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在文学和音乐的奇妙联动中
更新时间:2024-10-20 22:31 浏览量:8
《我在岛屿读书3》开播了,苏童、余华一行人在希腊克里特岛看日出,自然会聊起了各自心目中那些写日出的佳作。只有余华老师,他忍不住想与大家分享的是他新作里关于太阳的篇章,是他专程写的音乐和文学里关于太阳的文章。其灵感来源比如有关亨德尔的清唱剧《所罗门》、有关舒伯特《冬之旅》中的《虚幻的太阳》。
早在《我在岛屿读书2》,我就已经见识到了余华老师对音乐的鉴赏力。他说柴可夫斯基的《弗罗伦萨的回忆》充满了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一样的不可回头的绝望;而巴赫和托尔斯泰作品的都很宁静,他们是在宁静中来表现汹涌澎湃的情感;还有肖斯塔科维奇和帕斯捷尔纳克是一对,他们一个用音乐,一个用文字来表达人快死时的情感释放,不管是听还是看,接受到的信息是一样的。
老师提到的这些音乐和书籍,我都没听过,也没有看过,但他因感觉到音乐与文学之间完美契合而愉悦的心情,是能感染到我的。
如今,老师专程花心思把这些都写出来,我好想立马就一睹为快。
我在阅读时,会对文中关于音乐的部分格外关注,书与书之间一些奇怪的联想,便是我读书的乐趣。
比如,在看《廊桥遗梦》的时候,就对罗伯特·金凯在旅行途中有听某位歌手的某首歌曲这事印象深刻,他听的是我不知道的歌手的歌曲,看完之后,我会记不住歌手名,记不得歌曲名,但我一定记得金凯一个人在开往拍摄地的途中,是会听音乐的,他的音乐不是随便听听的,而是他用心收藏的,在适合的场景下才会打开来听,能够牵动人思绪的音乐。从这个举动,读者可以知道金凯是一个热爱生活,感情细腻的人,正因为他是这样一个内心充盈而有趣的人,才会在遇到弗朗西斯卡时,理解并回应弗朗西斯卡的感情,这是他们得以发生感情的基础。
在读完《廊桥遗梦》的两个月后,我果然已经记不得那歌手的名字,因为我在看《消失的爱人》时,看到尼克和艾米在相识的那场派对上,放的是法兰兹·费迪南的音乐,因为一个迪字,让我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便以为他跟《廊桥遗梦》里的歌手是同一个人,以为这位歌手的音乐有促进男女产生感情的魔力。回去确认,才知道金凯听的是鲍勃·迪伦,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音乐人,音乐人获得文学奖,这下记忆该深刻了。
而后,我又在许知远和韩红的对谈中,听到了肖斯塔科维奇的名字,韩红因他而下决心任性一把,以弥补小时候因穷而无缘古典音乐的遗憾。
当韩红给许知远介绍起她的这类作品时,整个人都处于非常兴奋的状态,藏不住的幸福感,极具感染力。
看他们谈论这些,就犹如在海边拾珍珠,每拾起一颗都惊喜万分,我不断地寻找着,盼望着能串成串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