贰强与老丁,两位草根歌星的陕北民歌演唱风格有何不同?
更新时间:2024-11-20 19:37 浏览量:6
贰强(杜正强)与老丁(丁文军),在陕北算得上是家喻户晓的陕北民歌歌星,这两位歌手从田野唱到城市,从民间唱到央视春晚舞台,演绎了音乐人的传奇人生。因此,我们很有必要说道说道,下面谈三个小话题。
一、两人的歌唱有很多相同之处
作为男声,两人的音质相当接近:在二人“轮唱”《赶牲灵》等歌曲时,如果不看影像,有时要细听才能分辨出不同的演唱主体。
两人都音域宽广,声音洪亮、高亢、辽远,《赶牲灵》《唱酸曲》等歌曲在两个人口中唱出来,有着相近的风格。两人都能轻松地唱出几个“八度”,甚至在“最高音”部分也不用假声,或者轻松使用“本音”进行大幅度转换。
由于充分利用自身的音乐条件,两人对某些歌曲采取了同样的处理方式。例如,对于《赶牲灵》《亲圪蛋》《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蓝》《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等曲目,二人的演唱方式有很多相同之处,对部分细节采取了相同的手法。值得注意的是,《唱酸曲》《西口情》等“小调”和《交城的山》《桃花红杏花白》等具有“创作性质”的山西民歌,被两位歌手唱出了陕北信天游的味道:跌宕起伏,高亢苍凉,辽远沧桑。
此外,两人都较好地处理了黄土基因的传承与当代商业运作的关系,把握了二者结合的分寸。
二、两人的歌唱有着明显差异
我们先以老丁为参照看贰强。
二人都音域宽广,声音高亢粗犷,但贰强的高亢粗犷之中带着更多粗粝、张扬,偶尔呈现几丝沙哑,甚至出现江汉平原民间演唱男声所特有的“嘎”或“哈”,一种粗粝的喉音——发音靠近后喉部位。
贰强几乎把底蕴深厚的悲凉沧桑因素带进了所有的歌唱中,“正剧”与“喜剧”歌曲也被渲染上了淡淡的感伤与悲凉,如《赶牲灵》《孝敬哇亲亲们》《唱酸曲》等。这一特点,在老丁的歌唱中表现得不太普遍。
贰强在“悲音”处理上有更多细节变化,这,也是与老丁不同的地方。我认为,贰强把陕北说书唱腔的“尾音处理”带进了民歌演唱。——如果细品,贰强的陕北说书《泪蛋蛋本是心上的油》与信天游《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在细节处理上有很多相通之处。
例如,在演唱《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蓝》《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脸皮咋这么厚》等曲目时,某些唱句的结尾由高向低过渡之际,尾音拖长,在向下回收的过程之中,出现弹性或滚动的轻微颤动,艺术地演绎了现实生活中哭泣的哽咽尾声,因而塑造了一种余音缭绕、意味深长的悲戚之美。对于某些歌曲而言,这种处理方式有画龙点睛之妙:能够深化主题,表达无尽的感伤悲凉,唤起听众的更多沧桑共鸣。
我们再以贰强为参照看老丁。
鉴于上面已间接涉及老丁的个性特征,所以在此我们简而言之。
老丁的音质与贰强的音质存在细微差异:老丁的声音嘹亮浑圆,浑圆之中似乎透着金属的清亮,因而常常显现出“学院派”歌手的纯正与嘹亮,表现出学院派男高音的优美。
可能由于演唱习惯和生理特长,老丁的独唱显现出更长的“气息”,这一特点在《一把挂面不零卖》《圪梁梁》《天上的乌背地下的鸡》《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等信天游曲目上面表现得格外明显,也因为这一点,《交城的山》《桃花红杏花白》等歌曲唱出了老丁的特色。
此外,在辽远悠长、婉转浑厚等方面,老丁有自己的特色。例如,老丁的《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融高亢豪迈与辽远悠长于一体,更贴切地表现了黄河船夫的粗犷阳刚和黄河混浪的惊险雄浑,从某种意义上说,贰强难以达到这一程度。
三、二人的歌唱特色形成及其他
就某些方面而言,贰强老丁创造了难以逾越的高峰,他们的歌唱风格具有不可模仿性,此类陕北民间歌手的生成具有不可重复性。其原因有三:
一是底层性。只有经历底层,才能与历史对话,才能体味到黄土文化的深沉与悲壮,因为信天游本身就是以歌代哭的呼喊,一种生命的绝望挣扎,一个族群面对凄苦人生的无奈与悲怆。经历底层,既要体味底层的人生百味,对陕北人生深沉感悟,又要在时代传承的黄土民俗音乐中耳濡目染,摸爬滚打。从某种意义上说,民间说书艺人将黄土悲怆基因传递给贰强,而贰强则在《圪梁梁》《孝敬哇亲亲们》《唱酸曲》等曲目中自然流露悲壮苍凉。
二是功底深厚。从黄土高原到中央新春歌舞晚会,贰强老丁两人凭借的不是运气或机会,而是长久习练与实践所成就的艺术功底,对此我们暂不细述。
三是个人条件。对此,本文暂不展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