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音乐剧票务网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AI作曲:会给流行音乐带来什么

更新时间:2024-09-04 12:15  浏览量:35

作者:苑小艺 张阔(分别系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AI(人工智能)已经深入到文艺创作的各个领域,并逐渐兴起一场艺术创作模式革命。在流行音乐领域,一批AI作曲软件快速迭代升级,有效推动了新作品的结构优化,增强了旋律扩写能力,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流行音乐作品的优胜劣汰。AI创作门槛越来越低,使得“全民制作人”成为可能。此种背景下,AI对流行音乐创作影响几何,成为热门话题。

在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岣嵝乡妙溪小学,一个乐队正在演出。新华社发

相较于其他音乐形式,AI对流行音乐的影响更深刻

当前,AI作曲软件大量涌现,且逐渐受到音乐人及音乐爱好者的欢迎。以一些AI作曲软件为例,创作一首流行歌曲,使用者要在网站中先输入对歌曲的描述,即AI作曲的元标签,可以包括爵士、摇滚、电子等音乐风格,神秘、抒情等音乐感觉,也可以指定歌曲的伴奏乐器、旋律结构,还可以输入一段60秒以内的音乐并要求AI创作与之相似的歌曲,这样几个步骤下来,就能创作出一首歌曲。这种模式,不仅降低了使用者的操作难度,同时给予其充分的创作自由。

元标签作为指令性的存在,决定了音乐创作的基本方向。元标签越具体、准确,越能够贴近创作者理想的音乐。在完成元标签的设置后,随着创作者输入歌词,选择演唱人声,再点击生成按钮,几十秒内一首完整的流行歌曲就能被创作出来。当歌曲创作完成时,AI作曲软件会提供两个版本的作品供创作者选择,创作者可以对任意一版作品进行改写和续写,不断输入元标签对歌曲进行反复调整。

虽然AI作曲算不上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创作,但也遵循一定的规律,这一点与以人为主导的艺术创作是一致的。具体来说,人工智能所创作的流行歌曲结构通常较为固定,基本遵循了和声进行规律,较多地使用电声乐器,在节奏上常伴有明显的律动感。除此之外,相较于轻音乐、管弦乐、中国民族风格音乐作品等音乐类型,AI更擅长写作流行歌曲,使用AI的创作者群体也更倾向于进行流行音乐创作。

正因为如此,相较于其他音乐形式,人工智能作曲技术对流行音乐的影响也更为深刻。首先,AI作曲改变了传统的流行音乐生产模式,将音乐创作的技能从专业音乐人下沉到普通爱好者,实现了流行音乐从生产到消费方式的变革。其次,AI作曲技术提升了流行音乐的生产速度,优化升级后的AI作曲软件能在一天内进行无限次的创作,且在保证基本创作质量的同时避免生成相同的音乐。最后,AI作曲门槛低,能够全民参与,激发了更多人的音乐创作热情,从受众层面提升了流行音乐的影响力,在全民参与中实现对流行音乐的再普及。

AI作曲在音乐性上保持着较高的水平

AI作曲有利于解决流行音乐现有的一些问题。在流媒体时代,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兴起,音乐市场被口水歌侵扰的困境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众所周知,AI作曲软件的底层逻辑是对流行歌曲各种内在数据、风格和规律进行学习和模仿,而AI学习的数据库往往是优秀流行音乐人创作的高质量歌曲,口水歌以及其他低俗流行歌曲不会成为其学习对象。这也预示了未来的AI作曲,至少在音乐性上仍会保持着较高的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挤压口水歌的生存空间,推动流行音乐向着更高质量发展。

此外,笔者在使用AI作曲过程中发现,如果给它的元标签指令中提到了某一真实作曲家,则会收到“生成失败,描述中不能包含艺术家姓名”的提示,这说明当下这些作曲软件对音乐作品的版权具有较强的保护意识。一些AI作曲软件官方曾指出,其拥有对AI音乐作品进行识别和检测的审查方式,虽然现在这一功能的准确性仍有待考察,但至少在流行音乐最为复杂的版权问题上能及时对其进行规制。

不过,AI作曲目前还存在明显需要优化的地方。例如,作品虽然能够反复改写,但音乐的创新性不够,改写后的音乐与前一版本相差不大,精确处理的能力较低,带有一定的随机性。从听觉上来说,AI作曲有种可以辨识的“断裂感”,各部分之间的连接不是十分顺畅,容易造成两首或几首歌曲拼接而成的感觉。

以上问题随着人工智能的迭代升级有望得到改善和解决,但是技术革新带来的新问题也需要正视。前面提到,AI作曲的出现打破了普通人与流行音乐创作间的壁垒,让流行音乐创作变得全民皆可参与。而在这一过程中,一些流行音乐人和音乐爱好者却出现了对AI作曲过度依赖的问题。例如,由于AI作曲的趣味性和其赋予创作者的成就感,一些人开始痴迷AI作曲,几乎每天都要用AI创作至少一首流行歌曲并发布到网络上,广泛分享,乐此不疲,这带来的结果是音乐创作似乎成了娱乐和儿戏,消解了创作的严肃性。再如,由于AI作曲极为高效的特点,一些专业音乐人在使用AI尝到“甜头”后,总是习惯先用AI找“灵感”,久而久之就会被AI牵着鼻子走,导致其创作能力的降低。

要善用AI,不能被其牵着鼻子走

AI作曲是否会取代人的创作?这是自AI作曲出现以后讨论最多的问题。科技的进步给人们带来或多或少的担忧和惶恐,不少人直呼“流行音乐人要集体失业了”。的确,随着人工智能的升级,AI作曲与音乐人创作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甚至超越了很多音乐人的作品。其实,AI会加速音乐作品的优胜劣汰,但只要音乐人保持创作热情,坚持独有的艺术创作思考,他就永远不会被取代。

一方面,虽然人工智能发展迅速,但究其根本,决定其发展高度的是人,技术向前的一小步往往意味着人类向前的一大步。一定程度上讲,AI的逻辑代表了人的逻辑,它是在人的创造性基础上,将流行音乐转变成了一种模式化的东西。简单来说,人是在音乐创作模式上进行创新,而AI把这些创新理解成了一种工作模式。所以,作曲家要明确人类创作的边界在哪,充分认识和发挥艺术家的创造性、创新性,利用、驾驭AI,更好地推动流行音乐的创新性发展。

另一方面,人具有丰富的经历和情感,在不同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中成长,每一首歌曲的创作都反映了一个人对人生与情感的真实体验。AI学习的是人创作的结果而不是过程,也无法学习人的过程,这是人与AI最根本的区别。目前来看,AI创作的音乐终究是对以往作品进行复制,无法在创作中体现对艺术的理解和诠释,更不可能精准表达人的感情与感受。从这一点来说,AI能够改变流行音乐的创作模式,赋能流行音乐创作,但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创作仍然需要由人来完成。

综上所述,AI对流行音乐的影响是复杂而深刻的,它正在加速改变流行音乐数十年来固定的发展模式,同时倒逼音乐人思考如何应对挑战,如何把人类不可替代的艺术创作发挥到极致。它让流行音乐重新焕发了活力,激活了一池春水。所以,AI的发展对于流行音乐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一方面要利用AI不断寻找流行音乐新的可能;另一方面也要时刻警惕和应对科技带来的新问题,坚决不能被它牵着鼻子走。

《光明日报》(2024年09月04日 1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