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考研|成都理工大学135400戏剧与影视考研备考攻略
更新时间:2024-10-19 15:25 浏览量:37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成都理工大学是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其前身是创办于1956年的成都地质勘探学院,是共和国建国初期的三所地质院校之一。1958年更名为成都地质学院,1993年更名为成都理工学院,2001年更名为成都理工大学。学校先后由地质部、地质矿产部、国土资源部直属,2000年划转地方,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四川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的办学体制。2010年学校成为国土资源部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2019年成为教育部与四川省共建的“双一流”建设高校。2022年学校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综合实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成都理工大学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建院26年来,依托国家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和高等教育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学院秉承"立足行业、服务学校、面向计会,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意思维和原创能力的复合应用型艺术传媒专门人才,为全校大学生提供优质人文艺术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坚持"艺传科创交叉融合、教学科研双向驱动、学科专业升等晋级、产学结合服务社会"的特色化建设思路,学院积极构造集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设计学为一体的学科专业群,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在中西部艺术与传媒高等教育领域中具有广泛影响力,是理工科大学背景下艺术传媒类人才培养改革创新的典型院校。
学院现建有广播电视编导、表演、播音与主持艺术、视觉传达设计4个艺术类本科专业和广告学、广播电视学2个文学类本科专业、拥有新闻传播学、艺术2个预士学位授权点,在校学生合计2800余人,专任教师140余人。
成都理工大学135105广播电视分为::
01 视听艺术创作
02 纪录片创作
03 有声语言艺术创作
04 戏剧影视编剧
05 戏剧影视表导演
06 戏剧数字化
2025年135400戏剧与影视拟招全日制 50 人(可接收推免 8 人)
学费:
学制:3年
学费:20000元/生·学年
135400戏剧与影视初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 英语(二)
③618 艺术理论
④873戏剧与影视创作
618 艺术理论1. 考试方式:笔试;3小时
2. 试卷结构: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150分
3.参考书目:
①《艺术学概论》,《艺术学概论》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②《艺术学基础知识》,王次炤编,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9
③《影视美学》(第 3 版),彭吉象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
④《戏剧美学教程》,戴平主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
考试重点分析:
▲《艺术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第一章:艺术观念
(考题出现概率★★★)
第二章:艺术的功能
(考题出现概率★★★★)
第三章:艺术创作
(考题出现概率★★★★)
