可能是一个女人给予另一个女人的礼物,是我们血液中的遗产。除非有一条爱、自信、榜样的强大线索贯穿在母亲与女儿之间,横跨在一代一代的女人之间,否则,女人仍将在荒野中徘徊。」

所以,我实在太喜欢《好东西》了。

它让我看见,当从母亲到女儿形成了紧密的纽带,我们看见了更松弛的妈妈,更有力量的女儿,看见了下一代新游戏规则的可能。

电影正在上映中,请一定要去看看~(作者:玉莹)

标签: 妈妈 豆瓣 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