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音乐剧票务网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聆音赏乐:动物鸣叫声也是音乐之声

更新时间:2024-10-18 06:20  浏览量:10

哲学家尼采说过,没有音乐的生活将是一个错误。事实的确如此,当你用心去聆听,会发现那些习以为常的声音,甚至某些让人烦恼的噪音,都是美妙的音乐。

不久前,英国自然作家卡斯帕.亨德森在一次读书会上,分享了有关声音的个人经历。他说,自己儿时最深刻的记忆之一,便是夏日傍晚,祖父母所在村庄周围的山坡上,回荡着教堂悠扬的钟声,宛如交响乐。从那时起,他对几乎所有种类的声音都很感兴趣。有一年,他在诺福克海岸的泥滩上,看到一大群滨鹬向岸边飞去,这些鸟儿快速掠过并在空中盘旋,场面极为壮观,但比起这个景象,让他惊讶的是成百上千对翅膀飞过头顶时发出的声音。那种声音很难描述,有点像飞机螺旋桨的轰鸣声,却又没有那么喧嚣刺耳,更像是来自一种「气鸣器」的古老乐器,但比它更柔和、更深沉、更有力。

亨德森的经历,很好地诠释了尼采的话,因为在他看来,很多声音实质上就是不同的音乐。他在后来出版的《噪音之书》中,总结了很多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有时甚至被当成噪音的声音,比如铃声、蜜蜂的嗡嗡声或者街上杂乱的喧嚣声等,可当你学会用耳聆听,就能察觉它们有着音乐般的节奏和韵律。书中还特别提到他最喜欢听的一些声音,像是营火噼啪作响声,黑胶唱片的嘶嘶声,以及从瓶子里倒出来第一口酒的哗啦声等等。他甚至描述了我们可能永远没有机会听到的,例如火山低沉的轰鸣声或北极光安静而沙沙的声音。

实际上,正如英国科学家亚当.哈特所说,如果从宇宙的起源开始探究,我们便能更好地理解声音与音乐的关联。大约一百三十七亿年前,在宇宙大爆炸后的最初几十万年里,声波在超热超密的介质中回荡,令宇宙间像钟声一样响起,声波成为后来形成星系的原始种子。从某种意义上说,物质本身就是音乐,物理学家薛定谔推导出的描述原子行为的方程,与描述乐器声学的方程非常相似。比如,星际空洞一片寂静,但有些黑洞在旋转时会向周围的等离子体发出非常深沉的音调,很像乐谱上的某个B调。在一些围绕遥远恒星运转的行星系统中,它们各自轨道路径的比例,可以表示为几乎完美的音乐四度、五度和八度。

就声音的美感和多样性而言,迄今为止人类发现的任何声音,都无法与地球生命的声音相媲美。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不断环绕整个地球的动物「黎明合唱团」,当清晨从东向西席卷而来,鸟虫等的鸣叫,依次响彻各大洲和岛屿。与此同时,在全球海洋中,随着浮游植物开始合成并向海面释放微小的氧气泡,巨大的噼啪声和砰砰声从东向西以每小时一千英里的速度飘过。此外,受月球引力影响的潮汐,推拉着礁石和海滩,使沙子沙沙地摩擦,鹅卵石噼啪作响。由于声音在水下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更快、更远,许多生活在海浪下的生物已进化到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比如须鲸的歌声可以通过所谓的深海声道传遍整个海洋盆地。研究人员越来越多地发现,声音是数千种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的重要交流方式,并对保持生物种群和生态平衡发挥重要作用。

在陆地上,很多动物同样能敏锐地感知和利用声音,并且能创造出动听的音乐。比如非洲象可以识别频率的微小变化,也能感觉到地面的细微震动,这要归功于牠们巨大脚掌中极其敏感的触觉细胞,牠们能感觉到八十英里外大雨打在地面上的轰鸣声。而体重不超过一枚硬币的蝙蝠叫声最高可达一百三十八分贝,与喷气发动机的音量相同。当然,最有音乐感的声音属于鸟儿的鸣叫,就像中国民乐《百鸟朝凤》给人带来的感官盛宴。以夜莺为例,用英国现代抒情诗人路易斯.麦克尼斯的话说,牠的歌声比我们想象的更加丰富动听,也更有穿透力。在欧洲,夜莺的名字中,以芬兰语satakieli(译为百种声音)的意思最为贴切。与许多其他鸣禽一样,夜莺的大脑处理声音的速度,比我们人类的大脑快十倍左右,这使得牠们能够跟踪复杂的不同音调序列,而我们只能听到模糊的声音。

不过,在聆听大自然的声音方面,人类的能力也不容小觑。我们的耳朵既可以感知气压的微小变化,按科学家的测算,健康的年轻人能听到最安静的声音,但也能抗住巨大的雷声,耳膜产生的移动不到一个氢原子直径,不至于永久失聪。与此同时,我们的听觉十分敏锐,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快近九十万倍,而我们的大脑处理许多声音的速度通常比视觉快,这就是为什么短跑运动员在比赛开始时,对发令枪的反应,比对旗帜等视觉提示的反应更快的原因。

回到声音本身,如同梁实秋在《人间一趟,尽兴而已》中所描述,秋风起时,树叶飒飒的声音,一阵阵袭来,如潮涌,如急雨。秋雨落时,初起如蚕食桑叶,悉悉索索,继而淅淅沥沥,打在蕉叶上清脆可听。他所说的风声雨声,虫声鸟声,不正是美妙的音乐,我们何不静下心来,享受这些大自然的馈赠。(江 恒)