第四章:艺术作品
(考题出现概率★★★★★)
第五章:艺术接受
(考题出现概率★★★)
第六章:艺术类型
(考题出现概率★★★★)
第七章:艺术的发展
(考题出现概率★★★★)
第八章:艺术的风格、流派与思潮
(考题出现概率★★★★)
第九章:艺术批评
(考题出现概率★★★)
第十章:艺术的当代嬗变
(考题出现概率★★★★★)
马工程版《艺术学概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综合国内外发展成就的基础上,以学科基本内容和艺术学理论的基础知识为主要线索,贯彻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抽象思维逐步深化的教学理念,力求突出艺术学的认知途径与研究方法,系统而扼要地揭示艺术学的学科结构体系、综合性研究特点,以及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联系与区别,尽可能凸显艺术学的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而且,全书采用理论阐述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精选具有典型性的艺术作品、艺术家、艺术流派和艺术现象,展开系统分析,便于学习和理解。
▲《艺术学基础知识》,王次炤编
考试内容:
一、各艺术门类的特点
①音乐学的大体概念和必备知识
②戏剧艺术学的大体概念和必备知识
③电影艺术学的大体概念和必备知识
④广播电视艺术的大体概念和必备知识
⑤舞蹈艺术的大体概念和必备知识
⑥美术学的大体概念和必备知识
⑦艺术设计学的大体概念和必备知识
二、各门类艺术的文体、类型、形态
①音乐艺术的文体、类型、形态
②戏剧艺术的文体、类型、形态
③电影艺术的文体、类型、形态
④广播电视艺术的文体、类型、形态
⑤舞蹈艺术的文体、类型、形态
⑥美术的文体、类型、形态
⑦艺术设计的文体、类型、形态
三、各艺术门类的要紧功能
①音乐艺术的要紧功能
②戏剧艺术的要紧功能
③电影艺术的要紧功能
④广播电视艺术的要紧功能
⑤舞蹈艺术的要紧功能
⑥美术的要紧功能
⑦艺术设计的要紧功能
四、各艺术门类的审美特点及专门性
①音乐艺术的审美特点及专门性
②戏剧艺术的审美特点及专门性
③电影艺术的审美特点及专门性
④广播电视艺术的审美特点及专门性
⑤舞蹈艺术的审美特点及专门性
⑥美术的审美特点及专门性
⑦艺术设计的审美特点及专门性
五、各艺术门类的重要人物(名家)、代表作品(名作)及要紧流派
①音乐艺术领域的重要人物、代表作品及要紧流派
②戏剧艺术领域的重要人物、代表作品及要紧流派
③电影艺术领域的重要人物、代表作品及要紧流派
④广播电视艺术领域的重要人物、代表作品及要紧流派
⑤舞蹈艺术领域的重要人物、代表作品及要紧流派
⑥美术领域的重要人物、代表作品及要紧流派
⑦艺术设计领域的重要人物、代表作品及要紧流派
六、各艺术门类的创作规律及特点
①音乐艺术的创作规律及特点
②戏剧艺术的创作规律及特点
③电影艺术的创作规律及特点
④广播电视艺术的创作规律及特点
⑤舞蹈艺术的创作规律及特点
⑥美术的创作规律及特点
⑦艺术设计的规律及特点
七、各艺术门类作品的分析与读解
①音乐艺术作品分析与读解
②戏剧艺术作品分析与读解
③电影艺术作品分析与读解
④广播电视艺术作品分析与读解
⑤舞蹈艺术作品分析与读解
⑥美术作品分析与读解
⑦艺术设计作品分析与读解
王次炤编著的《艺术学基础知识》这本书在再众多的考研理论书中属于比较小众的书籍,网络资料也比较少,导致很多同学在复习中也很难找到侧重点。它涵盖了音乐 、戏剧、戏曲、电影、广播电视、舞蹈、美术和艺术设计八大艺术门类,内容包括了这八个门类各自发展的历史线索、构成的基本元素和常用的技术手段、主要体裁、艺术流派和各个时代的名家名作。除舞蹈编与艺术设计编是四章,音乐、戏剧、戏曲、电影、广播电视编、美术编都有五章,所表述的知识点有点普及的意思,理解起来比较简单。
▲《影视美学》(第 3 版),彭吉象著
绪论
一、影视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目的
二、影视美学的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电影美学:传统电影美学理论
一、早期电影美学理论
(一)电影心理学
(二)电影文化学
(三)电影社会学
二、蒙太奇电影美学理论
(一)爱森斯坦与蒙太奇理论
(二)普多夫金与蒙太奇理论
(三)库里肖夫效应
三、纪实性电影美学理论
(一)巴赞与纪实美学
(二)克拉考尔与纪实美学
四、现代电影美学理论
(一)电影符号学
(二)电影叙事学
(三)精神分析学电影理论
(四)意识形态批评与其他理论
第二章 电视美学:电视艺术美学本质
