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音乐剧票务网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美育研学 | 北金科组织学生观看《喜相迎》—纪念冯子存诞辰120周年音乐会

更新时间:2024-12-10 16:17  浏览量:5

在音乐的长河中溯源,于美育的花园里采撷芬芳。为深入贯彻美育教育理念,近期,我校特别组织校艺术团学生前往北京音乐厅,参加纪念冯子存诞辰 120 周年的音乐盛会。当悠扬的乐音在耳畔响起,一场关于艺术、关于美的灵魂洗礼,悄然开启。

冯子存1904年出生于河北阳原县,1987年12月25日在北京病逝,是笛界北派的代表人物和资深前辈。他自幼受家庭艺术氛围熏陶,在兄长影响下学吹笛子,11岁学会后为村里高跷队伴奏。17岁到包头谋生,期间学习了内蒙古“爬山调”、“蒙古民歌”和“二人台”等,掌握了其特有的演奏技巧,并将二人台带回家乡,使该艺术在张家口地区流传 其演奏高亢、嘹亮,具有饱满坚实的气息、明快的音色,丰富多变的唇、舌、指、气法,浓烈炽热的地方风味和强烈的歌唱性,体现北方人民性格和语言特点,形成独特的北派笛子演奏风格 。

进入北京音乐厅后,同学们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迅速就坐。音乐会上,冯子存的嫡传弟子、二代、三代弟子演奏家们及冯子存的外孙盛家豪同台献艺,通过演奏冯子存的作品表达对他的敬意与怀念。

音乐会上半场演奏了冯子存二人台风格的作品,由山西二人台乐队伴奏。开场曲是二人台风格的曲牌及演唱。二人台是冯子存笛子艺术的一大亮点,也是重要特征,冯子存许多作品也是基于它改编而成了独奏曲。

下半场则着重体现冯子存传统笛子作品的魅力,由中国音乐学院民族乐团协奏。张维良将冯子存的作品改编成笛子协奏曲,这其中的艺术含量及创新力不言而喻。

整场音乐会充分展现了一代笛子宗师冯子存先生斐然的成就,包含了代表冯子存风格的作品,再现了二人台的原生态魅力,赋予了二人台新的艺术生命力。

这场音乐会虽已落幕,但它在艺术团成员心中种下的美育种子,必将生根发芽,绽放出绚丽多彩的艺术之花。今后,我校也将继续在美育之路上探索前行,以更多样的艺术形式滋养学子们的心灵,让青春在美的熏陶下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学生观后感

参加音乐会的体验总是令人振奋的。坐在观众席上,充满了期待与兴奋。随着乐曲的开始,优美的旋律立刻将我带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音乐的力量瞬间感染了每一个人,仿佛时间在这一刻静止了。我特别喜欢音乐会中乐团的默契配合,每位演奏者都在自己的位置上尽情展现着才华。他们的表情、动作和音乐的流动形成了一种完美的和谐。每当一段高亢激昂的旋律响起,整场音乐会的气氛也随之达到高潮,观众们的欢呼与掌声仿佛是对音乐最好的回应。

—— 表演241 洪诗琪

冯子存作为竹笛艺术的先驱者,其演奏风格独特,如《喜相逢》等作品,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族风格。在此次音乐会中,演奏家们既保留了原曲的韵味,又通过交响乐团的形式对其进行了重新演绎,展现了艺术传承与创新的完美结合,让经典作品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透过音乐会,能深切感受到冯子存大师对竹笛艺术的执着追求。他出身贫苦却凭借自身努力和天赋,在艰苦环境中坚持练习,最终成为杰出的竹笛艺术家,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激励着后辈音乐人。

——数媒国际244 刘海芸

竹笛雅韵,传承千年之美。有幸参加倾听了 喜相逢——纪念冯子存诞辰120周年音乐会。这也是我第一次体验民乐音乐会。和西洋乐器的风格不同,民族乐器中的笛子、二胡、竽等乐器交融在一起,演奏出了动人的旋律。听到每位老师吹出的优雅笛声,忽而高亢、忽而低吟;似高山流水,如小河潺潺;起伏婉转,直上云霄。颤音、波音、泛音,各种技巧连续运用让我特别佩服,似乎又把我拉回到了小时候学笛子的时光。但不同的是,他们都沉浸在自己世界中,将一首首充满喜庆与欢乐氛围的笛子独奏曲展现给观众,展现出对美好事物的赞颂和对未来的祝愿。也通过欢快的旋律和灵动的演奏技巧,为我们带来了满满的喜悦和美好的祝福。

——表演241 张恺彤

来源 |学工处

供稿 |校艺术团

审核 |李荣、聂延涛

监制 |宣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