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酩、李谷一和电影歌曲《妹妹找哥泪花流》的往事
更新时间:2024-11-29 09:03 浏览量:5
1979年,一部叫《小花》的电影横空出世,电影虽取材自以解放战争为背景的小说《桐柏英雄》,但在重新改写的剧本里,战争场面成了情感戏的铺垫和陪衬。
而演员阵容是18岁的陈冲+24岁的刘晓庆+27岁唐国强的组合,电影中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战争中真挚的感情戏交织。一经放映反响热烈,成为刚刚改革开放的中国电影大事件。
“小花”开的美丽,离不开那两首好听的歌,离不开凯传的词,王酩的曲,和李谷一的演唱。
电影主题曲《妹妹找哥泪花流》和《绒花》,伴随着《小花》一起绽放。从1979年一直流传到了今天。
01
虽然是作曲家,王酩却没有好嗓子,他的嗓子一出声,又沙又糠,可以出和声的,劈劈叉叉,能出俩音。但是他的感情却像火一样灼人。
王酩
感情丰富的王酩像江湖大侠一样,仗义、放荡不羁、不修边幅。非常好酒。嗜酒如命。
而这也许才是艺术家的本色吧,没有自我的释放就迸发不出创作上的灵感。
所以王酩是赤裸裸的,喜欢喝酒,那想喝就喝,随时开喝,而且一定要喝到晕忽忽,这个时候的王酩话也多了,想法也多,创作激情也就来了。
王酩不但自己喝,还喜欢拉上三五知己、摄制组的年轻人一起喝,他请客,没钱了就先把200块钱的稿费借出来一百。等到活干完了,媳妇跟他要钱:
“你干了几部片子了”?
“三部”
“一部200,你那六百块钱那去了”?
……
不拘小节,平常大大咧咧的王酩,但他一哼起他的曲子,那个陶醉,摇头晃脑。简直全身心的融在他的音乐里面。
录《知音》的时候,李谷一在前面唱,王酩在后边听一句喝一口酒。听到差不多了,他那个酒也快喝完了。
歌曲就酒,越听越兴奋,王酩觉得自己这个曲子写的好,而他最欣赏的歌唱家李谷一唱的也非常好,等酒喝完了。人也在录音室门后面喝醉睡着了。
歌录完了,录音室关了门上锁,都不知道他在哪里。以为出去了,第二天听说他醒来了捶门。原来给锁里头了,作曲家在里头睡了一晚上。
陈冲曾说:“回忆起王酩,今天都能清晰得记得他的动作,他老喜欢跺着脚跟我们说有了有了!就给我们唱他要写的那个音乐,虽然完全五音不全,喝醉了酒一点都听不出来是什么。但是那种激情,就是不管什么年代,真正能够在艺术上有造就的、真的是这种激情。这种投入、情不自禁,非常可贵”。
王酩爱喝酒。喝酒对于王酩来说能产生灵感。喝酒能让他高兴。
写歌的时候喝,在录音棚里也喝。王酩离不开音乐更离不开酒!
02
王酩是从《海霞》以后在北影出名的,主题曲《渔家姑娘在海边》广为流传,王酩的音乐之路,跟电影再没法分开,这之后北影所有的电影都找他。
电影《海霞》剧照
1977年,北影开拍《黑三角》,紧张的反特故事,需要点缀一首抒情歌曲,王酩跟词作者凯传开始了第一次合作电影歌曲。
俩人为电影创作了歌曲《边疆的泉水清又纯》,让谁唱呢?王酩对凯传说:我想好了,就是为李谷一写的,量身定做!凯传说好好,就赶紧录吧。
电影《黑三角》
1977年的9月初,李谷一录了这首歌。后来电影上映的时候,这首歌早已通过广播在群众中流传开来,这首歌跟以前的电影歌曲有点不一样,词曲不一样,唱法也不一样。
拿到这首歌的时候,李谷一觉得已经改革开放,应该以人为本。更人性化一点,唱的更抒情一点,甜美一点,所以就创新地在民族唱法基础上用了气声唱法。特别是“人民的军队爱人民,爱人民”这句。其实就是歌曲唱的更通俗化了。
王酩和李谷一
气声用了一点点,但是冲击波很大。
气声唱法风格上和港澳台地区的流行音乐比较像,当时刚刚改革开放,中央乐团和电台方面不太接受流行音乐,认为这种音乐软绵绵,像靡靡之音,还是以革命音乐、激昂音乐为主。
中央乐团的领导就讲了:告诉王酩,王酩要告诉李谷一,到此为止。可是到了《小花》,李谷一走的更远了。
王酩、凯传、李谷一合作之所以这么久,是因为互相尊重,在创作上三人要求一致:要写情,写真情。更要美,一定要好听。最重要的是要新,歌词也好,音乐旋律也好不能够嚼别人的馍,要创自己的东西。
03
《绒花》是电影《小花》剧本里安排好的歌曲,电影正式开拍前,王酩已经先写好了。
当时王酩是在厕所里想好了旋律,边哼唱边更改,王酩一出厕所门大家都围了上来:
“王老师”!
“哎,你们在这正好,听听我这个旋律怎么样”?
等大家听完叫好,王酩赶紧回来写,写完了就叫剧组里刘晓庆他们几个人来唱,那一天他不断的请人家来听,自己也不断在那唱,到晚上要睡觉了,王酩说关了灯我们再听一遍。
黑暗中大家面面相觑,王酩那破锣嗓子,《小花》副导演黄健中说:王酩你知道你今天听了多少遍吗?
听了多少遍啊?
70多遍啊!