一、电视艺术的界定
二、电视艺术的审美特征
(一)兼容性
(二)参与性
(三)即时性
三、电视艺术的传播特性
(一)综合性
(二)大众性
(三)社会性
第三章 影视艺术的文化特性
一、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
(一)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电影与电视
(二)影视艺术的大众文化特征
二、社会语境中的影视文化
(一)影视艺术的意识形态性
(二)影视艺术的民族性与国际性
(三)影视艺术的时代性与现代性
三、影视艺术的多元文化性
(一)影视艺术的精英文化品格
(二)影视艺术的高雅文化品格
(三)影视艺术的商业文化品格
(四)影视艺术的娱乐文化品格
第四章 影视艺术的审美心理
一、影视艺术的审美心理要素
(一)感知
(二)联想与想象
(三)情感
(四)理解
二、影视艺术的审美心理过程
(一)审美直觉感受
(二)审美体验与情感共鸣
(三)审美理解与感悟
三、影视艺术的审美心理特征
(一)影视审美心理的个体差异性
(二)影视审美心理的时代性与民族性
(三)影视审美心理的文化性与社会性
第五章 影视艺术的审美特征
一、综合性与技术性
(一)影视艺术是综合艺术
(二)影视艺术的技术性特征
二、逼真性与假定性
(一)影视艺术的逼真性
(二)影视艺术的假定性
三、造型性与运动性
(一)影视艺术的造型性
(二)影视艺术的运动性
四、视觉性与听觉性
(一)影视艺术的视觉性
(二)影视艺术的听觉性
五、商业性与艺术性
(一)影视艺术的商业性
(二)影视艺术的艺术性
第六章 影视艺术的风格与流派
一、影视艺术风格的含义与特征
(一)影视艺术风格的含义
(二)影视艺术风格的特征
二、影视艺术流派的含义与类型
(一)影视艺术流派的含义
(二)影视艺术流派的类型
三、西方电影艺术主要流派
(一)先锋派电影运动
(二)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
(三)法国 “新浪潮” 电影运动
(四)新德国电影运动
四、中国电影艺术主要流派
(一)“影戏” 电影流派
(二)现实主义电影流派
(三)现代主义电影流派
第七章 类型电影
一、类型电影的概念与特征
(一)类型电影的概念
(二)类型电影的特征
二、类型电影的分类
(一)西部片
(二)喜剧片
(三)犯罪片
(四)科幻片
(五)爱情片
(六)战争片
(七)歌舞片
(八)恐怖片
(九)灾难片
(十)儿童片
三、类型电影的发展历程
(一)好莱坞类型电影的发展历程
(二)世界其他国家类型电影的发展历程
四、类型电影的文化价值与审美价值
(一)类型电影的文化价值
(二)类型电影的审美价值
第八章 后现代语境中的影视艺术
一、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
(一)后现代主义的含义与特征
(二)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兴起与发展
二、后现代语境中的电影艺术
(一)后现代电影的特征
(二)后现代电影的主要类型
三、后现代语境中的电视艺术
(一)后现代电视艺术的特征
(二)后现代电视艺术的主要类型
第九章 影视艺术的批评与鉴赏
一、影视艺术批评的性质与作用
(一)影视艺术批评的性质
(二)影视艺术批评的作用
二、影视艺术批评的方法与标准
(一)影视艺术批评的方法
(二)影视艺术批评的标准
三、影视艺术鉴赏的性质与特点
(一)影视艺术鉴赏的性质
(二)影视艺术鉴赏的特点
四、影视艺术鉴赏的方法与过程
(一)影视艺术鉴赏的方法
(二)影视艺术鉴赏的过程
第十章 影视艺术的发展趋势
一、高科技与影视艺术
(一)高科技对影视艺术的影响
(二)高科技时代影视艺术的发展趋势
二、全球化与影视艺术
(一)全球化对影视艺术的影响
(二)全球化时代影视艺术的发展趋势
三、新世纪影视艺术的发展趋势
(一)数字化与网络化
(二)多元化与个性化
(三)产业化与市场化
结语
影视美学的未来发展展望。
▲《戏剧美学教程》,戴平主编
第一章 导论:戏剧美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一、戏剧美学的定义和内涵
二、戏剧美学的研究对象
三、戏剧美学的研究任务
第二章 戏剧的本质和特征
一、戏剧的本质
二、戏剧的特征
(一)综合性
(二)直观性
(三)冲突性
(四)剧场性
第三章 戏剧的审美价值
一、审美价值的内涵和意义
二、戏剧的审美价值体现
(一)艺术价值
(二)认识价值
(三)教育价值
(四)娱乐价值
第四章 戏剧的审美创造
一、戏剧创作的审美原则
二、戏剧导演的审美创造
三、戏剧表演的审美创造
四、戏剧舞台美术的审美创造
第五章 戏剧的审美接受
一、审美接受的本质和过程
