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郎--土生金
更新时间:2024-10-26 08:55 浏览量:15
原创:无忧角
考古过往,从刀郎出道至今,“土”一直伴随左右,而且记者采访时,他更坚决果断称自己就是草根音乐人,定位清晰明确。
南京,简朴的绿军裤,有特殊意义
回顾刀郎一路坎坷历程,基本是低调为人、匍匐前进、锦衣夜行。
一转眼,土刀郎,蛰伏隐忍10多年,在民间的泥土中吸饱天地元气,从去年的【山歌廖哉】专辑系列开始,到今年8.30《刀郎知交线上演唱会》,之后接连线下成都、广州、南京现场演出,马不停蹄,10月15日,就连新华社都连续两天播放,刀郎成为引领时代的文化现象。
线下首场演出在成都,是感恩父母和家乡,第二场广州,是感谢当年第一个敢于出资力挺《2002年的第一场雪》的广州友人。
回归的刀郎更精彩
《梦更真实》、《花妖》、《翩翩》、《虞美人》、《珠儿》、《路南柯》、《未来的底片》、《颠倒歌》、《谢谢你》、《罗刹海市》……每首歌都深入人心,这些古风浓郁的歌曲,有如远古战神杀到,把当年《2002年的第一场雪》的余韵,演变成一场接一场的沙尘暴,席卷当下萎靡平庸的乐坛。
这太可怕了,难道刀郎请动了六丁六甲、五方揭谛、四值功曹,难道全国人民都同频共振?10多年过去,小刀变老刀,韶华将逝,反而宝刀不老,更加锋利。
看他那出打扮,衣服稀烂贱、胡子拉碴、唱到动情处,憨憨的用衣角擦泪水,一会站一会坐,跟田间地头、天桥撂地、二人传拉场戏、书场说书一样的随意。
话筒坏了当场就修,好家伙,上万人看扣电池玩,如果假唱不就没这苦恼吗?
土的掉渣的边缘人,
为什么他的演出一票难求?
为什么各地文旅争相邀请?
为什么千里迢迢追着撵着看?
为什么唱到中途劝他休息?
为什么还有挂在树上看演出的?
为什么一对盲人夫妇会携手演唱会?
为什么台上台下唱着唱着一会哭一会笑?
为什么场内1.8万人,场外几万人同步合唱?
为什么一个小老头能指挥上万人齐唱《川江号子》?
为什么演出结束人们还意犹未尽、流连忘返?
衣冠楚楚的学院派蒙圈了,实在看不懂,惊掉一地下巴,导致好多人脱臼未愈至今无法发声。
以上众多的为什么,总结后是“土”结出的硕果。
阴阳五行
按中华传统文化阴阳五行学说,土生金。对刀郎来说,土生金非狭隘澄黄的金链子,而是埋到泥土中的心愿种子,用汗水浇灌后,秋天收获黄灿灿的果实。上百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就是他奉献给人们的金果。正因为土、俗,当年的十大歌手评选,宁肯空缺一名,也不给刀郎。这一幕,恍惚间有点像三国时的关云长虎牢关请战,18路诸侯之一的袁术,讥讽道:一名小小的马弓手居然敢上阵叫板,意思就是一个土豹子还想出头露面,一边凉快去,结果出现‘关羽温酒斩华雄’千古打脸名场面。
又想到有眼无珠的天庭,把出身卑微的孙悟空封为弼马温,当猴耍,哪承想,一不留神,高不可攀的灵霄宝殿被齐天大圣搞得人仰马翻。
关云长、孙悟空,曾经都是草根,土的典型代表。
再看“土”刀郎的具体表现:
1、随心所欲的唱,这种演艺形式是早年间四川茶馆摆龙门阵,和苏州评弹坐唱的惯用招式,很民间,很休闲,很家味!
