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网络烂梗”侵蚀中小学生
更新时间:2024-11-12 17:44 浏览量:6
洗脑的音乐、魔性的语言,凭借着网络的光速传播,网络烂梗悄然入侵中小学生的语言体系,出现在试卷上、作业上,一句句“栓Q”“鸡你太美”“尊嘟假嘟”令家长、老师深恶痛疾。日前,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印发通知,部署开展“清朗·规范网络语言文字使用”专项行动,同时,教育部也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的通知》,要求规范校园用字,引导师生在正式写作和公共场合中避免不当使用“谐音字”,双管齐下的目的,正是为了将深陷网络烂梗泥沼的中小学生“拔”出来。
网络烂梗流行于中小学生,是孩子们表达性需要的映射,更是一种社交“通货”。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希望独立自主地处理问题,喜欢发表自己的见解,反映了他们迅速发展的自我意识。网络烂梗“俏皮”的表达恰好具有直白、特立独行的特点,易于被中小学生接受并用于表达自我。同时,中小学生正处于社交关系建立的关键时期,他们渴望被同龄人接受和认可。网络烂梗作为一种特定而又有共鸣的表达方式,可以传达他们的幽默感和创造力,使其成为“社交中心”。相反,完全脱离“玩梗”的孩子,则往往感到不合群。久而久之,网络烂梗便成了中小学生的一种社交“货币”。
爱上使用“网络烂梗”的孩子,如同患上文字失语症,忘记了如何“好好说话”。中华文字之美,是“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浪漫,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意境,是“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推敲。而对于习惯使用网络烂梗的孩子来说,面对这些情景却只能说出“这雪泰酷辣”“这老6不睡觉”等等简单粗暴的符号化输出,不仅语言表达能力下降,措辞也毫无严谨性可言。长期使用这些烂梗,无疑会对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价值观形成产生负面影响。
抵制网络烂梗侵害青少年,不能只靠禁令“一刀切”。网络文化具有多元性和包容性,我们不能因为某些烂梗的低俗和无聊就全盘否定网络文化,而应鼓励中小学生参与正面网络文化的创作和交流,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具体来说,一方面,家庭和学校应该加强对中小学生的教育和引导,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关注他们的网络行为,及时发现并纠正他们使用网络烂梗的不良习惯。另一方面,网络平台也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加强对网络内容的审核和管理,避免低俗、恶劣的网络烂梗在平台上流传。同时,平台还应积极推广有益的网络语言和文化,营造一个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为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