二、观众的审美心理
三、戏剧批评的审美标准
第六章 戏剧的历史发展与审美演变
一、世界戏剧的历史发展
(一)古代戏剧
(二)中世纪戏剧
(三)文艺复兴时期戏剧
(四)古典主义戏剧
(五)启蒙运动时期戏剧
(六)浪漫主义戏剧
(七)现实主义戏剧
(八)现代主义戏剧
(九)后现代主义戏剧
二、中国戏剧的历史发展
(一)古代戏曲
(二)近现代戏曲
(三)话剧的发展
三、戏剧的审美演变
第七章 戏剧的类型与审美特色
一、悲剧
(一)悲剧的定义和特征
(二)悲剧的审美价值
二、喜剧
(一)喜剧的定义和特征
(二)喜剧的审美价值
三、正剧
(一)正剧的定义和特征
(二)正剧的审美价值
四、其他戏剧类型的审美特色
(一)历史剧
(二)儿童剧
(三)音乐剧
(四)荒诞剧
第八章 戏剧与其他艺术的关系
一、戏剧与文学
二、戏剧与音乐
三、戏剧与舞蹈
四、戏剧与美术
五、戏剧与电影、电视
第九章 戏剧美学的未来发展
一、当代戏剧的发展趋势
二、戏剧美学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三、戏剧美学的未来展望
结语
戏剧美学的意义和价值。
618艺术理论真题:
▲2023年618艺术理论真题(考生回忆版)
▲2022年618艺术理论真题(考生回忆版)
873戏剧与影视创作
1. 考试方式:笔试;3小时
2. 试卷结构:单选题、判断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150分
3.参考书目:
①《影视创作基础》,钟大鹏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9.
②《故事片电影摄影创作》(第二版),穆德远著,中国电影出版社,2022.
③《戏剧导演》,张仲年著,中国戏剧出版社,2022.
④《数字媒体技术》,丁刚毅、王崇文、罗霄、李志强编著,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
考试重点分析:
▲《影视创作基础》,钟大鹏著
第一章 影视创作导论
1.1 影视创作的概念与范畴
1.2 影视创作的发展历程
1.3 影视创作的基本流程
第二章 影视剧本创作
2.1 剧本的基本概念与格式
2.2 剧本的主题与立意
2.3 剧本的人物塑造
2.4 剧本的情节结构
2.5 剧本的语言表达
第三章 影视导演基础
3.1 导演的职责与素养
3.2 导演的创作构思
3.3 导演的场面调度
3.4 导演的镜头语言
第四章 影视摄影基础
4.1 摄影的基本原理与设备
4.2 摄影的构图与画面造型
4.3 摄影的光线与色彩运用
4.4 摄影的运动与节奏把握
第五章 影视剪辑基础
5.1 剪辑的基本概念与流程
5.2 剪辑的原则与方法
5.3 剪辑的节奏与韵律
5.4 剪辑的特效与合成
第六章 影视声音基础
6.1 声音的基本概念与类型
6.2 声音的设计与录制
6.3 声音的剪辑与混音
6.4 声音的艺术效果与表现力
第七章 影视美术基础
7.1 美术的基本概念与作用
7.2 场景设计与搭建
7.3 道具设计与制作
7.4 服装设计与化妆造型
第八章 影视创作案例分析
8.1 电影创作案例分析
8.2 电视剧创作案例分析
8.3 纪录片创作案例分析
8.4 广告与宣传片创作案例分析
第九章 影视创作实践指导
9.1 创作团队的组建与管理
9.2 创作项目的策划与执行
9.3 创作过程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9.4 作品的展示与推广。
▲《故事片电影摄影创作》(第二版),穆德远著
第一章 电影摄影创作概述
1.1 电影摄影的概念与任务
1.2 电影摄影的发展历程
1.3 电影摄影在电影创作中的地位与作用
第二章 电影摄影的造型元素
2.1 画面构图
2.2 光影造型
2.3 色彩运用
第三章 镜头语言与拍摄手法
3.1 镜头的种类与特点
3.2 镜头的运动方式
3.3 拍摄角度与视角选择
第四章 电影摄影的场景设计
4.1 内景设计与拍摄
4.2 外景选择与利用
4.3 场景的氛围营造
第五章 电影摄影的光线处理
5.1 自然光的运用
5.2 人工光的布置
5.3 光线的表意功能
第六章 电影摄影的画面节奏
6.1 镜头剪辑与节奏把握
6.2 画面运动与节奏变化
6.3 情节发展与节奏控制
第七章 电影摄影与演员表演
7.1 摄影对演员表演的辅助
7.2 演员调度与镜头调度的配合
7.3 捕捉演员表演的精彩瞬间
第八章 不同类型故事片的摄影创作
8.1 剧情片的摄影风格与技巧
8.2 喜剧片的摄影特点与表现手法
8.3 动作片的摄影挑战与应对策略
8.4 文艺片的摄影意境营造
第九章 电影摄影的新技术与新趋势