啊?听这么多了,嘿嘿。
正式开拍的时候,刘晓庆的表演很真挚,她饰演的翠姑抬担架的动作,让这个女游击队员的形象先声夺人。
刘晓庆抬担架那场戏,摄影师在拍摄的时候,耳边有伴唱,在黄山外景地,镜头的切换,是按照歌曲来走得,王酩在机器旁边嗓子破锣似的唱,摄影师的镜头切换就根据他的旋律起伏切换。
电影拍好后,正式进棚录音,演唱者李谷一很喜欢这首歌《绒花》,第一遍唱完,王酩不太满意,他请副导演黄健中给李谷一说说戏。
黄健中跟李谷一说完以后,李谷一说她理解的跟黄健中说的不太一样,能不能让她看看电影。
电影画面感动了歌唱者(翠姑在上山台阶上跪着抬担架),李谷一用回忆加深这种感情。
李谷一想起上山下乡的时候背着包,湖南那个山很难走的,爬起来还要背那么大的背包。李谷一又连着唱了三遍,这回她使用了气声唱法,导演和作曲家很满意,可老同志有点接受不了。
先是电子音乐惹了祸。在录音的时候,成荫同志突然进来了(电影《南征北战》导演),进来一听,没说话,走了,黄健中马上就感觉到坏事了。
果不其然,十分钟后汪洋厂长来了,说你们停一下,老同志有意见,你们用的是什么音乐,要不然用民乐,这什么啊四不像的。
王酩在录音室
创作者们没有听领导的话,等李谷一唱完第四遍,指挥家也有点接受不了了,李德伦就很生气:“我就不知道什么叫思想解放,我觉得第一遍好(后几遍用了气声唱法)。
后来为这事黄健中晚上征求王酩的意见:王酩你实事求是告诉我,到底第几遍好听?黄健中自己觉得是第四遍好,因为第一遍跟第四遍完全是两回事,“你要不要问问李谷一”?王酩说:不用,肯定是第四遍好。作曲家对李谷一的演唱非常满意。
04
王酩对《绒花》很满意,但他不太满足,因为《小花》在外景地拍摄期间,王酩也一直和剧组在一起。他想给电影再写一首歌,他早就想好了歌名:叫《妹妹找哥泪花流》。
王酩:我又写了一首
黄健中:什么呀?
王酩:主题曲呀
黄健中:一部电影里只能有一首主题曲呀
王酩:咋就不能有两首啊,我这首好。
黄健中:那你哼哼几句我听听。
王酩哼唱时他就记住了一句词:妹妹找哥泪花流。这个时候《小花》接近拍摄结束。
当王酩想好了《妹妹找哥泪花流》的旋律后,他就去找凯传。
凯传说:那就是我给你填词了,我看看吧。
王酩手稿
王酩拿出了一个皱巴巴的纸头,上面写着很简短的一个调,王酩说根据片头的时间,可以有三段词,三段词一段28个字,三段有84个字,这84个字,要求凯传把小花整个电影里的故事情节串在这84个字里。
凯传心想要了我的命了。这不好说的清楚啊。
王酩和凯传找来找去,找到三个字,就是寻找的“找”,盼望的“盼”,和愿望的“愿”。
先确定好这三个字以后,就非常顺利的把这个故事串起来了。
1980年,李谷一刘晓庆陈冲合影
一直到进录音棚了,这首歌也只有黄健中和王酩知道,他们采取了一个保密状态,连导演张铮也是在录音棚里头一回听到这首歌。
那时候黄健中就想先录完了再说,她要满意就搁进去,不满意就不放电影里了。没想到张铮非常满意。
导演张铮,副导演黄健中
对于演唱者李谷一来说,《妹妹找哥泪花流》是探戈节奏,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歌曲是探戈节奏,那真也不是很简单的事。过去都是四二,四四拍子,顶多四三拍都不得了了.
演唱中,一般歌唱演员都是把自己声音更突出、唯美一点,但李谷一觉得自己是为电影配唱,应该为电影、为人物服务,所以应该根据主角的情感和剧情发展去唱这个歌曲。
当北影厂长汪洋听完李谷一唱的《妹妹找哥泪花流》,当时就流眼泪了。
他特别激动,他说一个电影有这么好的歌,这个电影会非常美。
05
1979年《小花》在全国上映,片中的两首歌曲《妹妹找哥泪花流》和《绒花》迅速传唱,但创作的喜悦还没来得及品尝,批判的声音已经此起彼伏。
彼时王酩的夫人王香珠正在桂林,王酩给她打过去了电话。
“你干嘛呢”?
“我喝酒呢”。
王酩的声音都是哭的。
“干嘛没事你又喝酒”?
“我痛苦我委屈,我就写了这么一个音乐,怎么就遭到如此批评”?
为了支持丈夫,妻子特地去电影院看了电影,妻子说:王酩,我告诉你,我肯定你这个音乐,新鲜、好听,会受老百姓欢迎的。
艰难的日子总会过去,王酩的创作一直不曾间断,他给好多电影写了歌,那些歌至今还在传唱。
1995年之后,王酩的身体越来越差,他很少写歌了,昔日热闹的家变得有些冷清。
1997年11月28日,王酩突发脑溢血住院,七天后他安详离去,没有留下只言片语。
以后每年的这个日子,妻子都为丈夫准备好他爱喝的酒,妻子说:王酩,我一辈子为了你喝酒跟你吵架。其实我是为你好,为了你身体好,可是呢,为这咱俩吵了一辈子,现在你敞开喝吧,每年到这个日子我都给你敬酒去,你想喝多少就喝多少。
写了一辈子音乐的王酩,并没有给亲人留下多少财富,他给妻子留下了斑驳回忆,给观众留下了好听的旋律,而王酩电影音乐会,随着胶片不断上演,永远都不会演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