就像一个普通人,唱歌兴致上来,站着唱累了,就坐着唱,把舞台当生活切片,这一点与东北二人转十分契合,田间,地头,空场地,热炕头。俚语,段子,裂大彪,嬉笑怒骂皆成戏。
独创刀郎舞,兴之所至,一边舞,另只手在空弹琵琶,像一个见到小外孙,跌跌撞撞扑入怀中开心的外公,活脱脱祖孙三代的哄娃舞,那一刻,刀郎已经走进人心,如果换上拖鞋,估计刀郎会立马盘腿坐在舞台地上唱,仿佛回到乌鲁木齐大草原。
弥勒款刀郎
2、独辟蹊径。哲学家康德说过:天才是自创法则的人。刀郎的演唱会,与当下过度包装奢华的风格截然不同。线上线下全是干货。主持人、嘉宾、伴舞、繁文缛节统统不要,服装道具也都极简。主持演唱一人全包,仅留乐队,主打不拖泥带水。
其中原因:一方面请一帮不相干的人要花钱,二是因为刀郎起家就是乐队出身,核心思想就整纯粹的音乐,花里胡哨糊弄鬼的事不干!。
如同草原的手把羊肉,不放乱七八糟的调料,就要原汁原味。
“骑单车逛酒吧,该省的省,该花的花”。
把钱花在刀刃上,正是专注音乐的态度。
3、刀郎的金钱观,门票,最低,网上打赏收入,捐献,宠自家粉丝,心疼他们多花钱。因为几年的疫情伤人太狠,刀郎本意是回报粉丝和社会,以歌代药,以歌治愈,
4、制定土工计划,如同《亮剑》中的李云龙,用土工作业挖战壕,土拨鼠般向敌方掘近,距离目标最近后开火。
刀郎制定长远规划:目前已经创作出《弹词话本》、《山歌廖哉》两部20多首词曲的问世,还有三个专辑的计划在进行中,刀郎在向歌迷汇报说:“自己后面还要花大量时间在田野工作,去积累思考,趁脑子清爽,给自己压压担子。”
小学语文课中了解:
伟人在生活小事上很土,外表是得体的着装,里面却是多年不舍得更换,带补丁的旧衣裤,一条毛巾用多年直至硬到板结才扔。这几件文物,目前存放在军事博物馆。正是这些“土”精神,才生长出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想起几年前撒贝宁采访王志珍院士,镜头前,院士的鞋底掉渣,只因多年不穿,只有重要场合才穿,结果却因鞋底老化在舞台上弄了一地碎屑,她自嘲出洋相了,撒贝宁那一刻却感动到哽咽泪目,连连感叹这才是中国的脊梁。
因专注科研,王院士还干过二只袜子穿错的糗事。但她专注的科研项目却从无纰漏。正应了“将军赶路不撵小兔”,没有土的掉渣精神,何来一项项杰出的科研成果!
刀郎秉承“土”的理念,扎根群众中,埋头干活,进行大量的民间采风,不理踩别人的飞短流长,10多年时间,创作出的每一首歌曲几乎都成为经典永流传。
当年央视15台记者刘芳菲专访中,刀郎回忆走进沙漠深处150公里,那种纯粹的安静,一瞬间,被胡杨顽强的生命力感动,灵魂与胡杨产生跨物种的对话,很快创作出《喀什葛尔的胡杨》。
大漠胡杨
他的众多作品获得多方好评:各种奖项网上查有一堆。单从另外角度看:
著名音乐家付林评论刀郎,“获得自己独有的,中国乡村音乐的基因”
一歌迷对《花妖》评价:听了五百遍,滿篇没有一个爱,却爱彻骨髓;没有一个痛,却痛不欲生;没有一个思,却撕心裂肺;
一刀迷说“资中,我一定要去一趟,站在刀郎唱歌的地方!”
刀郎热的背后,是对文化、人格、道德的追崇,当下浮躁拜金的思想泛滥成灾,马户又鸟横行,黑白颠倒,良心缺失,贪腐猖獗,真正接地气淳朴高尚的人物太稀缺了,刀郎的出现,带给人们希望与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