9.1 数字摄影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9.2 高帧率、高动态范围等技术对摄影创作的影响
9.3 电影摄影的未来发展趋势
第十章 电影摄影创作实例分析
10.1 经典影片摄影创作解析
10.2 当代优秀影片摄影手法探讨
10.3 从实例中汲取摄影创作经验
▲《戏剧导演》,张仲年著
第一章 戏剧导演艺术概论
1.1 戏剧导演的定义与职责
1.2 戏剧导演在戏剧创作中的地位
1.3 戏剧导演艺术的发展历程
第二章 戏剧导演的创作基础
2.1 剧本分析与解读
2.2 对戏剧主题与思想的挖掘
2.3 人物形象的塑造与分析
第三章 戏剧导演的构思
3.1 总体构思的形成
3.2 风格与样式的确定
3.3 舞台空间与时间的构想
第四章 戏剧导演的排练方法
4.1 排练的阶段与步骤
4.2 演员的指导与训练
4.3 与演员的沟通与合作
第五章 戏剧舞台的调度
5.1 舞台调度的基本元素
5.2 舞台调度的形式与方法
5.3 舞台调度与戏剧节奏的关系
第六章 戏剧的舞台美术设计与导演
6.1 舞台布景、灯光、服装、化妆等设计元素
6.2 导演对舞台美术的整体把握
6.3 舞台美术与戏剧表演的融合
第七章 戏剧的音乐与音响设计
7.1 音乐与音响在戏剧中的作用
7.2 导演对音乐与音响的选择与运用
7.3 音乐、音响与戏剧情节的配合
第八章 不同类型戏剧的导演创作
8.1 话剧导演创作的特点与要求
8.2 戏曲导演创作的独特性
8.3 音乐剧导演创作的要点
第九章 戏剧导演与观众
9.1 观众心理与戏剧接受
9.2 导演对观众反应的预期与引导
9.3 戏剧作品与观众的互动
第十章 戏剧导演的创新与发展
10.1 当代戏剧导演的创新实践
10.2 戏剧导演艺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10.3 导演在戏剧创新中的角色与责任
▲《数字媒体技术》
第一章 数字媒体技术概述
1.1 数字媒体技术的定义与范畴
1.2 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历程
1.3 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领域
第二章 数字媒体的基础知识
2.1 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
2.2 数制与编码
2.3 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
第三章 数字图像技术
3.1 数字图像的基本概念
3.2 图像的获取与表示
3.3 图像的处理与编辑
3.4 图像的压缩与存储
第四章 数字音频技术
4.1 数字音频的基本概念
4.2 音频的采集与数字化
4.3 音频的处理与特效
4.4 音频的编码与压缩
第五章 数字视频技术
5.1 数字视频的基本概念
5.2 视频的采集与编码
5.3 视频的编辑与特效
5.4 视频的存储与传输
第六章 计算机图形学基础
6.1 计算机图形学的基本概念
6.2 图形的生成与绘制
6.3 三维图形技术
6.4 图形的交互与动画
第七章 数字媒体的存储技术
7.1 存储介质与存储系统
7.2 磁盘存储技术
7.3 光盘存储技术
7.4 网络存储技术
第八章 数字媒体的传输技术
8.1 网络通信基础
8.2 流媒体技术
8.3 多媒体通信协议
8.4 无线传输技术
第九章 数字媒体的创作工具
9.1 图像编辑软件
9.2 音频编辑软件
9.3 视频编辑软件
9.4 动画制作软件
第十章 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实例
10.1 数字游戏开发
10.2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
10.3 多媒体教学系统
10.4 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创作
第十一章 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势
11.1 技术创新与发展方向
11.2 应用前景与挑战
11.3 数字媒体技术对社会的影响
873广播电视实务真题:
▲2023年873广播电视实务真题(考生回忆版)
复试内容:
复试分为两个部分:专业笔试和面试。
科目一:专业笔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权重20%。
考试内容:
方向 01-03:影视创作(笔试)
影视创作参考书:
①《电视编导基础》(第三版),韩斌生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9.
