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夜听凯文·普茨,走近美国当代音乐
更新时间:2024-09-18 23:47 浏览量:14
台风过后的上海,天空格外澄澈透明。皎洁的月光下是灯火通明的上海交响音乐厅。9月17日是中秋之夜,美国作曲家凯文·普茨的专场音乐会在这里举办。杨洋指挥上海交响乐团献演了三首凯文的最新乐队力作,依次是短小的《维勒莱》,改编自歌剧的《寂静的挽歌》和六个乐章的《乐队协奏曲》。
演出现场
凯文·普茨是美国冉冉升起的作曲巨星。在他一长串获得的作曲界殊荣中,分外耀眼的有2012年夺得的普利策奖和2023年夺得的格莱美奖。尽管获誉无数,他的作品在中国的舞台上演的频率并不高。此番,中国乐迷得以一口气完整聆听他三部风格迥异的管弦乐作品。
人头攒动的听众席,满目皆是任教、驻扎和活跃于上海的老中青三代作曲家,兴致盎然的乐迷纷纷拿起手机举着人手一份的节目单自拍。一场现代作品的音乐会能够吸引到专业和大众竞相驻足,想必自有其号召力。我也饶有兴趣地赶赴现场,一探究竟。
今年迎来145年历史的上海交响乐团以让人耳目一新的面貌上场。让人同样眼睛一亮的是作曲家的到场,并亲自介绍作品创作心得和背后故事。
凯文·普茨(右二)来到音乐会现场
如果说现代音乐被大众诟病的原因之一是其离大众越来越远的话,那作曲家现身说法用语言描述自己的音乐创作无疑既是权威的导赏,也是亲切的交流。凯文亲自导赏自己作品的做法继承了起始于伯恩斯坦的美国作曲家一脉相承的优良传统。他用轻松又不失专业,轻快又不失详细的语言与台下的听众眼神交流。
凯文的音乐继承了美国古典音乐的衣钵。在简约派一统天下,简直成为美国严肃音乐创作的代名词的当下,凯文以其极具画面感的音乐向艾夫斯、科普兰和格罗菲等美国音乐巨匠看齐。得益于这台音乐会,我第一次现场聆听到了凯文的音乐。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他在《乐队协奏曲》中展现出向巴托克致敬的色彩斑斓的配器,在《寂静的挽歌》中呈现出绘声绘色的场景写意的氛围,在《维勒莱》中用反拍表现灵动节奏感的巧思。
《寂静的挽歌》也许是最让我感同身受的一部作品。以管弦乐组曲的形式展现歌剧剧情的做法深受不少现代作曲家钟爱,比如叶小钢的第一部歌剧《咏·别》就有专为乐队演奏而作的无词版。与之相仿,《寂静的挽歌》亦是取自凯文的第一部歌剧《平安夜》的无词版,讲述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在比利时和法国交界处的战事。近半小时的作品犹如萨姆·门德斯执导的电影《1917》那样一镜到底,一气呵成。从战事逼近的紧张,到战火纷飞的残暴,随后到硝烟弥漫的窒息,最后是血流成河的幻灭,这些都通过作曲家的介绍,尤其是音乐惟妙惟肖的行进,在耳旁和眼前铺陈开来。
演出现场
凯文在乐曲中展现出高超的技法和教科书般的配器法。他并没有用通常意义上的创新演奏技法,所有的技术都是为音乐服务,而不是为炫技浪费。稳定的圆号和带弱音器的小号屡屡出挑,将人们带回战争年代。他用低音提琴在低音声部的持续轰鸣配合木管在高音区的小碎音模仿苏格兰风笛,效果之绝让我拍手称道。接近尾声时,杨洋用左手反向持指挥棒,双手勾勒出弦乐声部浓密的音响,似是圣咏一般沁人心脾。
纵观整场音乐会,凯文的音乐并没有为画面感而失去专业度,也没有为作曲法而妥协旋律美。他在音乐中所呈现的近乎完美的平衡感、分寸感、体验感、画面感、高级感和故事性是其音乐经久不衰,屡获殊荣的法宝。也希望这台音乐会打开凯文音乐通向国内现场听众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