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著名音乐家乌兰托嘎讲歌曲《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
更新时间:2024-12-05 22:13 浏览量:7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2月5日讯(全媒体记者 肖舞)歌曲旋律好听的逻辑在哪里?怎样做到既有风格、民族性,又有世界性?……12月4日,著名蒙古族音乐家、中央民族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乌兰托嘎做客长沙文艺讲堂,以《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天边》等歌曲为例,讲述歌曲创作背后的故事。以主持对谈、边讲边演的形式,让旋律的逻辑在讲解和演唱中,被更多的观众理解并且更好地运用于演唱,同时,让艺术之美更为深刻且直观地呈现。
讲座在钢琴与大提琴演奏的《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的旋律中拉开序幕,旋律优美,声入人心。讲座以主持对谈、边讲边演的形式,让旋律的逻辑在讲解和演唱中,被更多的观众理解并且更好地运用于演唱,让艺术之美更为深刻且直观地呈现。乌兰托嘎现场分享创作背后的故事,这首歌曲是著名歌唱家德德玛1998年在内蒙古卫视的节目中看到了席慕蓉回内蒙古寻根的场景,深受感动,提议席慕蓉作词、乌兰托嘎作曲,创作一首关于故乡的歌曲。这首歌曲由德德玛在内蒙古春节晚会上演唱后不胫而走,其他歌唱家纷纷演唱,广为流传。
“好的旋律必然是逻辑性很强的,唱到后面还能想起之前的旋律。”乌兰托嘎依照大屏幕上的歌谱《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对核心乐句进行了分析,讲解歌曲的创作过程与音乐旋律的逻辑关系。他认为,歌曲的旋律有时需要在内敛和平稳中酝酿情感,再层层推进;风格可以多元化甚至世界化,在有些地方可以融入装饰音增加民族色彩;旋律写作不要重复别人和自己,每一首歌的创作都要融入新的思考;要多学习和掌握丰富多彩的音乐素材;歌曲创作主题要单一,千万不要写成百科全书。
乌兰托嘎的名字在蒙古语中的意思是“红色的旗帜”。受家庭文化环境熏陶,他8岁时谱出自己第一首曲子。1984年创作第一部交响曲《骑士》,1988年为蒙语歌曲集《蒙蒙细雨》作曲,从此一举成名。创作各种题材的大小型作品数以千计,尤以草原歌曲见长,《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草原在哪里》《天边》《呼伦贝尔大草原》等歌曲广为流传。他在谈及音乐创作时表示,创作不是万能的,但是有万种可能的;要善待自己的创作,每首歌要千百次地反复修改,直到自己满意为止。同时他也说:“如果我的音乐能表达您的情感,那就是我的快乐。”
讲课过程中,省内多位优秀歌唱演员和演奏员现场演绎了乌兰托嘎的代表作品。乌兰托嘎与观众互动交流,回答观众的提问,还分享了歌曲《天边》创作体会,并现场书写“天边”赠送给长沙市音乐家协会。最后,乌兰托嘎弹起钢琴,二胡演奏家张音悦伴奏,与所有参会的艺术家及观众共同演绎《天边》,氛围热烈。
本次讲座是长沙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2024年度讲座,由刘清主持,400多名长沙市音乐家协会会员与音乐爱好者现场聆听。讲座由长沙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长沙市文化旅游广电局主办,长沙市音乐家协会、长沙音乐厅承办,长沙市音乐家协会音乐创作学会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