②《中外广播电视史》(第三版),郭镇之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22.
③《广播电视艺术学通论》,张凤铸、施旭升主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
④《影视导演基础》(第三版),王心语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8.
方向 04-06:戏剧创作(笔试)
戏剧创作参考书:
①《中外戏剧史》(修订版),刘彦君、廖奔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②《戏剧本体论》(修订版),谭霈生著,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23.
③《从假定性到诗化意象》,王晓鹰著,中国戏剧出版社.2020.
④《影视导演基础》(第三版),王心语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8.
笔试科目(含加试)的选择:考生须在复试报到前到学院研究生教务老师处登记,笔试科目不得与初试科目相同。其中,加试科目:
方向 01-03:
①广播电视概论
广播电视概论参考书:《当代广播电视概论》(第二版),孟建、黄灿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6.
②电视编导基础
电视编导基础参考书:《电视编导基础》(第三版),韩斌生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9.
方向 04-06:
①戏剧概论
戏剧概论参考书:《戏剧艺术概论》,周安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②文化与科技
文化与科技参考书:《文化科技导论》,黄昌勇、李万、王学勇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
科目二:专业技能测试(面试)
外语听力和口语测试,满分100分,权重20%;
专业综合能力考核(可安排实践环节的考核),满分100分,权重60%。
要求:面试题由考生在考前随机抽取,复试组老师在面试过程记录表上签字确认,并当场给出成绩及评语。复试总成绩笔试成绩(20%)+外语听力和口语测试成绩(20%)+专业综合能力考核(60%)。复试成绩未达60分的考生不予录取。
复试形式和时间:
2024年硕士研究生成理工大学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
复试采用现场复试形式
复试时间为3月30日--3月31日。
(考生通过网络复试系统交纳复试费,复试费120元/人,同等学力加试费80元/人。逾期不交费视为主动放弃复试。)
成绩计算:
复试总成绩笔试成绩(20%)+外语听力和口语测试成绩(20%)+专业综合能力考核(60%)。复试成绩未达60分的考生不予录取。
历年录取分数线2024复试分数线:
①第一志愿考生进入复试基本成绩要求:成都理工大学2024考研135400戏剧与影视专硕初试分数线为362分,单科线为国家线A类地区单科线。
2023复试分数线:
①第一志愿考生进入复试基本成绩要求:成都理工大学2023考研135105广播电视专硕初试分数线为395分,单科线为国家线A类地区单科线。
②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考生进入复试基本成绩要求:考试科目为四门的专业,总分≥350可参加复试。对进入复试的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考生的单科成绩不做要求。
历年录取数据
2024年录取情况:
2024年成都理工大学135400戏剧与影视专硕拟录取53人(含士兵计划2人)。一志愿录取最低分为362分,一志愿初试录取最高分为410分。
2023年录取情况:
2023年成都理工大学135105广播电视专硕拟录取41人(含士兵计划2人)。一志愿录取最低分为396分,一志愿初试录取最高分为418分。
2022年录取情况:
2022年成都理工大学135105广播电视专硕拟录取53人(含士兵计划3人)。一志愿录取最低分为361分,一志愿初试录取最高分为433分。
2021年录取情况:
2021年成都理工大学135105广播电视专硕拟录取46人(含士兵计划3人,推免录取5人)。一志愿录取最低分为357分,一志愿初试录取最高分为41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